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

2013-04-29 00:44周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7期
关键词:探讨

周红

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产能过剩、恢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的有效举措。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模式使企业的核心能力依靠自主创新得到增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真正有效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能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在中国一些高校企业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得到成功实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经济困境;大学式企业管理;探讨

一、当前经济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从国内来讲,经济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剧;第二,生产要素价格的急剧上涨所导致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进一步导致就业不稳定;第三,经济增长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第四,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第五,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等。从国际经济环境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欧美持续遭遇经济危机及债务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依存度持续下降,也导致经济下滑。这些困境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中小企业倒闭率上升、能源企业亏损严重等。面对此经济困境,我国先后采取了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宏观调控措施,以期促使经济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投资和依赖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而长时间大规模的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国家有产能过剩的风险。所以,扩大内需一方面要解决过渡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产能过剩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但是,我国扩大内需现在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生产要素价格增长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削弱了消费能力,引发了就业率下降;二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居民存钱求未来保障安全,这样进一步导致积累的上升,又给投资带来拉动的因素;三是产品质量不能保障,消费安全成为居民国内消费的障碍;四是中国高端收入群体在国内市场选择投资、消费,进一步加剧了内需不足投资过度的问题;五是我国金融市场缺乏创新,房地产投资的高回报率误导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汽车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拉动了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为经济短期繁荣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又造成交通拥堵、城市污染、能耗、房价奇高、房屋大量闲置等社会问题,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为此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加大力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但西部发展的突出问题还是内需不足、投资拉动经济、产能过剩等。更为糟糕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房地产热很快传到西部地区,流入西部的投资大部分又走向了房地产业,误导了西部居民消费。而对矿产资源无计划、无节制的开采,留下了遍地废墟、矿难无数及短期的经济繁荣。此外,虽然降低了城市准入门槛,实施城镇化发展政策,以期促进中小城镇消费增加,但缺少必要的劳动技能、城镇居民较高的生活费用等问题则从根本上限制着农村人口的就业和消费水平。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国家开始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举措。在经济出口依赖方面,不断优化出口结构,积极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及服务贸易出口,同时支持对外开展投资合作,以带动国内过剩生产能力向国外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在投资方面,重点培育民间投资的增长,加快推进金融体制创新,加快发展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但既有的国有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长期以来依赖模仿创新的企业也在遭遇人才困境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加之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生产成本,以及企业管理不精、人口红利被周边国家挑战等因素,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为标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缓慢,效果也不甚明显。

二、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瓶颈及其拯救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减缓与产能过剩的压力使得人们青睐于扩大内需,但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及通胀压力使得扩大内需资金来源不足,而消费市场秩序问题导致资金大量、快速流入境外消费市场。金融业创新不足、产品有限也让投资泡沫增多,而房价的迅速攀升也误导了投资方向和过度的消费节制。因此,即便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乡镇居民消费略有提高,中国的内需扩大仍然是阻力重重。不仅如此,经济快速盲目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高能耗、高污染的成本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求助创新、振兴实体经济成为改变经济现状的新的发展措施。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言: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创新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改变生产要素价格增长所带来的产品服务成本增长,还使居民的收益实实在在地增加。创新有利于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使过剩的产能有转化的空间。创新能够拓展金融和消费品产品种类,拓宽消费及投资渠道。创新能够通过技术解决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使人们消费没有后顾之忧。创新能够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创新能够以低成本生产出具有相同功效的天然品替代品,增加了造假的成本,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创新还能够通过技术精确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提高消费品的安全度。创新以降低成本和增加消费渠道而实实在在扩大着内需。更为重要的是,创新会降低房屋建造的成本,加快房屋建造的速度,提高房屋容积率,使房屋不再成为刚性需求,一方面分流投资,另一方面合理引导消费。创新给农民工增加了更多的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使农民工不再只能进驻工地,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有路可寻。创新使节能减排成为简单而低成本的事情,消除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效应,让人们在美好的地方过美好的日子。创新能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免除了过度依赖出口产品或某个国家所带来的风险。总之,提升创新能力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实实在在的增长”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其次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增长。“实实在在的增长”要靠劳动生产力提高,要靠创新、学习。对于企业而言,就是通过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去发展壮大,而这种创新包含着创新精神、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阻碍中国企业创新的方面有三个,一是资金来源,二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人才。从资金方面来看,为了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国家采取了基准利率引导整个资金成本向下调整的创新手段,来解决企业融资的成本问题。当资本市场的资金失衡状态有所改善,股市趋势性的疲软状态也会有所改善,这反过来会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创新融资。如果金融市场状态良好,观望的民间金融就会信心十足,实体经济的创新融资则将会更加顺利。就自主创新能力及人才而言,企业缺乏的更多的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环境,以及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在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程度更高的情况下,模仿创新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政府审批项目的费用不断提高,审批时间更加长,加之权力寻租的流行,自主创新的交易费用变得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走大学式管理模式可以避开风险,降低成本。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就是在生产和科研之间平衡管理,一方面基于现行的生产技术提高员工的基本能力素质,增强自主创新的基础水平;另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水平。当然,企业的研发如果能够和高校合作,则会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实施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员工就像高校的学生,一方面他们进行着基础知识的学习——定期的岗位培训,以具备基本能力素质;另一方面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有针对性的员工交流研讨会,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自身的优势及在企业中的位置功能,以便更好地制订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及岗位任务计划,在基本能力素质基础上发展特长能力素质。企业研发的模式可以采取与高校合作的模式,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益。在与高校合作研发过程中,双方可以人员交流学习,高校毕业生也可以进入企业工作。通常,高校的研发资金来源相对比企业充足,研发项目审批也比企业简单,高校研发还具有持续性,即不同届的学生可以持续做同一个课题,避免了企业研发周期长所带来的人员流动困境。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的主体是企业,其创新项目是根据企业发展而确立的,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其教育目标是对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资源的依托,而不是临时的以项目依托的形式合作。实施大学管理模式的企业,其业务拓展是建立在自身创新能力基础之上的,企业可以外购现成的创新项目,但不论是项目方找到企业,还是中介机构找到企业,所呈现的创新项目必须是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内容之一,而不是随便的盈利合同。因此,大学式企业管理可以沿用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1联合创新平台、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形式,但其主体和实质内容不会有所变化。

