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花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性,因为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何把生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文章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实践活动是创造教育的前提。离开了实践活动,创造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把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之中,学生才能学好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并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了解社会接受教育,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道路,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融生活于语文教学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实践中学生会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即学生的实践过程。
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时就会无病呻吟,应该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王二小》一文时,我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上歌词精确的描述,抑扬顿挫的演唱,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陶冶。
在教《秋游》一课时,我带同学们在校园里走一走,找一找秋天,并自己先来说说秋天有哪些变化,然后学课文,这样学起来课文内容掌握得很快,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写一写秋天的美景,并指导学生抓住最典型的变化写,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在学生结合图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丹顶鹤飞舞的时候的景象,在水边喝水的景象,在玩耍时的景象……从学生专注的眼神,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不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丹顶鹤,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对动物的热爱。
二、将课堂生活化
在教学中,有很多课文来源于生活,可是不贴近学生的生活。枯燥的白纸黑字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应该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低年级的教学主要是识字、认字,生活中到处都是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大街上的广告字牌,电视中出现的字,报纸中出现的字,饮料瓶上出现的字,等等,这样识字的效果非常显著,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得很快。
比如在教学《乡下孩子》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能理解挖野菜、逮小鱼的乐趣,虽然我在课堂尽量地用我的语言描述,可是学生里还是没有什么反应,眼巴巴地看着我,我知道光靠我的说已经没用了,要让他们亲自体验。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亲自尝一尝。”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我带他们去操场,教他们认识马兰头,并且让他们比一比谁挖得多,学生们特别快乐,满操场都是他们欢乐的笑声。这样每次读课文的时候我就让他们想一想当时挖野菜的乐趣,他们读得声情并茂。
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校园”,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平时当办公室里有老师在睡觉的时候,你是怎么进办公室的,学生回答:“我会悄悄地走进来。”“我会小声地走进来。”“我会偷偷摸摸地走进来。”我接着又问学生:“你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走进来呢?为什么不能和平时一样呢?”学生立即回答:“因为我们不能打扰老师休息。”我马上顺水推舟:“你们都知道不能打扰老师,课文中的小作者为什么是踮起脚尖儿?”学生回答:“因为他怕打扰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读好这句话呢?”学生放低了声音,悄悄地读了来,看来学生心领神会了。
当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时,其魅力就散发出来了,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现课文内容,是促进学生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在初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身姿运动,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准备好道具,分角色让两个学生扮演狐狸、乌鸦,其他同学表演百兽,通过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感悟课文人物的不同特点。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参加,连女生也不甘示弱,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学《云房子》时,小鸟们都造了自己的云房子,学生也想自己建一建,我就让他们发挥想象,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画完后仿书上的句子说一说,不但深化了课文内容,而且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后,为了让学生巩固已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做导游,给游客介绍美丽的蝴蝶谷。我班的学生引出了一个新话题——蝴蝶谷的美需要大家爱护,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学习内容,潜能得以开发,又获得了成功体验。课堂中的表演既是学习,又是活动,更是童年快乐的享受,是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充分体现。
四、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就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完成。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比如教到练习中关于买菜的内容,我就让学生回去跟妈妈一起买一次菜,第二天交流的时候学生就很有话说,知道了菜场有些什么菜,知道了该怎么买菜,而这些正是我要让他们掌握的知识。
教《云房子》时,我让学生回去观察一天中云的变化,然后模仿课文中第二小节的内容,写上一段。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语言能力。
学习《水乡歌》一课时,学生对水乡这个概念很模糊,甚至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水乡为何物,在同一个地方生活惯了,就不感觉有多好,我请家长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到市郊转转,去江边走走,去湖边看看,领略水乡的美,很多去过的孩子都能说出几点他们自己品味出的水乡之美。
教《台湾的蝴蝶谷》后,我让学生回去继续查找台湾蝴蝶谷的资料,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摄入心底。培养其搜索、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而后我又利用班队活动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的主题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看课外书的兴趣,结合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
总之,语文教学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的,教师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隔膜,将语文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这才是语文的真谛,语文课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培养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