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桂英 孙杰 吕新
摘要: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研究生大类平台课程是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类平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整合教学资源和相关课程,注重研究生科研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研究型教学学术团队的培育。
关键词:研究生;信息技术及应用;大类平台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85-02
一、引言
运用精准农业这一高新技术装备新疆农业,使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大量从事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我校石河子大学信息方向硕士研究生自2002年招生以来一直由机电学院和农学院的教师授课,由于授课教师属于两个学院,导致了信息类课程设置、讲授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快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高,2011年石河子大学实施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硕士研究生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建设工程。在大类平台课程建设过程中立足于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研究型教学学术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根据研究方向培养计划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研究生后续的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类平台课程建设前的基本状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由于涉及农业科学、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等众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类课程教学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到许多概念、理论和技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在“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方向,机电工程学院在“农业机械装备创新与性能设计”和“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方向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发展开设相关的信息类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精细农业与遥感监测”、“计算机在农业中应用”、“精细农业技术与装备”等。这些课程其基本理论和方法大致相同,很多内容相近或重复,主要差别是关注的对象有所不同。而且上述课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和本科生课程的内容没有质的区别,课程内容的高深层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扩展上,而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尤其是经典性和前沿性学术内容的缺失,使研究生课程停留于讲授、灌输所谓丰富的知识层面上,缺乏启发学生探究和引领学术方向的内容。课程内容普遍忽视研究方法论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培养,片面地认为只要提供一定量的课程组合,学生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和能力自然会随着这些课程的学习而水到渠成。但是,由于课程内容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独立性思考等很难融入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反而更容易被那些陈旧的知识所承载的方法论所同化,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开展学术研究。并且,由于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各自为战,很少交流,因此导致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尽管教师们都很努力,但教学质量难以有实质上的提高。更有甚者,在课程设置中,导师自己开设的课程可以因种种原因随意不开或以课题来代替,课程徒有其名,仅起增加学分的作用,研究生不仅不能获得学术研究的熏陶和提升,反而还会受到导师学术态度不端正、不负责的不良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授课教师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学术探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但现行信息类课程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研究性弱化的问题。所以,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必须遵循独立思考的学术理念,强化知识的互动性和未完成性。为此,石河子大学于2010年开始“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类平台课程建设,优化信息类研究生课程设置,突出经典性、前沿性、跨学科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整合优秀教学资源,形成研究型教学学术团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交叉的人才,这样才能深化和提升信息类课程的研究性内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大类平台课建设的实践
(一)培育研究型教学学术团队
大类平台课程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学术思想活跃、人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热心研究生教学的研究型教学学术团队,这是大类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类平台课程由农学院、机电学院和动物科技学院从事农业信息化、精准农业、遥感监测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具有博士学位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骨干教师联合组成,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授课教师长期从事信息化的课程讲授和科学研究,高级职称比例超过90%,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教学学术团队经过多年努力2011年获得兵团级科技创新团队,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二)构建5个知识模块
作为未来高新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于精确农业实践的能力。因而,在实践及应用方面,大类平台课程建设过程中增加了信息技术模拟软件实践等内容,并利用大类平台课程建设费用购置了计算软件进行相关技术的练习和计算,巩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计算技巧的掌握。以知识模块为单位循序渐进推进信息类课程教学,优化建立了5个知识模块——精准农业、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信息技术、生物信息学。5个模块课程总学时256学时,其中课堂讲解128学时、软件练习与教学实习相结合128学时(表1)。
针对不同专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有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教学团队工作网站,以网络作为团队相关教师以及研究生相互间联系交流的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扩充教学资源,建成案例库5~8个,推进5个知识模块信息化大类平台课程的建设,形成完备的信息化大类平台课程管理体系。
(三)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行“4321教学模式”。“4321教学模式”是指4种教学形式,3种教学模块,2种研究,1个培养目标。4种教学形式是指课堂、实验室(机房)、科研训练、高新农业技术园区参观。借助于参观石河子市国家级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区,激发学生从事信息农业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兴趣;借助于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借助于实验室教学,训练学生专业的动手技能;借助于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3种教学模块是指理论课、实验课、实习。针对学生对精准农业生产普遍缺乏共性和感性认识的实际,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注重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学,逐步培养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此5个模块信息化大类平台课程教学均分为三个教学模块:一是技术理论传授(讲座);二是各技术的数据处理软件教学(实验室教学);三是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教学(教学实习)。2种研究是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更加全面地把握5个模块信息化大类平台课程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将其在精量播种、精准培肥、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中,结合新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使课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如基于GPS导航的精量播种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农田自动化灌溉技术、基于WebGIS的棉田精准施肥技术、机械收获技术、棉花机械打顶技术等。通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学为科研奠定了知识基础,科研向教学注入智能活力”的双赢目标。1个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培养一大批有服务边疆社会责任感、有献身新疆精确农业事业志向、有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新农业研究、管理和应用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各主讲教授将结合自身的专长和学科,以讲座的形式介绍各自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现状,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研究现状的了解和理解。教学过程中注重各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讲授,注重各课程之间的结合与拓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软件介绍采用边介绍边练习等方法。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图片和大量的案例,介绍各种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主讲教授亲自上阵,开发适合本方向研究生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为特色教材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四、结语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是当今的热门与前沿研究领域,是跨学科、具备新增长点的课程,因此也是相关学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课程。通过大类平台课程建设,整合了原来三个二级学科下的若干门信息课程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注重基本原理讲解,分析讨论学科前沿问题,强调实践应用,体现了“高、精、新、宽”的特点。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更高质量,具有创新性的高层次人才。在这个改革总目标下,课程教学所涉及到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与改革。因此,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传授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功能,深入研究教学特点,继续进行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下一步的建设目标就是把该课程建设成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并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永泉.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黑龙江教育,2008,(5):27-28.
[2]余玉龙.强化教学学术,促高校教学科研双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3-34.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大类平台课程建设项目(2010yp-pt04)
作者简介:蒋桂英(1967-),女,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遥感和节水灌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