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飞
【摘 要】我深知“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 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
【关键词】语文魅力;和谐课堂;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来获取“有效教学”的环境:
一、培养学生敢说、乐说,不怕出差错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时要提出问题问学生,有时学生也会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一部分学生惧怕回答,或很少一部分人不愿回答,课堂的参与率就不会高,课堂也不会精彩,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牵制,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就不会高涨,教与学的效果固然不会好。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能不惧怕呢?
(一)用宽容和爱心去感染、熏陶学生
宽容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不可缺少的条件,尤其是来自学生的戏弄,教师能以自己的机智与幽默,用真诚的态度来化解这份来自学生的尴尬。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一颗宽容、真诚的心,从而使其的人格魅力得以提升。
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时,当时一个得过脑膜炎的女孩插班成为我的学生。质量检测时,数学成绩只有6分。我见了她的父亲后了解到:她儿时得过脑膜炎,大脑受过病患影响;从小又失去了母亲,缺乏照料。尽管受先天制约和生活环境的磨难,但这个女孩却有强烈的上进心,使我不忍放弃。于是,我将她的情况协调给其他同事,大家共同努力为她补课,而我更是耐心地关注她每一分的提高,对她的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一个学期下来,她就赶上了正常的学习进度。
之后的第二学年,她在校期间不时有反常行为,引发了我的关注。我工作之余开始有意接近她,逐渐从她口中了解到:她的父亲又要结婚,使她陷入了痛苦。于是我特意安排时间和她沟通、谈心,她又恢复了以往的快乐与开朗。
宽容来源于爱,没有爱就没有宽容。宽容的老师一定拥有一颗爱心,拥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进取心。因为心中有了爱,才没有“差生”;因为倾注了爱,师生才如朋友。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潮水。爱的阳光,会使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爱的教育更让一群群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也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才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教师让自身的形象少一点严肃,多一点亲和力 ,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将是清晰的、可接近与可依赖的。学生会从心底里对教师更加敬佩,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愉快。
(二)让学生用“心”说话
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感受不到心理安全与自由,久而久之,即使是天真活泼的低年级学生也学会并养成了揣摩教师心理,迎合教师意图的习惯。营造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就是要使学生处于自主而非强制的学习状态,不以统一的意志束缚学生,让他们用“心”说话。
在一次一年级的拼音教学课中,我让孩子们用“ai”口头组词,一位学生笑着大声说:“爱女人!”同学们哄堂大笑。当时,我不知所措,可是再一想,这样的现象在小学生中是相当平常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听过“爱情”、“爱人”之类的词语,却又一知半解。我马上追问:你的身边哪些是女人?学生马上说妈妈、奶奶、阿姨、老师等。我继续引导:你能否用上“爱”字具体说说?学生就说“爱老师”、“爱妈妈”、“爱奶奶”、“爱阿姨”……我问:“小朋友们都是好孩子,可是除了爱这些人,还有什么人也是你爱的呢?”于是学生说了“爱爸爸”、“爱爷爷”、“爱同学”……我又引导“除了这些熟悉的人,还可以说爱谁爱什么?”于是学生思路完全打开,“爱小猫”、“爱小狗”、“我爱我家的小阳台”、“我爱我家”、“我爱我们的学校”等都从孩子嘴里蹦出来了。最后我说:“是呀,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这个世界多美好呀。”这样既引导了“爱女人”这个词,又巩固了拼音“ai”,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我口说我心”,演绎着对学习本体的尊重及其生命发展的张扬。
二、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贝尔纳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氛围,只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四导”、“五让”,即教师诱导、引导、疏导、指导,让学生读书,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议重、难点,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让学生找答案。尽可能地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和动口、动脑、动手、动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情境教学法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学中,避免了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玩、锻炼中养成各种品质,形成道德规范。
三、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营造集体和谐的学习氛围
每个班都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参与课堂的情况,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这样说,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东西,这节课就不能说是有效的教学。“学困生”固然也有自尊心,也有荣誉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表演、组织、唱歌、绘画等方面特长,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渐渐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班学生的有效互动,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我深知“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 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
(编辑:龙贤东)
课外语文·下201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