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3-04-29 00:44刘茗
关键词:顶岗实习学校教育师生关系

刘茗

摘 要:顶岗实习支教是河北师大教育教学改革、支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调查表明,课堂师生关系的现状喜忧参半。课堂师生关系是整个师生关系的核心部分,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顶岗实习教师应从爱心永驻、人格魅力、学富五车、科研引领、身心健康等方面做出切实努力。

关键词:学校教育;课堂教学;顶岗实习;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05-04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刚刚走出大学校园、脱离学生角色的新教师,活力四射、精力充沛,但缺乏经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还需要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培养出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教师,2005年河北师大提出了以顶岗实习支教为重点内容的“2.5+0.5+1”的教改方案,构建了“在理论-实践-理论的轨迹中不断完善自己”的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即师范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后,半年时间到县以下农村中学顶岗实习,四年级返校再学习与提高。2006年3月,“顶岗实习支教工程”全面实施。在11个城市的68个县建立了近600个教育实习基地。到2013年3月,全校16个学院的20个专业的18000余名学生分16 期参加了顶岗实习支教。实习县(区)548个次;实习学校2918所次;培训教师6万余名。顶岗实习支教是河北师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河北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使这一综合的整体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本研究对参加12~15期顶岗实习支教的河北师大16个学院17个专业的818名顶岗实习教师的师生关系现状进行了调研。

二、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一)师生间的一般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沟通的过程。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要与周围的人交往,通过他人协助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人际交往能力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需具备的一项能力。顶岗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要处理好与学校领导、同事和中学生等的关系,本研究重点调查师生间的一般人际交往。

表1 师生间的一般人际交往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顶岗实习教师与学生的一般人际交往正常。由于课下师生关系融洽,为课堂人际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农村中学物质条件比较艰苦,但顶岗实习生心甘情愿地以教书育人为荣。

(二)课堂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表2 课堂师生关系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课堂师生关系喜忧参半。顶岗教师基本能够胜任中学教学工作,能将师范院校习得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顶岗教师的到来,逃课学生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会给学生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但不容忽视的是组织教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教师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让学生安静下来,学生在课堂上不听教师说的话,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堂师生关系辨析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人际联系,包括双方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师生关系可以分为两层,即师生间的一般人际关系和课堂师生关系。这两层师生关系相辅相承,互相制约,共同发挥作用。调查显示:实习教师能够平等地对待班级中每个学生;师生间没有距离感,感觉像朋友一样;经常与学生沟通,课下与学生谈心;课下与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这表明师生间的一般人际关系和谐。

师生关系的核心部分是课堂师生关系。课堂师生关系是围绕教学关系而衍生出的关系,是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师生联系,即所谓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不听教师说的话,教师无法顺利地组织教学,这表明课堂师生关系不融洽。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教学制度,在规定时间进行正课教学,在休息的时间也有课外作业。……学生安心于正课学习,则“亲其师”,休息的时候尽兴地搞课外活动,则“信其道”,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即使离开师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亲其师”的前提是“安其学”,而“安其学”的前提又是“亲其师”。“安其学”和“亲其师”是互为条件的良性循环。课堂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研究课堂师生冲突的事例,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冲突的第一原因常常是学生违纪;教师处理学生违纪事件的方式失误,导致主题偏移,导致冲突加剧、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原因,不是学生违纪,而是教师的失误。师生冲突的结局,教师常常是实质上的受害者。归根结底,教师不顾人情,忽视和缺少技巧,是导致师生冲突发生乃至加剧的重要原因。

《学记》还指出: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学教育的方法是:在学生不良的行为发生前就予以防范,叫做预防;抓住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叫做及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叫做顺应;同学间相互学习帮助,叫做观摩。这四点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从《学记》提出的预、时、顺、摩教育教学原则来看,今天仍然可以作为调节课堂师生关系重要的借鉴。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既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权威建立的基础。教育教学能力的欠缺,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更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不是社会的廉价恩赐,而是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努力。

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从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做起。关心疾苦是慈母,爱心永驻;亲其师而信其道,人格魅力;传授知识做老师,学富五车;交谈思想做朋友,科研引领;对学生做心理医生,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但是对教师认识层面的要求,更是对教师实践层面的要求。

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增强学生的向师性。

(一)爱心永驻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爱教育,那么他只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要爱每一片绿叶,哪怕是有斑点的病叶。”言之谆谆,发人深思。教师爱生应具备四大特点:爱的自觉性,是指教师要自觉自愿地去关爱每个学生,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净化的感情。爱的原则性,是指教师坚持不懈地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严格地要求每个学生。爱的普遍性,是指“爱生”是一个整体观念,教师必须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性别、年龄、相貌、成绩、家境……做到一视同仁。爱的恒久性,是指教师要稳固的持之以恒地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即使学生毕业了,教师的目光也要始终关注着他们。总之,教师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轻易发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二)人格魅力

