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一贯制高等师范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的思考

2012-08-15 00:45张丹枫
关键词:高师德育工作效益

张丹枫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徐州,221000)

对五年一贯制高等师范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的思考

张丹枫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徐州,221000)

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年龄从15岁左右到20岁左右,属于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的“90后”大学生。在社会飞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师德育管理从效率、效果和效益等方面都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和“90后”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而切实提高五年制高师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高等师范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思考

学校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居“五育”之首,正如古人所说“百行德为首”。[1]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对个体而言,真正的道德境界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道德是发乎人的“本心”的——人在道德上向善、求善的精神需求是德育的内在动因。道德需求的精神性可以使学生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3]

五年一贯制高等师范学校,指招收初中毕业生,主体培养小学、幼儿园师资的全日制大专学校,学程五年,贯通高中与大专教育。通常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而成,是我国师范教育转型期的一种过渡范型。目前,江苏省有12所五年一贯制高师,在校生总数约4.5万人,年龄从15岁左右到20岁左右,属于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的“90后”大学生。

一、时代发展和“90后”高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每个人,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呈现多元化景观的新时期,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深水区的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所以,“90后”的特点正是开放改革正面和负面影响的产物。比如市场经济体现物的价值,必然关注人的价值,因而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但市场经济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会对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而知识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它是以知识、智慧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出现,来自于独立人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重视,个体利益和合理需求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个体的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得到了弘扬,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当代高师学生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和认识与行为的冲突。

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一方面给个人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给“90后”大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90后”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因此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较以前超前得多;另一方面也使文化的超越性功能退化、甚至消失,主流价值观被淡化和终极价值的迷失,以往很多神圣的观念遭到解体,人生意义等终极价值被颠覆。价值迷失现象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们对主流文化认同感淡化,推崇“非主流”,把非主流作为张扬个性。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使他们的学习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随之而来的生活功利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使得“90后”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甚至还使部分“90后”沉迷网络,逃避正常的现实的社会交往,进而产生漠不关心的情感和自闭的心理。

“90后”大学生可谓集敏感、叛逆、孤独、脆弱、烦恼、自尊、竞争、奋争、责任、热心公益和渴望独立于一身。所以,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则会出现由于价值目标的失落而造成“90后”内心的空虚和失衡,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因此,对于已步入高等教育序列大专层次的五年制高师德育,从理念到内容到形式都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和“90后”高师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提高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二、高师德育管理有效性的内涵与要求

“有效性”一般是指事物功能发挥出来实际所起到的作用。事物功能发挥出来,未必都有好的效用,只有那些对于特定主体起到的好的作用才是有效的。

管理有效性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一定的效率、效果、效益等效应。

效率、效果、效益是管理有效性内涵的外在表现。其中,效率是管理有效性在方法论层次上的外在表现,强调的是怎么去做事才做得更快,注重的是方法的改进和手段的更新,以达到省时、快速的目的。效果是管理有效性在逻辑学层次上的外在表现,是指人们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经过主观努力而达到的预期结果,而且主要是在活动结束后逐渐显示出来的。它侧重于要素的组合与相互作用,注重做事的方向,强调做正确的事。效益是管理有效性在价值论层次上的外在表现,侧重于主体的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看,侧重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客观效果,是指通过外在的心理疏导工作或内在的自我调适,使个体不良的心态转化为健康的心态,进一步提升为奋发进取的心态;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效益主要是通过管理者履行各种职能,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高师德育管理的有效性要求的是:效率高、效果好、效益高。当然,效率高不一定效果好,效果好也不一定效益高,但是只有效率高,效果才可能好;只有效果好,效益才可能高。效果是效率与效益的中介,效益是效率与效果的统一。所以,管理效益是衡量管理效果的基本标准,是衡量管理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4]在主观方面,它强调合乎目的的程度;在客观方面,它侧重于判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5]

三、提高高师德育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要以德育管理效率为手段,注重德育管理方法的改进

检验德育效果重要的不是考察高师学生拥有多少德育知识,而是其道德价值判断的能力和道德行为的水平。以讲授式为主的一般的德育方法只会使学生记住一些具体的规范或教条,学生难以将它运用于课堂以外。高校德育的方法应当以“参与式”为核心,可以采用榜样引领、角色扮演、生活辅导、交往训练、挫折训练、情境导引、偶像分析等方法,讲求方法的多样化,避免空洞说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学习主要以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或两难问题进行,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作为德育教学要求的一部分。结合时代的特点,寓道理于事例之中,融民主性、思想性为一体,增强说服教育的感染力。同时要突出德育管理的制度化,不仅让学生把规章制度熟知熟记,更要严格按章办事,奖罚分明。要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要适当结合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将从事的职业特点和道德规范,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场景化。

另外,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不断深化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开辟德育工作管理网站,把规章制度、经验材料、数据资料等信息上传,并利用专设的网络模块,及时收集学生的建议和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还可以针对某一德育主题,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开展道德实践,使学生感悟道德的力量。

(二)要以高师德育效益为导向,切实以学生为本

注重德育管理的效益,从人类命运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中来理解提高德育管理效益的重要性,是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师德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高师学生作为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其所具备的主体意识、能力、人格既是高师德育的出发点,也是高师德育的落脚点。高师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构筑人的精神支柱,最高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高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去研究如何启迪学生的心灵与智慧。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身处地把学生成长遇到的困难与我们所做的工作相结合,促进他们将来更好地健康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

高师要树立德育工作新的理念,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要加强德育研究,使德育内容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未来职业的行为规范作为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要求,在环境中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要及时捕捉社会发展动态,推断哪些社会事务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使德育工作走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前面。

高师德育管理有效性理论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效益问题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有利于创建畅通和谐的环境氛围,强化组织信息沟通,融洽组织内部关系;便于从管理者自身寻找差距,结合实际具体分析行为效果的原因,同时有助于把德育工作切实转到以提高德育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三)要以高师德育效果为目标,形成高师德育管理的合力

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制订德育教师培训和管理条例,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德育的制度化环境建设来实现德育的法治化。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师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德育的制约机制,对高师德育工作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要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进行全员育人。另外,高师院校还要拓展德育管理的思路,协助和支持街道、社区积极开展各种吸引大学生参与的、有益于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专题教育活动;要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等。

高师院校对学生通过德育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要进行总结反馈,及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调控或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督促、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高师德育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科学、严谨、求实地评估德育工作。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体系应从班级到系部,再到学校,自下而上有健全的机构,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确地审视自我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力,学会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进行自我设计和调节,加强自制力、自觉性,促进大学生自我道德的发展和完善。

[1] 李天华.世说新语新校[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 孟子译注[M].杨伯峻,杨逢彬,译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 鲁洁.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6).

[4] R.S.Kaplan,D.P.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5] 现代管理学基础[EB/OL].http://office.nenu.edu.cn/xxyd/ xdglx/4 htm,2007.

G651

A

张丹枫(1966-),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高师德育工作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