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程 思,林 莉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41)
角色或称社会角色是指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不是固定和静止的,它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角色转换。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起,学生时代就已经划上了一个句号,大学生的角色也随之而终结,新的职业人的角色将逐渐取而代之。这一由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如果顺畅、成功,则有利于增强和推进毕业生对职业活动中身份意识的认同和内化,促其尽快进入职业人角色,适应并驾驭职场环境,为事业成功打下良好基础。反之,角色转换如果出现过程困难、不彻底或者面临初次失败,则可能会导致一些大学毕业生较长时间内很难适应职场环境,出现角色不清、角色冲突甚至角色失败,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抵触、敷衍、逃避等消极情绪和行为。可以说,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理想的实现,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角色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高等教育,承担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的社会角色。大学生角色具有相对封闭性、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和无独立社会责任性的特点。职业人角色是指在职场环境中,凭借自身具备的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通过开展特定的职业活动,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获得相应报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社会角色。职业人角色具有市场开放性、积极主动性和特定社会责任性的特点。大学生角色和职业人角色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场域——学校和职场,学校与职场的区别(见表1),构成了大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表1
具体来说,大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角色享有的社会权利来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这既是大学生的基本的身份特征,也是大学生的主要的社会权利;而职业人的权利则体现在个体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职业活动既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提高生活水平,同时还因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带来一定的社会评价和地位。因此职业人角色与单纯把追求个人学习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大学生角色不同,它更明确地倾向于把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视为职业活动的根本旨归。从社会责任上看,大学生角色常常处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因而一般不直接对社会承担具体责任,而是把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看成是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而职业人角色在职业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是直接、明确的,甚至是不可选择的,突出表现在职业人所要遵从的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上。例如,医生角色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军人角色的主要职责是保家卫国,教师角色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而且违反职业责任的后果,也往往比大学生角色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更要严重得多,承担的相应的社会惩罚也厉害得多。再从角色的社会规范性来看,学生角色的规范大多来自于校规校纪和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等,它以引导培育为导向,一般带有统一性和自律性。而职业人角色的社会规范的适用范围、内在要求、违规责任都体现出了其特殊性,社会评价也更加具体和严格。
由于校园环境的场域集中性和相对封闭性,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区域内进行,排除个人的私生活外,集体性活动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组织和实施方式。而职业人的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区分相对明显,除了特殊的工作需要,他们更多地强调私人空间和独立环境,特别是在八小时工作外,职业人可以充分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生活方式是直线型、集体化、简单式的生活方式,而职业人的生活方式是创造型、多样化、个性式的生活方式。
学生角色在校园环境中所能形成的角色丛是有限的,一般主要表现为同学关系(包括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相对单调和简单,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关系冲突,出现的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一般都是暂时的、易解决的;而职业人的人际关系则复杂得多。在生活中,可能是子女、配偶、父母、亲朋好友的角色。在工作中,可能并存着领导、下属、同事的角色等等。人际关系频繁冲突的可能性增大,而由于根本利害关系引发的冲突也会更多、更加激烈。
大学生主要依靠课本或理论知识认识社会,缺少直接的体验性、参与性,因而对社会的认知往往是理想化、片面性的;而职业人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经验逐渐丰富,对社会的认知趋向于现实和理性,并能产生有效的互动和积极的反馈,使得个人认知与职业活动实际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1.毕业前夕角色转换及其特点
对于高职生来说,毕业前夕的角色转换一般初始于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们经过系统的教育后,基本上已掌握了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即将毕业实习和毕业就业的前夕,过去那种纯粹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将逐渐发生变化:从心态上来说,他们更急于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踏进实习期(或试用期);从学习任务上看,在能保证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同时,愿意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关注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针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开始着手准备补充尚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在毕业前夕,大学生的角色虽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所做的准备工作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
