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奋强
(湘潭市第一中学,湖南湘潭4111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1]。办学是我国普通高中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为根本,以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高中课程设置改革为突破口,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途径,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有特色发展成为了当今高中教育的基本目标。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其本质就是学生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无法办出高水平的学校。学校有差别,教育才有活力。在普通高中内,有一批较为特殊的学校,就是示范性高中(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但在湖南人们多半将之定位为省级),它们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充当着领头羊的作用,在教学环境、办学业绩、教师水平、生源状况上都有着其他一般中学不具备的优势,这种优势其实也是政府、社会赐予的,示范性高中学校没有理由只将之作为自己与其他学校进行生源及升学率竞争的有利条件,更应该将这种优势化作模范办学、领先一步的动力,在办学行为上不仅要为自身的发展谋取利益,更要为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尽到一份责任。因此,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未来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中要继续发挥示范作用,在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的教育方面应该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尽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理念已经早早提出,很多地方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理念并没有被人们广泛和普遍接受,更不用说付诸于积极实施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的观念转变和执行较慢,如,湖南省直到2009年才将建设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提到议事日程,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直到2011年4月,省教育厅才批准长沙市外国语学校、娄底市二中、汨罗市四中、株洲市十八中为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并授牌。二是各级学校普遍对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无动于衷,仍然热衷于过去所熟悉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片面追求升学率已成为了普遍现象,甚至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家深知没有较高的升学率,学生通不过,家长通不过,领导通不过,社会通不过,升学率是学校生源的保证,是学校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为了升学率可以放弃一切,拼时间、拼体力、拼健康已是积习难返。在这种氛围下,一个校长是很难拿个人和学校的命运开玩笑而去搞什么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的。多样化、特色化面临的形势和当年的素质教育的形势相差无几,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在实际实施中遇到的阻力是非常巨大的。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在学校中有着较大影响的示范性中学(特别是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实施多样化、特色化办学。
1.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是新形势下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高中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可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但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单一的升学模式,远不能为社会提供多门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我们需要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特色化。因此,普通高中应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未来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点上,注重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成才方向上发展。
2.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是高中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办学条件、环境和生源的差异,在单一的升学模式下,各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新的形势面前,示范性高中要根据多样化的要求,以本校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传统为出发点,遵循办学规律,积极选择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课程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发展与特色发展取向,灵活制定多样化办学的推进策略,设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的项目,探索人才培养机制,使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有特色地自主发展,真正形成学校特色。因此,学校要将高中多样性、特色化发展提高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将之作为今后学校办学的基本目标,全面规划。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在于强调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2]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办学,从本质上看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转向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的路径。当前的教育现实是应试教育仍然在顽固地制约着广大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状况不加改变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往往都是换汤不换药,在评价机制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大谈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带着镣铐跳舞。但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说:21世纪的教育需要创新,这是因为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融合,知识驱动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就教育的目的、学习的内容,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开展批判、持续的交流和对话。因此,广大学校、特别是省示范中学没有理由迟疑,乃至拒绝,应该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1.在管理机制上,可借鉴和融合高等教育,把高等教育的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三种基本教育模式引入到普通高中来。所谓走班制,就是把学生自主选修和分层次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在广泛开设选修课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学习方式。走班制是行政班的补充。当然,必修课也可采用分层次教学,也可以实施走班。其次是学分制,我们课改已经采用了学分制,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严格按照学分制的管理规则去实施。按照学分制要求,学生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提前毕业或是延后毕业,可由学生自行决定。学分制体现了对各类不同学生的公平,对于一些有能力提前修满学分的,可以提早毕业。第三是导师制。导师制就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导学关系,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上机制的引入,有助于在制度层面促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2.在教育教学形式上,要关注个人的发展,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我们长期以来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却没有落实到面向每一个学生;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在教育实际中却往往忽视个体的存在,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淹没在集体之中。因此,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将注意力放到每个学生个体上,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可以在教育教学形式上进行一些探索。
(1)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各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对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课后辅导,并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次教学与走班制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情,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合自身能力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和意愿,在不同学科中选择不同层次的班级,在学习这些科目的时候,重新组成新的教学集体参加学习,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这种分层是动态的,把学生的意愿与老师的指导结合起来,可以即时调整。
(2)开展个别化教学。“普通高中多样化最终指向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也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3]个别化教学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个性特点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的方式。即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课内、课外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既包括对成绩优异学生的学力提升,也包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补习。这种方法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的作用非常明显。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开展个别化教学的条件。
(3)建设特色班级。特色班级是以建设优势学科或服务于不同的对象为重点,以学科特色为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未来高中教育很值得尝试的一条路子。一个学校,特别是省示范高中自身条件较好,完全应该,也可能通过努力,为班级形成优势或特色创造条件。于是,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学校完全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师资情况,组建体育特色班、艺术特色班、英语特色班、科技特色班,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可以通过对某一个特色学科的全面建设来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进一步推动学校所在社区的文化发展。
3.在评价机制上,要改革现有评价方式,促进各种类型人才的发展。《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强调发展性是新课程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性,是指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4]。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本人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非常重视考试,看重的是评价的选择和分等功能,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了部分学生特别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能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动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能,每个人各种智能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也不存在衡量智能高下的统一标准。从这种理念出发,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5]。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不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在各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因此,我们评价的视角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要根据学生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使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自我激励,释放潜能,通过发展,逐渐逼近目标。在评价指标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关注学习过程和体验、关注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各种全面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总之,评价既要体现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体现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也就是以多维的视角,科学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各类人才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6]。课程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实现学生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就必须在课程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作为省示范高中,首先必须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精心构建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7]。如果说国家课程是解决学生培养中的共性问题,那么校本课程就是解决个性问题。但现在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示范性高中要积极研究学校课程建设,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本校人文优势和办学优势,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扩大校本课程在课程门类和课时中的比例,形成学校特色,通过特色教育,使学生得到特色化发展。而每个学校的特色发展,自然就会形成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校本课程的构建要树立大课程的观念。受小社会、小生产、小科学观的影响,传统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在课程结构上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发展;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内容而忽视活动内容;在课程目的上重社会需要而忽视个性发展;在课程类型上重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等等。这种课程我们称其为“小课程”。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体现出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趋势,产生了“大教育”观。“大教育”对现代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从“大教育”观出发构建“大课程”。“大课程”是以现代化开放型、多样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现代社会、科学、文化与教育为基础,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统一而构建的一种新型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各学科知识为内容编制学科课程,实现人类科学文化的再生产;以合乎学生发展特点与需要的相关活动而系统地编制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以学校系统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包括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而构成的教育内容形成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大课程的构建使课程的内容由学科拓展到活动,由书本、课堂拓展到整个教育环境,因而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从追求培养目标的统一到追求多样化,从追求培养学生的共性发展到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从注重整体到注重个体,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育人目标的深化。在此过程中,示范性高中的责任不仅仅是升学的榜样,更应该是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典范。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唐盛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思考到行动[J].人民教育,2011(17).
[3]袁桂林.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理解[J].人民教育,2013(8).
[4]钟启泉,崔允漷,张 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王楚奇.课程多样化对学校发展的丰富[J].人民教育,2013(8).
[7]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