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背景下的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方法

2013-04-29 07:08饶琴李健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教育方法心理特点

饶琴 李健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教育工作者深知让每个孩子乐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的学习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优良的学习品质能起到端正学生品德、促进发展智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作用。而农村学生由于心理障碍、学习障碍、态度障碍、家庭障碍等原因,往往不能形成优良品质,容易出现自卑自贱、丧失上进心、情绪控制能力差、易分散注意力、心境反应瞬息万变、抽象思维差、形成概念慢、记忆错误等现象,故学习效果较差,成为后进生。作者通过教学调查,就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求教育方法。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心理特点 教育方法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真正的教学并非是从单纯地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始的,而是从情感开始的,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开始的,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乐趣,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但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何而来,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呢?

一、农村学生的表现及其特点

(一)学习动机

1.被动型。自己没有求学愿望,没有上学的概念,更没有对读书内涵的理解,而是出于父母的要求或者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上学。农村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孩童,父母进城打工,子女由长辈照管,其中有些长辈因为年龄、农活等,不得不把孩子送进学校照管。

2.随波型。同龄的伙伴都在上学,没有同伴玩耍,自己只能去上学,上学了就又能在一起,成为玩伴。上学就成了目的,此外就不明白上学还有什么意义了,而且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3.混日型。家长对学生没有过多的要求,甚至与学生想法一致,到学校混几年,等长大了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嫁人,要么种田,或者混几年弄张文凭出来好找个工作,所以有些学生在学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回家,家长不会督导学生学习,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的知识素养没有办法培养孩童。

4.虚荣型。学习只是为了受到表扬和奖励,因而不能踏踏实实地刻苦学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考试舞弊,作业找哥哥、姐姐帮忙写。

(二)情感品质

1.对现实态度冷淡。由于学习本身缺乏积极的情感体会,因此理智没有得到正常发展,同学之间互相指责、告发,对待老师情感淡薄,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还有可能产生对立情绪。

2.对家长采取封闭和疏远的态度。从成绩一开始出现不良的趋势,一部分学生就对家长采取闭锁的态度。首先是隐瞒学习成绩,擅自篡改成绩,如30分巧妙地改成80分;再次是撒谎隐瞒作业,自己好玩,又为了避免长辈的唠叨,就谎称没有作业,随着成绩的不断落后,逐渐对家长采取全面封闭的态度。

3.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滋长自卑感,直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三)兴趣品质

1.兴趣容易倾向于低级的、肤浅的,甚至庸俗的对象,而对于内容高尚的、含义深刻的却不产生兴趣。从最简单的穿戴可以看出,已经是11月份的天气了,学生还是穿着拖鞋,鼻涕流出又吸回,同学之间经常互扒裤子、说脏话等。

2.兴趣范围狭窄,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面前,农村学生缺乏一般学生共有的强烈好奇心,因而也就很难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很少向老师或者家长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如课文《一去二三里》,问学生:“为什么出现‘烟村四五家,‘八九十枝花,真的树上、地上就只有那么多吗?”学生大部分只等着老师给答案,没有主动思考。

3.兴趣不能稳定持久,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或爱好,总是三分钟热度。如为了检查所学的汉语拼音,鼓励学生读拼音,我把歌曲《小雨沙沙》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把黑板上的拼音读出来,并鼓励大家如果把他们一个一个地读出来的话,我就把它唱出来,教给你们,学生非常高兴,一个一个都在读,可是拼到第十一个音节时,大家就开始各自玩各的,极个别的还能继续认真下去,但是到第十八个音节时,学生全部丧失热情,各玩各的。

4.兴趣的效能性低,农村学生往往在口头或文字上表达出某些事物的兴趣,对所谓有兴趣的事物则完全处于“静观状态”,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的愿望。如讲到“爱爸爸,爱妈妈,爱家人”时,学生个个异口同声地说:“爱。”“爱这个,爱那个”,但具体问到“你们怎么爱”时,就避而不答,甚至根本不理解爱的内涵是什么。