2.试用期内的角色转换及其特点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设置试用期是为了择优录用人才;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试用期是自己进入并适应职业活动的真正开始,它关系到自己能否通过试用期的考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与职业“钱途”和前程紧密相连。初次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职业人了)必须利用好试用期,尽快与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适应起来。其中岗前培训成为试用期内推进角色转换的重要途径。岗前培训其目的在于促进准员工的组织化建设、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明确企业和岗位要求,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等,并要求准员工按企业要求的工作角色来塑造自己。如果大学毕业生能接受并能践行岗前培训要求,那么试用期内成功的角色适应和转换将为职业活动发展和深入提供坚实的基础。
毕业前夕和试用期内并不是角色转换的两个独立阶段,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承上启下的关系。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一个周期性的成功的角色转换是从基本完成专业学习时开始一致延续到能完全胜任具体工作时为止,甚至还可以将这个时间提前到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因为专业学习也就意味着为进入社会职场的准备活动已经开始了。
通过表2大学生与职业人角色环境差异举隅,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一个从个人导向到团体导向、从情感导向到职业导向、从成长导向到责任导向、从思维导向到行为导向、从智力导向到品格导向的转变过程[1]。这样的过程既体现了用人单位为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带来了更具体的目标,也表明了用人单位对职业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回报社会,是大学生角色转换的目的[2]。
一是依恋与畏缩并存。长期以来学生时代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观念判断和行为规范,在面临和适应新的职场环境和工作状态时,产生了较大的定势作用,这使得一些毕业生更习惯和依恋于用学生角色的责、权、利和行为模式来看待和应对职场生活中的变化。同时,对学生角色的过于依恋和套用,也导致了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一些毕业生可能不敢主动,缺乏独立的勇气,谨小慎微,怕出事、担责任、闹笑话,逐渐变成了缺乏朝气和活力的青年职业者形象。宋三弦等人在其著作《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中的相关论述,也不无道理。
表2 大学生与职业人角色环境差异举隅
二是自傲与浮躁同在。一些大学毕业生初进职场,就将学生时代所拥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带入了工作环境中,特别是对自己某些优势(如高学历、名院校),表现出一种高人一等的自负心态:说话以“我”为中心;工作上挑三捡四,不能脚踏实地;与同事相处清高、傲慢,缺乏尊重和耐心;不善于与人合作等等。在一些较大的挫折面前,容易流露出浮躁的工作作风,把遇到的问题归结到别人或组织身上,以外因代替内因,以借口掩饰不足,工作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效率无法得到保障,长久以往,“见异思迁”的情绪加重,“跳槽”成了必然的选择。
三是焦虑与失望共存。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焦虑有利于强化动机,而过度的焦虑则会成为心理负担,不仅削弱动机,制约行为,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疾病。大学毕业生初进职场产生的焦虑除了个性等原因外,还源于初次或偶然的失败所导致的不自信。例如,在交付的重大任务面前,由于以前的失败的经验,导致了想做好又怕做不好的焦虑不安的心态产生。人际关系上的焦虑表现在个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由于不善于表达和使用技巧,招致心情紧张焦虑。过于焦虑往往适得其反,招致失望。特别是对职场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往往又把未来生活理想化,对职业人角色的期望值过高,一些大学毕业生一旦接触现实,焦虑就衍变成失落感,在工作中表现为缺乏干劲、得过且过、不再轻易信人、不愿透露真情实感等,对人际关系和职场认知常常处于非理性的判断中。
依恋与畏缩、自傲与浮躁、焦虑与失望都是角色转换不完全或不成功的表现。其中原因比较复杂。
1.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是身心素质影响。从心理因素上说,不健康的性格、不与职业合拍的气质,成为角色转换失败的首要的心理动因。例如,实验证明,一个常常倾向于自我否定、攀比、嫉妒的人,更容易被挫折和困难所击倒;从观念因素上说,整体性、开放性和独立性观念是现代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缺乏这样的市场型观念,一方面使个体对工作产生不适应感,另一方面更加刺激逆境因素,加大角色转换困难。身体因素对于角色转换有着重要意义,健康的体魄对于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工作效率起到促进作用。反之,身体素质欠缺,对于解决困境、减轻心理压力、完成任务产生的是负面作用。二是价值定位影响。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待职业的一种基本信念和根本态度,它决定了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和对职业方向、职业目标的选择。美国心理学家洛特克在其所著《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一书中,提出13种价值观:成就感、审美追求、挑战、健康、收入与财富、独立性、爱、家庭与人际关系、道德感、欢乐、权利、安全感、自我成长和社会交往。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不同。例如,持有“收入与财富”价值观的人,在择业时,以薪水的高低为标准,希望所从事的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而一旦企业标准没有达到收入预期时,即便是已就业,也很难继续工作下去。又如,“自我成长”型职业价值观,注重业务和技能的培训、锻炼机会,寻求更能丰富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职场环境。显然,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适应期中的大学毕业生的行为导向也大不相同,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绩效水平,从而影响到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角色转换以及职业发展状况。三是知识能力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殊异,以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职业人角色转换中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原有的智能结构越合理,则越易于问题解决。反之,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2.外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是社会需求因素制约。当前人才社会需求基本上处于相对过剩状态,相当一部分岗位的市场竞争成白热化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投射到角色转换中来。二是社会经验因素制约。社会经验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经验、办公室处事技巧、临场应变经验、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解决困境的经验以及具体的工作技巧等。社会经验不足会使大学生的职业转换多走弯路。良好的社会经验能发挥积极的定势作用,在相同或相似的角色转换的问题情境中,毕业生就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社会经验加以解决,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减少时间,获得更大收益。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是从学生角色转换到职业人角色的过程,也是毕业生对职业人角色由“角色期盼→角色认知→角色实践→角色修正”的角色扮演过程。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角色互动中,推进职业人角色扮演过程的实现。
