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2016-11-23 08:50杨靖吴凯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挖掘古诗词教学策略

杨靖+吴凯

[摘 要] 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词集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人情美于一体,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的绝佳范本。以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美育因素,融阅读与审美、理性与情感于一炉,采用形象、活泼、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艺术内涵;挖掘;策略

《渔歌子》一文虽短,却以意趣轻灵、情思优美而引人入胜。在清新淡雅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描绘中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悠然脱俗的淡远情怀,可谓景情交融、含蓄隽永。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全文27字着手,反复咀嚼吟诵,充分想象体验,领悟其丰富独特的艺术内涵。

一、在咀嚼文字中品味语言美

前不久,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一诗,一个“对”字对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眠,着一字而意境全出。美的语言需要反复揣摩,从《渔歌子》一文中也可以看到张志和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如果引导学生抓住其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比较,细加推敲,这首词的美所传达给学生的便会更加完整。如,词第一句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飞”字,只是平常的白鹭飞吗?经过指导朗读,充分想象,学生不难体会在苍郁的西塞山背景下,这一飞,视觉由下到上,由近及远,思绪跟着缓缓腾空的白鹭飞到了蓝天,把学生带入遐想的空间,仿佛每一扇翅翼的抖动都扣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弦。这一飞渐近渐远,飞得很有韵味。再如,“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肥”字,通过咀嚼,形象逐渐清晰,不光是看到鱼肥,也可听到鱼儿欢蹦乱跳的水花声。师点拨:一个“肥”字引来了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恍然大悟,白鹭高空徘徊和渔人不须归的原因也许就为鳜鱼“肥”吧!一个“肥”字让我们嘴里生津。只有通过反复推敲,让学生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才能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领悟其词句的凝练和妙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二、在吟诵涵咏中感受音韵美

新课标特别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反复朗读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知觉,使他们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能感染他们的心灵,使其产生对词意的理性思考。

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引导他们正确的审美倾向,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审美情趣。《渔歌子》这首词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因为白鹭有的缓缓飞向天空,有的在高空自由徘徊,语调上也可作如下的处理:读“西塞山前”升调音量逐渐加大,力度渐次加强,到“白鹭/飞”语速放慢,语调放轻,语尾尽量地延长,似袅袅余烟吹起,又似几缕云霞吹散;读“鳜鱼/肥”力度从强渐次减弱,语速缓慢,即体现“飞”和“肥”的押韵节奏,又体现出两者音调的截然不同。就整首词而言,第一句与第二句语调配置交错,起伏跌宕,相应谐趣。在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时,可抓住“青”和“绿”、 “箬笠”和“蓑衣”的对仗,语速轻盈,语调轻快,体现出画中人的怡然自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词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对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仿读,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加深体验词美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虽理解了词句的美,但不一定都有深切的体会,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如,这首词的 “桃花流水”和“斜风细雨”四字之间平仄交错、琅琅上口,“白鹭飞”中的一个“飞”字,学生乍读不准,教师反复示范,学生不断模仿,方可意会神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仿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可吟诵一二,找到词人的感觉,体会词人的心境,对作者的情感体察入微,朗读才能形神兼备。所以,小学古诗词的学习应致力于诵读这个根本。

三、在启发想象中创造意境美

意境往往最能体现作者此情此刻想要表达的情感、愿望。古诗词的意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1.低吟慢诵,绘形

一首古诗词起初在学生心中的意象是零乱的,需要同学们缓吟慢诵、边吟边想,不断地编织成形,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在教学《渔歌》时,可让学生初读课文,抓住文中主要景物,想象意象构成的初始画面,学生不难找出词中的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还有箬笠蓑衣下的渔者。这样一幅画的主体逐渐生成,轮廓清晰了。

2.想象入境,绘色

苏轼曾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并非王维诗作如此,这首词最能体现“词中画”的意境。在绘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体现颜色的词语,如白鹭的“白”、箬笠的“青”、蓑衣的“绿”,但通过进一步地朗读和想象,学生挖掘到还有西塞山的“青”、桃花的“桃红”、鳜鱼的“白和淡黄”,多种颜色的组合和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编织成一幅多彩的画面跃然纸上。

3.创造词境,点睛

颜色的搭配和线条的勾勒给了学生一幅优美的画面,这只是视觉的投入。然而,张志和的这首词唤起的不光是视觉投入,而是我们的诸多感官。教学时,提醒学生词中所描绘的季节,通过桃花刚刚凋谢,画中人的箬笠蓑衣,推猜应该是春末夏初时节,那应该是蝉儿吱吱地响,蛙儿呱呱地叫,溪水潺潺地流,细雨咝咝击打着箬笠……通过课件的播放,同学们的听觉不断丰富起来,再加上微风细雨迎面吹,触觉也参与其中,似乎桃花的香气未散,隐隐还有一股香气,嗅觉也被激活。此时,我们已身在其中,不知道画中人是我和同学们,还是我们的课堂成了烟波画,物我合一,我们成了画中的主角。通过各种感官的投入和同学们的创造性想象,画面更丰富,更具立体感,嫣然成了一幅活画了。所以,只有通过挖掘文意,创造性的想象才能使学生真正悟其“神”,会其“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在师生和歌中体验人情美

每一首诗词都流淌着诗人丰富、细腻的情感。情感,是诗词流动的血液。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入景入情,了解作者的生活际遇,体验作者的丰富情感,对诗词内涵才能把握更准确。例如,教学《渔歌子》一课前,老师可安排学生背诵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堂上师生和歌,老师扮张志和,学生们扮张松龄,通过老师吟(青箬笠,绿蓑衣),同学们和(太湖水,洞庭山),老师再吟(斜风细雨不须归),同学们再和(狂风浪起且须还),学生们起初认为弟弟因鱼肥不归、景美不归。此时,老师出示张志和的生平资料和时代背景,学生了解到张志和的境遇,最后明白弟弟不归是厌倦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不愿与一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愿在这美景中陶冶性情,追求逍遥自在等。所以,通过师生互动对歌以及与诗词相关故事详细地介绍,让学生更能真切地体会到兄弟情谊,更准确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张志和的淡远情怀也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把握住整体感,无论是重点词句的点拨,还是对意象的编织,都必须从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整体出发。读词、绘美、悟情是完整合理、不断深入、不断挖掘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现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美的过程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有益的人生启迪。

责任编辑 敖小英

猜你喜欢
挖掘古诗词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