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武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并重新定位。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多媒体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师由机械的教材阐述者变为历史教学的创新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以课标为核心,重新选择教材内容,重新构建教材体系,给一线的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包涵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而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习过程就是教师灌输、学生吸收的过程,这种枯燥无味的单边活动使学生无法体会学习历史的乐趣,更难激发积极参与的兴趣。在课堂中少了应有的听众,这既是历史教师的悲剧,又不能不说是历史教育的悲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已被普遍认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推动生本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具有以下突出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多媒体手段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穿越历史时空的直观表现力,特别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需要。尤其在今天倡导的生本教学中,可以使教学个性化和个别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多媒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感知历史、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实现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通过多媒体创设环境,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新问题,大胆质疑,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逐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在讲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并介绍其时代背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学生从歌词和曲调中很快体会出当时的那种苍凉又悲壮的情怀,明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一下子提高。
二、提高教学质量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该放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历史学科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图片、音像等文献资料,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自主整合课程资源,除丰富有效材料,捕捉介绍最新信息外,还要注意跨学科沟通,加强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以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知识整体。在实际操作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自己先进的教学思想、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从而极大发挥先进手段的教学优势。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双方在轻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中积极探讨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难点和热点、疑点等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变抽象生硬的历史知识为直观鲜活的画面形象。如讲《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的罪行时,可以利用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部分镜头,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记住这段历史的同时,增强责任感。在讲新中国成立时,我让学生看了电影《开国大典》中的一段纪录片,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画面,感受中国人民为追求真理和和平的渴望和努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师“满堂灌”、“填鸭式”地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过去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教师要从过去的结论叙述为主的角色,转变为兼具探究引导者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强调创新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各种教学理论的支持下,我们将教与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开展了网络探究活动课、辩论课、研究性学习等新模式的教学尝试。学生在新模式下得到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发挥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学习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的全部信息都可以开放,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和交流。教与学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趣味化、多样化。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充满生机与活力,较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生本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军.历史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