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者外语学习策略量化分析和研究

2012-08-22 01:33:44高兴梅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迁移拓展

高兴梅

(中国药科大学 外语系,南京 210009)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研究从“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Cohen,1998),对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倍受外语研究人员的关注。

研究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不同,分类也不尽相同。O’Malley和Chamot(1985)将外语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而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动,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策略实施评价、管理、监控作用的策略,包括预备、集中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预习操练、自我监控和评价等;认知策略,是指作用于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之中的策略,包括复述或重复、翻译、演绎推理、材料重组、关键词利用、上下文情景利用、促进知识迁移与合理推测等;社会/情感策略,主要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机会的策略,包括和他人协作、提问等。

Oxford(1990)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使语言的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为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和评估。她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又可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又可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记忆策略,是指建立联系网络,运用形象和声音,认真复习,运用身体动作等;认知策略,指练习、接受和传送信息,分析与推理,为信息的输入、输出建立相应规则等;补偿策略,是指通过推测等以克服说写过程中语言知识的不足。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是指包括确立学习重点,安排、计划和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等;情感策略,是指有效降低焦虑与紧张,自我鼓励,以及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态等;社会策略,是指询问问题,与别人协作等。

本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也开始开展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文秋芳(1996)认为策略是为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采取的行动或方法。她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五大类。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传统的与非传统的两大类。传统的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形式操练策略、准确性策略和使用母语策略。非传统的语言学习策略包括意义操练策略、流利程度策略和回避母语策略。

国内外学习策略的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Ellis,1986;Abraham& Vann,1987;O’Malley & Chamot,1990;文秋芳等,1996;韩文莉,2003;张彬,2004)。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多数是把英语专业学生或综合性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对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把某重点理工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CET-4是目前中国较为权威的大型英语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杨惠中,1998;马王超,2010)。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把研究对象进行高低分组,高分组为四级成绩排名的前25%,低分组为四级成绩的后25%,主要探讨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男女生学习策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高低分组学习策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逐步回归分析。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南京某重点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为346人,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34份,其中男生166人,女生168人,问卷由学生随堂作答并当场收回。

1.2 研究工具

“外语学习策略问卷”系Oxford设计的“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简称 SILL,1990),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问卷做了调整和修改。该问卷有56个项目,包含7要素,即记忆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和母语策略。计分采用Likert 5点计分制,从“从不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通常如此”到“总是如此”,“从不如此”分值为1,“总是如此”分值为5,问卷各分类的Cronbach’s α值见表1。

表1 外语学习策略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

“外语学习策略问卷”经过修改,在实施正式问卷调查前,笔者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了先行研究,以确保问卷的信度,收回有效问卷51份。“外语学习策略问卷”的Cronbach’s α为.834,此内部一致性的数值表明量表均达到研究所需的可信度。

2 结果和讨论

本研究运用SPSS V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2.1 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在Oxford的问卷调查中,平均值3.5~5.0之间,被看做是经常使用学习策略;2.5~3.4之间属于一般使用;1.0~2.4说明极少使用策略学习,本研究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学习策略的描述统计量

从表2数据可知,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水平为中等,使用的策略的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母语策略、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和认知策略。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和母语策略,表明学习者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运用猜测、替换、运用手势和查字典等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受到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过程中,喜欢借助母语翻译的方式理解文章,实现交际目的。学习者使用频率最低的是情感策略和认知策略,表明他们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他们不知道如何缓解这种消极的情绪,被调查的学生缺少对认知策略的了解。

2.2 男女生学习策略的差异

男女生学习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男女生的元认知策略有显著差异(P=.033),其他六个策略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女生比男生更频繁的使用认知策略,她们利用重复、释义、翻译、归类、记笔记、利用视觉形象、利用声音表象、利用关键词、拓展、迁移、推测等认知手段,提高外语水平。

2.3 高低分组学习策略的差异

高低分组六种学习策略存在显著差异(P=.000,P=.009),高分组每项策略的均值都超过低分组(见表4),说明高分组比低分组更经常使用各种学习策略,这一结果和韩文莉(2003)的研究相同。

