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外语导游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路径选择

2012-08-22 01:33:44赵富霞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入境游淮安入境

潘 娟,陈 霞,赵富霞,张 苏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0 引言

入境旅游业是一个国家(地区)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入境游客人数和外汇收入是衡量该国家(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外语导游与入境旅游经济密不可分,随着旅游经济的国际化,外语导游已成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入境旅游市场迫切需要优秀的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外语导游并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能有效地促进入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淮安地处苏北平原腹地,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入境游已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然而,相比于日益扩大的入境游市场,淮安的外语导游人才却极为缺乏,这将严重制约当地入境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外语导游人才,对于提高淮安旅游业的层次与品位,推动淮安国际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1 淮安外语导游需求状况分析

1.1 淮安旅游资源概述

淮安素有“淮上明珠”之称,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上曾是漕运和盐运的重要枢纽,明清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境内有著名的“漕运总督府”、“淮安府衙”、“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淮安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先后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家父子(枚乘、枚皋)、巾帼英雄梁红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民族英雄关天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众多名人。

淮安境内有旅游景区、景点60多处,境内保存着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关天培祠等历代名人的故居遗迹。洪泽湖、明祖陵、铁山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金湖万亩荷花荡等景区都令游客流连忘返。淮安境内河湖交错,有“水乡”之誉,京杭大运河、淮河、盐河、古黄河四水穿城,是一块“漂浮在水上的土地”。

随着新长铁路的全境纵贯及涟水机场的投入使用,淮安已形成了公、铁、水、空并举的综合交通网络,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淮安还是扬名海外的淮扬菜之乡,一年一度的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等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淮扬菜的美食文化,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和食客。

1.2 淮安入境游情况分析

作为江苏旅游城市中的后起之秀,淮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近年来入境游客量及外汇收入在不断攀升,详见表1。

表1 淮安市2005~2011年入境游客数量、外汇收入和人均消费数据比较

从表1可见,近年来淮旅游的外籍游客人数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除了2008年、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入境游客人数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都在逐年递增。其中: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0.4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0.91万人,增长率分别为14.13%和39.22%。

与入境游客人数的变动相对应,淮安市的旅游外汇收入也呈总体增长的态势,从2005年的1680.52万美元增至2011年的2700万美元,增长率为60.66%。2011年全市的旅游外汇收入较上年增加了224.55万美元,同比增长了9.07%。旅游外汇收入受入境游客人数的变化而变动,2008~2009年由于入境游客数较其他年份有所下降,这两年的旅游外汇收入较其他年份也同样有所下降。

随着来淮旅游的外籍游客人数的增加,其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组数据与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可以相互印验。2011年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比2005年增加了111.56美元,增长率为15.4%。需要说明的是,2008年、2009年的人均消费水平略有下降,可能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个人消费水平降低。值得探讨的是,2011年的人均消费水平较2010年下降了38.8美元,同比下降了4.44%,究其原因可能是来淮外籍游客人数增长较快,而外语导游人数有限,未能很好引导消费;或许是因为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条件未能跟上,导致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下降所致。

1.3 淮安外语导游需求状况分析

淮安现有4家国际旅行社,其中具有出境旅游经营资格的仅有1家,该旅行社正式聘用的英语导游仅1名,其它语种的导游皆为临时挂靠,其余3家旅行社均未正式聘用外语导游。与3.23万入境游客数相比,即使折算成若干批次,淮安的外语导游数也是杯水车薪。据笔者调研所知,这4家国际旅行社在过去的3年中都曾接待过国外游客,他们的负责人一致认为,在接待入境游客工作中非常需要外语导游。当被问及在接待外国游客的过程中,外语导游的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时,其中三家旅行社认为有一定差距,另一家认为差距相当大。

为了解外语导游(讲解员)的数量和质量能否能够满足淮安入境游需要的情况,笔者曾走访过近三年内接待过外国游客的18家旅游景点,其中:1家景点认为现有的外语导游或者外语讲解员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3家认为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8家认为有一定的差距;6家认为差距相当大。由此可见,14家景点(占77%)的工作人员认为现有的外语导游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要。

此外,笔者还曾就外语导游的相关问题口头采访了27位在淮旅游、曾来淮旅游及在淮安工作的外国人,其中:23位(占85%)认为如果有外语导游的陪同,外国人在淮安的旅游将会更加顺畅、愉快。而如果没有外语导游的陪同和讲解,他们将无法真正领略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真正的魅力,不能对此行留下深刻印象,回国之后也不会将淮安推荐给自己的朋友。

通过对旅行社负责人、旅游景点工作人员、外籍游客等的调查和访问不难发现,外语导游在接待外籍游客的工作中非常必要。而淮安入境游市场的现状是外语导游极为缺乏,不能满足剧增的入境游客需要,无法为入境游提供周到的服务。外语导游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淮安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本地导游+临时翻译人员辅助翻译”的接待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日益扩大的入境游市场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外语导游人才势在必行。

2 外语导游培养路径分析

淮安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有外语导游作基础,才可能拥有良好的入境游市场前景,针对淮安外语导游严重不足的状况,在导游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分析和预测外语导游人才数量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

