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珍
摘 要:反思合作学习教学法,基于中职生亟待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合作学习教学法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强调合作互助,适宜中职课堂施行。
关键词:反思;中职课堂;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
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改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学相长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教学法,它注重学生为主体,强调整体参与性、突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较适宜在中职课堂实施。
一、中职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亟待培养
中职生正值充满朝气的青春年华,即将走向更高的学府,或步入社会就业或创业,需要学会自主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团队协作精神是当前复杂社会不可缺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合适的教学法能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效率。教学法不少: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视频法,案例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面对中职生的课堂,特别是学生认为极不重要的非专业课程的课堂,其实更多时候是多种教学法交错使用。以下笔者就常采用的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探讨实践反思,以达抛砖引玉之功。
二、合作学习的原理和依据
合作学习法是20世70年代末由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首先研究提出的。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的主题,以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合作互助、探索研究。合作学习法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方面的作用愈来愈被教育界认同。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可见,合作学习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是被构建的,包括认知结构,构建主义观下课堂的教学,不是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过程。突出主动参与性,有助于提高各方面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给他们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机会。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并通过创设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法能为中职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由于历史原因,中职生大多缺乏学习动机,知识基础较弱,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大多学生不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处于被动、机械接收状态;不乐意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数学生处于盲目随从状态;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开小差无所事事,课堂气氛沉闷,对教师的讲解漠不关心;况且,当前也是知识量剧增的网络时代,有趣刺激的网络游戏、视频等资讯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同时,不少学生都有非专业课无用论的观点,这些都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带来客观上的阻力。面对正值叛逆青春期的中职生,他们已逐渐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过多的说教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可见,选用合适的教学法,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迫切需要。相比较其他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能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能在榜样的作用下整体前行,有效激活中职课堂。
四、合作学习法为中职学生搭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理想平台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或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施行的过程,是指在课堂(或以外)范围内,将班级学生分组,以组为活动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而课堂是对他们进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重要的参与者,使学生由孤军作战转为共同合作,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则在组织和指导学习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是适当的参与者,并能及时对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做出适当反馈和评价,实现教学相长。笔者通过实践观察: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内向的学生,能在活动的开展中汇总别人的观点,取长补短,重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学会配合、互助,感受团体的成长进步,在集体智慧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悟、提升自己。
五、合作学习法各个环节浑然一体不可偏颇
合作学习法,实施的流程是:“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分配角色—活动开展—合作评价”,全过程浑然一体。反思多年在中职课堂施行合作学习教学法,笔者认为,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通常有自由式、基本式、特殊式几种方式;自由式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避免组内同质的情况,否则极易两极分化,故一段时间后要适时转成基本式;基本式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特殊式是教师临时依据不同的内容与目标采用的分组形式。不管哪种分组式,根据不同的目标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担任不同的角色,肩负起相应的职责,并确定每组的组长、记录员、发言人。为了让锻炼学生的不同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正确实施问题策略是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核心:合作活动的问题要明确,要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入手,并对讨论问题精选,并进行梯度设计以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师的适度参与和指导是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调控合作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应引导学生解答质疑,授予相关学习技巧,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及时中肯的反馈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驱动力:评价机制要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要有针对性、中肯,切勿表面化或过度浮夸赞美。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评价,是让学生“合作学习”持续进行的激活剂,也是合作学习赖以继续进行的驱动力。
六、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法要非常关注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对学困生多鼓励多优先,否则极易两极分化。
反馈评价要及时、中肯,要做到整体与个体相结合,不可偏颇,否则容易对学生造成源性伤害,适得其反,评价的度的把握要很讲技巧。既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又要避免浮夸。
合作学习时,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把控大局,为各小组排忧解难,教师的工作量会相当大。
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常耗时较多,如果能两节连堂上课较合适;课题式和辩论式的问题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有更好的配合、耗时更多,要注意时间安排。
总之,合作学习法是培养中职生合作意识、责任感、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求知、学会交往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上胜.中职学校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9(7).
[2]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龙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