教师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学校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一位教师要能够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靠的首先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要培养习惯的新班级,教师要和学生保持必要的距离感;严中有爱,先为师,再为友;不能一开始就采取亲密式的师生关系。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培养习惯的小事上。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学生的眼睛在不断盯视着你。加里宁这段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的工作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人的工作能对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美好起来。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教师要大公无私、公正、善良、忠诚,教师要充分发挥劳动过程的示范性和教育性,说到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教师要善于以和蔼可亲的教态,亲切关怀的语言,温柔和蔼的目光对待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的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向哲学要高度、向史学要深度、向相关学科要宽度、向新型学科要新度、向专业学科要精度作为一种理念去终生追求。

新接一个班级,教师首先要上好课,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使学生信服。接下去面临的就是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行为,不干扰教师上课,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范。这既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也是建立班集体的基础。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重新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艺术》等学科知识,把握好“仁、理、纪、度”。“仁”,指的是施之以仁,即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学生;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宽松和谐,打成一片;公正办事,淡化以至化解矛盾。“理”指的是导之以理,即平等对话,换位思考,以理服人。“纪”指的是束之以纪,即强调纪律、制度,不排除用“刚”性手段,强行纳“轨”。“度”指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正误界限。把握好“度”既非折衷,也非左右逢源,恰如其分地去考虑和处理问题,控制有度。

师范院校应该增设《课堂教学组织策略》这门课程,有助于师范生掌握课堂教学组织的理论,使其懂得教学组织必须有纪律保障。形成课堂纪律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管理也不同。课堂纪律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和任务促成的纪律。针对课堂纪律的成因不同,课堂教学组织应采取的策略是:注重养成教育,贵在制度细,要求严,坚持衡;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引发的“病源体传染”现象要冷处理;要认真防范矫正内向性问题行为;教师要做到“宽”“严”相济、“防微杜渐”以及“冷处理”。“宽”“严” 相济就是该放松的时候让学生放松,比如下课后的教师就应该和上课时的教师有所不同,体现在教师课堂上威严,课堂下像朋友,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防微杜渐”是指一旦发现班级里有违反纪律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妥善地处理,将危害性降到最低,防止问题积累后的爆发。“冷处理”是指在全班总体纪律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对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同学采用“盯视法”,即教师一边讲课,一边用犀利的目光注视他,迫使其终止违规行为。总之,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终身学习。

(四)科研引领

教育活动极其复杂,存在问题非常多,教师就生活在科研的本源之中,对教育实践中大量现实问题的感受体验,使得教师能够直觉地感到哪些课题更有价值。这就是说在选题时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旨,以教师在学校现实场景中从事教育实践问题为特征,以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为目的。教师选题的原则是:问题即课题,教育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取熟避生,由小及大,小题目写出大文章。作为新教师要将增强学生的向师性作为教育科研的重点来研究。

增强学生的向师性,不妨从做学生朋友、树学生干部、攻重点学生、立互助之风、聚任课教师、合家长之力、倡班级文娱和扬班级特色等方面做起。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教育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契机。如,新学期开始时,所有学生都有从头来好好干的想法;当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容易接受更高标准的教育;当学生感情受到委屈时,希望得到慰藉……当教育的契机悄悄地来到身边时,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灵活运用,使每个教育的契机成为一缕吹拂学生心灵的春风,成为一阵滋润学生心灵的春雨。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正如有些优秀教师所言:“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在学生的心,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五)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教育实在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教育的本质或者说生活的本质就是细节,而任何一个细节的流失都会导致教育成为空中楼阁。教师应让再普通不过的每天发生的小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因此改变了一些学生的走向,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改变了高度。在生活的细节中,教师要表现出良好的心态:昂首走路;恰到好处地有力握手;坐姿要不失身份;运用手势表现进取精神;声音做到诚挚自然,饱含信心与精力;坦然的目光增加信心;言行表现出豪迈的一面;把积极的思想存入大脑;开会坐在前排;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教师要懂得: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要千方百计地读懂每一本书。正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教师必须做到身心健康。将坚守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毅力,更是一种智慧。在学生管理中要坚持,不求日日新,但求把一些做法做实、做好、做久,使之变成师生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渐成厚实的校园文化。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只有顽强的坚守,就一定能创造精彩!这样,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让学生开心也让教师开心!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学校教育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红色歌曲与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