三、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探讨

大学式企业管理模式在国内外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时有发现,最为成功的范例是高校内产学研合作经济实体。通常,高校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筹措教育经费,利用校内自身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自己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创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将经营实体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二为一,以达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与经营效益并举的目的。该模式中学校既是企业的创办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人才、科研与技术是企业的自然核心能力要素。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快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快速地获得收益,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人事体制改革带来的人力资源闲置的压力。该模式在中国高校的成功案例首选北京大学的实体经济,如北大方正集团将王选教授研制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产业化,掀起了中国印刷业的一次革命;北大青鸟集团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软件产业之一;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北大未名集团则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还有致力于天然药物和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化学学院的科研成果——锂离子电池新技术为依托的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北京大学科技产业不仅为国家纳税可观,而且创造了数万就业岗位,对高校科技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批量的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知识工人的需求,国外一些知名企业如摩托罗拉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纷纷实施大学式企业管理,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速度和效率。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的现代化、知识结构复合化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他们建立了能够保证员工终身学习的公司内部大学。这些公司内部大学除了具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外,还立足于企业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实现了公司的使命,即向公司内外有关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进修和教育,以造就优秀员工;成为促进革新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战略性学习机构,以迎接公司的未来;成为公司全球增值链的一环;成为公司在道德规范、价值和历史方面的保护者和传播者;成为公司在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部门,捕捉公司的知识资本,将其提高增值并加以传授;成为公司遍布全球的观察哨,收集并向公司首席执行官反馈有关信息。大学式公司管理模式使公司大学具备了更高战略上的作用,而非局限于为员工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它承担着对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管理、企业文化的传播和积淀。大学式公司管理使员工们因有共同的愿景而凝聚在一起,将公司的战略适时修正并分解成各个学习目标融入员工的学习过程,使员工在争论或冲突中达成共识以制定公司的共同政策,并且建立信息交流系统和培训评估系统。大学式公司管理模式使员工投入终身学习,持续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种种知识和技能,以促使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在这种态势下,一个企业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一般员工,能否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能否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当然,为了节省开支,企业大学式管理的教育培训也可以借助于外部资源,包括传统大学、顾问公司、技术供应商甚至其他公司大学等,也可以用更为经济的高科技手段来开展教育和培训,包括运用光盘进行人机对话,自我辅助培训,利用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规模巨大的远距离培训等。

参考文献:

[1]李欣欣.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31).

[2]苏剑,叶淏尹,房誉.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J].经济学动态,2012(02).

[3]刘阳.质疑:体制化教育形式下的企业大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北京大学-中国移动“移动通信数据仓库联合实验室”合作案例[EB]. http://kjcy.pku.edu.cn/hezuoanli/zhongguoyidong.htm.

[5]庄曼丽,段素菊.关于国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2011(31).

[6]邓瑞芳,武夷山.国外企业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0).

(作者单位: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猜你喜欢
探讨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中学篮球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的研究
论瑜伽的认识及其市场探讨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