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升鹏
关键词:德育渗透;班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76-01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德育是“五育之首”,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做为一名班主任,也只有把德育工作融合、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之中,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之花才能在每个孩子心田生根发芽。我想通过下面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案例1】
前段时间,我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就看到地板上扔了好几块吃剩的方便面和几张没用完的纸。当即就想训斥学生,一转念火气压了下来。我想,应该用一个学生们能接受的方式,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于是,我弯腰捡起了地上的那些东西,问道:“同学们觉得这些东西应该扔吗?”学生们没有回答。我顺便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道应用题,要求学生认真解答。
1.半块方便面价值2角钱,全国有3亿小学生,如果每个小学生都扔掉半块方便面,就会扔掉多少钱的粮食?(答案是六千万元);2.每张纸价值1.5角钱,全国有3亿小学生,如果每个小学生扔掉一张纸,就会扔掉多少钱的财富?(答案是四千五百万元);3.假设你们父母一年通过种田、打工,挣到5万元钱,以上两题扔掉的钱相当于我们学校120名学生家长多少年的收入?(答案是17.5年)。当同学们逐一解答完上述三题后,我问道:“这三道题说明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a:“我们要节约,不能浪费财物。”
生b:“我把这三道题算错了,但我知道同学们算的正确答案后,心里很不好受。我以前的浪费行为很对不起父母,今后我再也不这样了,一定把东西吃完、用完。”
生c:“我知道纸是用树木制成的,浪费纸张就是破坏环境,这样做不好。”
生d:“对,我看到电视上报道全国都在开展‘光盘行动,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
生e:“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立刻,大家热情高涨,又有好几双小手举了起来……
当我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后,有说不出的欣慰。心想孩子们的认识不正和当前国家提倡的创建节约型社会相一致吗?
在课堂教学中,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每位教师都应该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科知识教育融为一炉,采取以德促智、以智促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才能使他们愉悦地学习,快乐的成长。故此,总结措施一:因利势导,德智交融。
【案例2】
教室的墙壁粉刷一新,许多学生却将鞋印印在墙上,尽管老师三令五申,甚至采取个别惩罚的手段,但效果不佳。有一天,我别出心裁,写了一张“小心墙壁弄脏你的鞋底”的纸条贴在墙上。谁知一夜间纸条上多了一行字:“老师,窗台上有您的鞋印。”我回想起了那个鞋印是我擦玻璃时踩在窗台上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即向大家做了检讨,向孩子们道歉。主动擦去了鞋印,孩子们看后,也动起手来。
我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即刻在班内开展了“规范自我,学习先进”的活动,通过纠正不良言行、召开先进学生报告会、献爱心等一系列形式,弘扬了正气,鞭策了后进,达到了共同进步的育人目的。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完美的化身。班主任更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德育即成空谈。故此,总结措施二:修身立德,善行感化。
【案例3】
有一位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发现我们班教室窗台上放着一本看图识字书,便匆匆放入包内并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告诉别人。”家长的这一行为必然会潜移默化地阻碍孩子正确思想道德的形成。
第二天,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与那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交谈。孩子认识到错误,主动把书还回;家长也感到很惭愧,她下定决心彻底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课堂外,学校德育的实施要靠家庭德育来得以深入,在这个环节,班主任的桥梁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抽出时间与家长多交流、沟通,让家长学会换位思考,当好孩子的表率,以正确的思想和正直的行为引导孩子,充分挖掘其教育子女的潜能。这样,才能逐渐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成为家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故此,总结措施三:家校同步,明理崇德。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并不轰轰烈烈,但却是维系国泰民安、和谐幸福社会生活的大事。每一名教师务必用心实干,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用学生可以看得见、感得到、悟得出的措施,培养有道德的后代,让祖国的春天更加繁荣,让美好的“中国梦”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