高分组使用的策略从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母语策略。低分组使用的策略从高到低依次为母语策略、补偿策略、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和认知策略。低分组的母语使用策略明显高于高分组,低分组中使用最频繁的是母语策略,而高分组使用最少的是母语策略,说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依赖母语。此外,高分组的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明显高于低分组,表明高分组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管理、监控、评估、调整和优化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分组会主动的与老师、同学或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会向他们积极地寻求帮助,这些社会策略的使用有助于他们的外语学习。

2.4 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本研究就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见表5。

表3 男女生学习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

表4 高低分组外语学习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

表5 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

表5表明,母语策略和四级成绩成负相关(-.272**),说明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程度越高,学习成绩也越差。这一结果与许多研究者的结论一致。例如,文秋芳和王海啸(1996)发现使用母语策略与外语学习者的成绩呈负相关;Ellis(1986)指出中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51%以上的错误是由于汉语的负迁移造成的;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影响,负迁移是指由于母语的影响导致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犯错(文秋芳1996)。如果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过分依靠母语,那么他们就会在母语的规则和语法的影响下进行外语学习,常会产出不地道的英语。其他六种学习策略和四级成绩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198**、.166**、.257**、.244**、182**、.214**,这和尚晓华等(2010)的研究结果相同,其中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和四级成绩相关性最强(.257**、.244**),表明学习者越擅长元认知和认知策略,四级成绩越高。

2.5 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逐步回归分析

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7个变量预测四级成绩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有3个:母语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第一个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母语策略,β值-.301,该策略对四级成绩具有负预测力,其解释量为7.4%,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对四级成绩具有预测力,解释量分别为7.1%、2.1%,两个变量的联合预测力为9.2%。

表6 学习策略预测学习成绩回归分析

3 教学建议

良好的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鼓励学生灵活有效的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改进外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1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习策略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是个性化、情境化和创造性为一体的动态过程,因为学习者选用什么具体策略、何时用、如何使用学习策略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动态的。良好的学习策略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知识,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真正地“学会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优势,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2 针对个体差异采用不同学习策略的培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习策略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策略意识,引导他们根据不同的任务使用恰当的策略,帮助他们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外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英语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培训方式。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懂得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计划阶段,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及实施计划的具体步骤;在监控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观察、监控和反思;在评价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等。

认知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活动,关系到如何学习语言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掌握某一语言技能的全过程。教师通过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等,通过专项训练和培训,让学生懂得通过重复、分类、推理、利用关键词、联想、做笔记、小结、重新组合、翻译等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利用联想、图像和声音,新旧知识相联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增强语言知识的记忆,并通过猜测,手势,查字典或肢体语言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教师要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灵活多样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与冒险精神,使学生乐于合作、善于提问、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创造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克服紧张和焦虑心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喜欢借助母语翻译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母语策略阻碍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摆脱母语的干扰,培养他们英语思维能力。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定量研究了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学习策略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介于中等水平,除了认知策略,男女生的学习策略没有显著差异。高低分组使用的外语学习策略存在显著差异,母语策略和四级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学习策略和四级成绩呈显著正关性。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对四级成绩具有预测力,母语策略对四级成绩具有负预测力。

本研究对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习策略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1]Abraham,R.G.& R.J.Vann.Strategies of two language learners:a case study[C].In A.L.Wenden & J.Rubin(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Press,1987:85–102.

[2]Cohen,A.D.Strategy Training for Learners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1 -2.

[3]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2.

[4]O’Malley,J.M.,A.U.Chamot,G.Stewner- Manzanares et al.Learning strategy applications with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TESOL Quarterly,1985(2):285-296.

[5]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York:Newbury House,1990:1-2.

[6]韩文莉.英语学习高分者与低分者使用学习策略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187 -189.

[7]马王超.认识自己,善待分数——CET成绩释疑[J].外语界,2000(3):46 -50.

[8]尚晓华,王海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2010(3):54-56.

[9]文秋芳,王海啸.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4):61 -66.

[10]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33-39.

[11]杨惠中,C.Weir.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12.

[12]张彬,师彦灵.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4(1):132-137.

猜你喜欢
迁移拓展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策略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35:25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50:57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37:56
现代人类迁移与信息、文化流动的双向不对称现象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44:22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48:30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8:56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