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2-06-06 09:58
新一代 2012年4期
关键词:质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李 良

摘 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利用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引起人的探索心理,培养质疑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质疑;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42-01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在学习着。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学生所具有的好奇心,正是求知欲的表现。学生对于疑惑的问题和事物总希望探究清楚,对于认知上的冲突会产生求知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利用新课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或新课题之间的“冲突”使学生产生疑惑、惊奇,诱发学生去分析思考,解决内心的“冲突”。

二、新事物可以引起人的探索心理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学龄前的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认识了身边的许多事物,尽管他们的智商并没有大人的高。现在你学一门外语的速度也许还没有儿童学说话的速度快。这就是因为孩子们非常希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没有上過学校,但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果。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同一教学内容,因教学方法的不同,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不同。教师要不断地更替与变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讲一些案例时,可让学生自己组成法庭,审判长、被告、原告、辩护人,律师等均由学生来担任,学生们在“审判”过程中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课本内容,掌握了知识,当然教师在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时,要防止出现形式主义,为了新奇而新奇,为了兴趣而兴趣,片面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反而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导致兴趣的庸俗化。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平时我所教的班级的的学生,很少有人向我提问,更没有学生敢质疑我。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头脑中弄不懂的问题很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向老师质疑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质疑,总害怕问错了会引起同学的讥笑,对质疑有后顾之忧;二是有些学生不善于质疑,他们只是虔诚而认真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不善于思索和怀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和无疑问;三是不会质疑。有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和学习上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他们平时很少与老师探讨一些知识性、学术性的问题,而是经常询问诸如考什么、怎么考等与考试有关的非知识、非学术问题;四是有的老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而喜欢不质疑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学生与老师争辩问题,是对老师权威的冒犯和不尊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质疑对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学者黄宗羲指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马克思则提出要怀疑一切。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四、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实践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条件,布置一定的任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实践活动中去,但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参加实践活动时,要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依据,给予符合其能力水平的课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设计作业要有趣味

比如学习“正、负数”时,教师可以事先布置:让学生统计每天家庭的开支和收入。开支为“负”收入为“正”,看谁做的好。学生对这一作业非常感兴趣,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的要求。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了新奇,都很希望动笔写一写,而且非常积极主动,效果很好。

六、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达到一定水平时,学生才能对这一知识领域的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有计划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剪报”这一活动,可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再整理,装订成册,一学期后,可开展一次“百科知识竞赛”,你会发现,不少学生对百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

当然,学习兴趣的产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教师必须完善各种因素,才能全面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质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