2.1 结合客源市场需求,拟定外语导游培养数量

要做好淮安外语导游人才数量的需求分析和预测,首先需要了解各客源国的入境游客总人数及在淮旅游所需导游服务的工作量。为阐释的方便,假定这些游客均来自英语系国家,所需要的服务语种均为英语,且都是以团体的形式来淮旅游。以2011年的入境游为例,若平均规模为每团10人,每团所需全陪导游服务工作量为5人天(全陪为全程服务),则一年所需英语导游服务的需求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算出:

其中:D为一定时期内满足某客源国市场需要的导游服务需求量;A为一定时期内来自某客源国的入境旅游者总人数;W为每团所需全陪导游服务工作量,单位为人天。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可以得出,2011年客源国对英语导游的需求量为16150人天。假定专职外语导游平均每年带团150天(这样的带团量相对比较合理,既能保证导游的正常收入水平,又能使导游得到充分休息,保证带团质量),可以估算出淮安专职外语导游的市场需求量为108人。

当然,要准确预测各语种导游人才的需求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收集各客源国入境游客人数、人均逗留时间、团体旅游者和散客的比例、导游内部构成(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比例)等资料,再根据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及入境旅游接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外语导游培养和培训规划。

2.2 以高校为依托,培养复合型的外语导游人才

高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主渠道,淮安现有2所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这些学校基本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外语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成为淮安外语导游的后备力量。“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业通用型管理人才的专门学科 ,虽然重视导游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但因师资、办学成本等条件限制,外语教学力度还比较欠缺,致使学生外语表达能力不强,毕业后不能胜任各大国际旅行社或旅游景点的外语导游员的工作,在旅游人才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也很难就业,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

除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外,在淮的5所高校也均开设了外语专业,除去师范类,其他的专业方向基本为旅游外语和商务外语,有1所高校还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小语种旅游专业的学生。然而,这些非师范外语专业教学重点仍是外语语言和文学,很少系统地讲解涉外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缺少相应的师资,尽管其语言能力较强,却缺乏涉外旅游业务知识和导游技巧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外语专业培养的涉外导游人才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外语教学的附属品,学生毕业后同样难以能胜任外语导游工作。

为培养出优秀的外语导游,高校应该设立有特色、跨学科的导游学专业,将外语教学与旅游教学整合起来,弥补各自为阵的缺陷,走出一条培养实用、专业化的淮安外语导游人才的路子。

为弥补专业外语导游培养周期长、不能迅速满足入境游市场发展需要的问题,高校可针对市内各大景点现有的素质较高且有志于入境游服务工作的导游人员,开设涉外导游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更加适应地方涉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3 认真分析需求,精心设置课程

需求分析是设置任何课程的基石,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s Analysis)和学习情景分析(Learning Situations Analysis)两个方面。目标情景分析主要指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分析,包括课程学习的目的、具体内容、知识最终的应用形式和应用领域的分析;学习情景分析指学习过程当中具体情况的分析,外语导游课程设置应该结合各方面的需要做好全方位的需求分析。

外语导游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导游学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应面向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导游专业能力两大方面。课程内容除外语和导游学的相关课程外还应结合淮安当地旅游资源,输入淮安当地各种旅游信息(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地方特色餐饮等信息)。考虑到课程知识的最终应用对象和领域,将淮安的历史与文化、本地导游词的专门编译及客源国文化、礼仪、风土人情等纳入教学内容显得非常必要。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应充分了解学生既有的专业水平、特长爱好、个人愿望、学习策略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一技之长,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导游人才。

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持续的需求再分析(needs re-analysis)也非常必要,这样可以及时地了解各方面的动态信息,有效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使之更趋于完善、合理,更能适应师生、市场等各方面的动态需求。

2.4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拓展导游教师的国际视野

外语导游是一项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培养导游人才的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融专业教师与旅游职业者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质量旅游人才的最佳师资人选。高校可以通过引进与培训等途径优化导游专业的师资结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学历层次高、知识技能水平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外语导游教师还应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只有具备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懂得尊重别国文化,拥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导游人才。学校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知名的旅游院校进行访问或进修学习,以便掌握更多的最新旅游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熟悉了解有关国家的文化,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1]席建超,甘萌雨.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5):18-22.

[2]王媛媛.高等院校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探索[J].商业经济,2011(7):116-124.

[3]Hutchinson,T &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53 -64.

[4]Dudley-Evans,Y.& St John,M.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21-138.

[5]朱小泳.关于广州亚运外语导游若干问题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0(3):209-210.

[6]Richard,W.Need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1994,27(1):1-19.

[7]王培英.试论我国高校导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94-99.

[8]汪希云.旅游高等教育的学习型导游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112 -123.

[9]王咏,吴悦.《导游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32(1):86 -89.

猜你喜欢
入境游淮安入境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梨园寻梦淮安缘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国大陆游客访日目的地的热度分区及变化趋势
旅游资源翻译语料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语文(2017年3期)2017-05-13 16:00:48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2
广西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