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2013-03-27 16:15李连根张焕祺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师队伍实效性

李连根,张焕祺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具有攻坚性的一个课题,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实施以来,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从总体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断提高。

(一)领导体制不断健全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高校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导委员会,绝大部分高等学校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二级机构,建立健全了党委直接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门具体实施的管理机制,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队伍结构趋向合理

教师结构日趋合理,教师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和质量,抓住引进、培养、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个环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制度,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关,建设了一支数量比较足、质量比较高、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课程体系基本完善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不断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05方案”在“98方案”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科学的整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必修课程以及《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课程体系,编写了相应的高质量的教科书。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组织制作了“精彩一课”、编写了“教学热点难点解析”、研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行之有效的辅助教材系列,建立了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凝练学科方向,完善了学科体系,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6个二级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相应支撑。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工作条件、科研平台、发展空间,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五)保障条件日趋规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和制度保障日趋完善,教学课时与学分、专项经费、教师配备、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测评、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和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化、规范化。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从领导体制看,各校情况差异大。有的高校十分重视,有的高校不太重视。有的高校根据中宣部进一步的有关文件精神,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独立的二级机构,功能齐全,但有的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二级机构,采取观望态度。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但是存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现象。

从重视程度看,各高校重视程度差异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地教育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但事实上,这些文件精神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落实,在专任教师、机构设置、专项经费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数量难以达到生师比350~400:1的要求,大量的教师是行政兼教学的管理人员以及学生辅导员。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负担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除了少数重点大学外,许多高校尚未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目前的学术带头人中,基本是50岁左右的教师,中年教师中公认的学术带头人不多,后备力量不足。有的教师没有及时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没有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较好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要求,不能科学合理处理教学内容,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处理教学内容。熟悉内容多讲,不熟悉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不能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

(三)教学与科研不能兼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过去主要是以教学为中心,忽视了学科与科研建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主要是以上课作为标准,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不高,更没有学科建设,教师没有学科归属,缺少发展平台。在“05方案”实施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都得到加强,尽管名义上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但是,在对教师的实际评价中,往往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忽视了教学,导致教师把精力和兴趣主要放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在科研工作中,教师重视科学研究,忽视教学研究。部分教师由于科研能力不强,不从事科学研究,也不从事教学研究,不参与学科建设,同样会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四)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已将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但是,缺少制度规范、经费保障,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行决定,缺少甚至没有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没有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例如把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教学或用社会实践代替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也难以真正落实,难以取得实效;片面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走向社会,忽视课堂实践。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实践经费不足,缺少实践教学理论与经验,影响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 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契机提高教学实效性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又符合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性[1]。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全面实施,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真正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还必须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机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章制度,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费,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条件。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胡锦涛同志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队伍建设主要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幅增长,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学校一般采用扩班的办法解决,小班教学变大班教学,教师队伍没有相应扩大,生师矛盾突出,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基本稳定,高校应当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遵循教学规律,扩充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用生动的、科学的、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征服学生。充分运用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实践性学习考察和校际间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淘汰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对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条件的要适时调整岗位,保障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按照课程性质,整合教师队伍,确定团队负责人,明确团队建设的职责,确立团队建设的目标。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特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教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思想,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观念,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赢得自己的地位。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教改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在吃透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实现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锐意深化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努力钻研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要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努力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显得尤为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适应大学生的特点,采用案例式、探究式、研究性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注意研究社会热点,用生动的事例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把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环节结合起来,按照教学需要进行选择,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四)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明确评价原则。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决策和有效管理,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科学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指标的选取要多样化,评价的重点既要有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等刚性指标,也要有工作成效、特色建设项目等反映质量方面的发展性指标。

健全评价工作机制。完善评价工作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考核体系中把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纳入其中。构建开放、综合的整体评估机制,要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学术中介评价机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评价信息的反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能。通过评价结果检验、分析诊断、信息反馈与评价工作的总结等工作环节,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准确性与有效性[3]。

(五)加强科研与学科平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教学内容深化必须依赖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能够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科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更新专业知识,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可以逐渐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梳理知识结构,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师的科研成果越多,教学内容就越丰富,教学实效性越强。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教师的归宿感。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三个原则:整体性原则、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原则、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学术研究规范建设、人才培养规范建设和学术交流工作。通过学科建设,强化科研工作,增强教师归宿感,稳定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与学科建设环境,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科建设,不能在学科建设中被边缘化。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二者存在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双向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实支撑。所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关键要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机制,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6.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任 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分析[N].光明日报,2010-03-16.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师队伍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