(四)思维特征

1.某些农村学生的思维发展相比县级城市的学生而言,存在明显缺陷,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速度低于一般学生,不善于区分教材中的重点,概括能力差,思维独立性差。如讲完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后,学生能认得并读出,但是我随便写个音节(kùn),叫学生区分声母、韵母,大部分学生反应比较慢,并且汉语拼音按照顺序能读得很顺,但是随机点读,则反应比较迟钝。

2.学生在基本学习技能的发展中也存在缺陷,这些缺陷降低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速度,使学生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另外,学生的实际意识也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使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在农村,有相当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学前班的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及兴趣,有部分学生接受过学习,但因为政府投入有限,路途等原因,只能就近进入私立学校就读,整个学习没有形成系统化及统一化,致使本来基础就弱的学生更显得良莠不齐。

二、教育教学改进方法

以上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我们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一样,老师不能放弃他们。首先应该坚信他们是可以改变、可以教育好的,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也就是说,用我们的关心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尊重他们表面淡薄而实际极敏感的自尊心

由于农村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孩童,甚至有些学生的父母不合,关系紧张,致使学生没有在一个健全完整的家庭中快乐成长。为此,我作为一名任课老师,上课时只是传授科学知识,不在课堂上特意批评指责学生,甚至说教,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做到“学高为师”。但在课后,我会用一些游戏、换位、践行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学生爬树折枝,我会故意在学生的身后拉下他们的头发,学生顿时恼火,感到疼痛,我就问:“痛不痛?”让学生换位思考树同我们一样,它高高兴兴地茁壮成长,可是我们却破坏、打扰它们,它们也会不高兴,用同样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理解爱护自然、关爱他人。再如,我会组织学生围成圈,手拉手转圈唱歌,其中有部分学生不会唱甚至步伐比较慢,我就会把这些学生点出来,问他们坐在第几组,请相关组员帮助他,教会他,让学生培养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再如教室很脏,学生忘记扫地,我会故意说:“今天是不是轮到老师扫地了,我忘记了,我得赶紧把地扫干净。”可当我拿起扫把的时候,学生却变得主动起来。对于上课表现好的学生,我会在课后单独奖赏他们一些糖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分量,感到老师很重视关爱他们,时刻都在看他们的表现。实践证明,课后的思想教育课,不但没有占用上课时间,而且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教学情境化

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境之中,通过创设具体而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课文《口耳目》时,可以先做一些生字卡片发给学生,然后由老师做静态模特,随机点读,让学生贴到老师五官的相应位置,这样不仅生动形象,寓教于乐,还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师生的交流。再如《在操场》一文,可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地,示范并组织学生跳高、跳远、跑步、打球、拍皮球、跳绳等体育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以便更好地识记课文内容,理解课文。

(三)利用竞赛方法

以竞赛的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要保证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教师可设计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不同的竞赛活动中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如一年级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的归类,或者识字单元,检查学生写字,这些教学内容用竞赛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音乐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对音乐都很感兴趣,而且音乐能直接刺激和影响人的听觉,使人产生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体验。因此,我们可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在操场》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可播放一些令人亢奋、振奋的“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等音乐,为学生营造一种体育锻炼的氛围。再如讲到课文《四季》时,可用音乐作为背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季的儿歌有《春天在哪里》、《春天》、《春天来了》;“夏天”的有《宁夏》、《留夏》,《知了》;“秋天”的有《秋天秋天多美丽》、《秋天的颜色》、《落叶》;“冬天”的有《冬》、《雪花》、《堆雪人》、《雪爷爷》等,这不仅能让学生领略一年四季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美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宝贵,同时还能自然地将环保意识悄悄地萌芽于他们的心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研究和实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学生更好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诚然,任何实践和探索得出的经验都需要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进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俗话说:“一分辛劳,一分收获。”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将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与老师一起共同创造出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体现宽容、大气、共进、合作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宗义,著.实用教育心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2]陈幼鸣,张定志,著.班风建设.海南出版社,1996.

[3]王可植,著.教师职业道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教育方法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农村中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研究
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