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小组活动 构建自主学习课堂

2013-04-29 09:39李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组活动实施

李萍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由教师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采取一系列教学手段,组织有效学习活动,还课堂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愉快、创造性地完成学习。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现行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进行根本性改造。尊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要让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主线,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关键词:小组活动;实施;“教学行走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92-02

一、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自我发展

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根据互助互补的原则,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把学生编排小组,为学生多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这种小组议论,要求学生动口动脑,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促使学生思维趋向活跃状态,学生从自身或同学那里获得,然后组合信息,增强思考问题意识、比较意识;促使学生由单纯地听转到主动地讲,学生的求知欲从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还可以不断地分享同学共同获取信息的乐趣。课堂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在这“讨论场”中,不仅真正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公正、公开发表意见的独特氛围。民主、平等、公正便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并在体验创新成功的基础上,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课堂讨论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激励作用。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在小组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气氛。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就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自行解决。

二、设置阅读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自学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光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材。现代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知识。把学生的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手、口、眼、耳)和思维器官(大脑),让学生去参与学习和探索,首先要把自学应有的时间还给学生,转变教学方式就要打破课堂老师时间上的“满堂灌”。教师还应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如“粗读”和“细读”课本,逐字逐句阅读以及边读边标注重点等。其次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重要的还要引导阅读和思考的方向,提高自学的效率。我采取了在课上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自学步骤,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例5解方程时,引导学生看书学习时提出以下问题:(1)解题时怎样把分母去掉?根据什么?(2)方程两边有为什么都乘以6?两边都乘以12、24、36可以吗?(3)什么是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找?(4)方程两边都乘以最小公倍数,怎样理解“都”?

自学提纲是学生自学深化的拐杖,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和知识面较窄,阅读提纲的设置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是必要的,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边读边思考,不放过一个重要语句或字眼,抓住重点,从而使自学更加深化。各门学科都有符合它自身规律的科学思想,数学学科也不例外,数学思想是渗透在数学知识中由学习者逐渐领悟出来的,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对知识深层次领悟和高度抽象概括的过程。因此,教学中经常通过自学提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思想方法,能助于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悟性,培养思维能力。

三、设计动手实践,让学生自主交流获取新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从听觉获得的信息,能够记忆的约占15%;从视觉获得的信息,能够记忆的约占25%;如果同时调动听觉和视觉,就能接受信息的65%。《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课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安排学生实践。

1.活动内容:利用下面的方法可以近似地将一个图形放大:(1)将2个长短相同的橡皮筋系在一起。(2)选取一个图形,在图形外取一个定点。(3)将系在一起的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定点,把一枚铅笔固定在橡皮筋的另一端。(4)拉动铅笔,使2个橡皮筋的结点沿所选图形的边缘运动,当结点在已知图形上运动一圈时,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图形。这个新图形与已知图形形状相同。课件展示作图过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活动目的:这是放大图形的一种近似方法,虽然实用性不是很大,但它却是位似图形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后面学习位似比打下基础。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数学操作活动的经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和交流能力。

总之,尊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形式,也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被不断创造、丰富和更加具有实效。

猜你喜欢
小组活动实施
小班环境下的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课例分析
职业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形式”
品三口而知味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小组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和对策
课堂小组活动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