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菊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激活 求知欲 学习兴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和创设的问题情境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师:老师这里有一本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书——《数学西游记》,这里面描写的是猪八戒、孙悟空到西天取经过程中一些很滑稽的数学故事,想看吗?(全班同学都高举着手)
师:那么多人要看,怎么办?这样吧,老师站在这里,同学们在座位上,听到我说开始,大家都上来拿,谁先拿到,我就送给谁,这样可以吗?
生(最后一排同学):不行的,我们吃亏了,第一排到老师的距离很近,我们太远,每个同学到老师的距离不相等,这样是不公平的。
师:不公平,那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围成一个圈(圆),老师站在中间,这样就可以了。
师:这样为什么就公平了呢?
生:这样每个人到老师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吗?(生都表示同意)一个圆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看样子,圆太神奇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究圆的奥秘……
这一问题情境是从我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所以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接下来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有关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喜欢丰富多彩的游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三、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因此,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四分之一。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六分之一,至少也要五分之一。”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六分之一。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思考,学生知道了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越小,从而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这样,从熟悉的故事入手,采用动画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
四、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五、通过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我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
六、利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因此,有意识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和表现欲,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样,情境由教师创设,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七、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我们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过去我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今天,大家能否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请同学们试试……”通过这样新旧知识的连接,不仅能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八、通过设立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疑点,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之,情境的创设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数学教育》作者:李志勇 辽宁教育出版社
[3] 《课堂教学艺术》作者:黄爱华 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