第一,做好职业人角色准备,主动调整生活节奏。在毕业前夕,大学生应该对未来的职业活动进行设计和思考,做好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即将进入的工作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积极主动地用职业人角色要求进行观念排练和行为暗示。要学会独立生活、独自思考问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着力培养信息思维、与时俱进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思维,逐渐淡化学生角色意识,努力克服学生时代的不良习惯以及与职业活动相悖的学生习气,远离惰性,展现积极主动的个性特征。掌握进行角色转换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学习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现代礼仪知识、人际交往知识和工作常识,提升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现代办公等能力。在可能的条件下,走出校门,近距离地观察与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相同或相近的职业人的行为举止,加以模仿演练,对自己即将担当的职业人角色做出思考和判断,把观察和体悟结合起来,充分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工作。
第二,进行职业人角色培养,明晰角色内在期望。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提出符合其身份和行为的期望。在工作世界中,扮演好某一角色必须预先知晓和掌握社会或他人对职业人角色的期待、内容及其限制性要求。但是根据毛小宁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大学生被社会、家长冠以“天之骄子”的称号,或给予他们过高的评价,大学生的角色期望的内容中理想成分也较多,[3]与职业人角色实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一是要做好“三个认识”: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缺点和不足,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既能为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提供指导和借鉴,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照,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或者取长补短。认识社会,即把握社会对大学生的普遍要求,以及所选定的职业目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个人环境和周围环境的深入把握,有利于调整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合理期待,是理解和认同职业人角色期望的前提。二是要进行角色学习,阅读职业人角色说明书和工作岗位说明书,掌握职业人角色规范、技能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人角色期望,分清职业人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区别,并按照存在的差距进行针对性的更正、训练和培养。三是要分清职业人角色中的必须、允许和禁止的行为,亦即要弄清楚职业人角色的权利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人的权利、义务和承担的相应责任。通过观察或咨询的方式,掌握未来可能从事的某一具体职业的一般特点和基本要求,学会搜集与该职业有关的组织(企业或事业单位)信息和社会动态。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强化对职业人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的领悟。四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构建科学的职业道德品质,明确履行职业人角色所需的正确态度和情感要求。最后要把对职业人角色知识的习得和领悟,逐步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做好与社会和职场环境的衔接和内适应,为职业人角色培养和转换提供实践基础。
第三,推动职业人角色发展,优化职业实践效果。对职业人角色的理解和领悟,最终要在职业实践中得以体现、检验和完善。大学毕业生要热情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践行职业人角色期待和领悟,并通过适应和创新,努力获得他人或组织的认可。一要特别重视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注意着装礼仪、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在行为细节中,体现出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因为,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其先入为主的特点,不仅在人的脑海里记忆深刻,而且会形成一种定势,影响着以后的长期印象,为职业人角色的养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二要在职业活动中,安心本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从小事、琐事做起,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考验,培养坚强意志,调整好积极心态,放下架子,向领导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虚心求教,不断更新和完善智能结构,不断提升促进职业人角色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三要注重培育社会资本,扩展人脉资源,遵循“平等、主动、坦诚、竞争与合作、适当距离”的人际关系原则,追求和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四要结合自身和职业实际,推进和完善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进一步培养职业荣誉感,引领职业活动不断取得进步,树立起良好的、一贯性的职业人形象。
第四,促进职业人角色巩固,强化角色终身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角色的领悟与角色实践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领悟的差异性以及职场客观环境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在角色实践中,往往还要做好“角色建设”和“角色修正”工作。一要在职业实践中继续深化对职业人角色的认知和领悟,特别是要学会总结,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经常检查和反省自己的职场行为,对如何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反复思考,反复实践。二要对角色实践时产生的意料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对于因为不能正确领悟角色期待和不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而造成的角色距离,应该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及时解决。三要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和积奉献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进一步融入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加强对职业人角色的终身学习,增强对职业人角色的深厚感情,积极主动地适应职场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开创性地做好工作,不断追求职业人角色发展的新境界。
总之,实现职业角色的转换,既是理论学习的过程,又是将理论学习付诸于实践操作的过程;既是需要个人进行努力学习、调适的过程,又是在集体性活动中互相支持、相互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培养角色意识,明晰角色期望,加强角色学习,强化角色实践,才能推进大学毕业生职业角色成功转换的实现。
[1] 陈艳,刘浩.规划你的生涯彩虹[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7-98.
[2] 高淑侠.论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转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2):92.
[3] 毛小玲,李宏翰.大学生的角色期望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