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蔚
摘 要: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思想道德品质进一步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这里青年学生形成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来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节点。在这一阶段,有效的高校德育工作举足轻重。本文就旨在将道德教育放置在社会双重转型的大背景下,了解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描述和对问题的剖析,进一步探讨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德育;高校德育;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04-01
一、重视德育工作,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平台
“从某种程度上讲,道德教育乃是向年轻人展现一些较高水平道德推理的事例,以便使他们当前的思维模式受到挑战并代之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1]”德育是一门做人的学问,特别是培养社会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通过德育工作的展开,使大学生的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能够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做人”、“做事”。
1.注重德育工作者培养和德育实践途径改革。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地位,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举办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到社会实践中去。如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年即开始尝试采用“德育答辩”制度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种做法在具体操作上对学生实行专业答辩和德育答辩相结合的双答辩方法,凡是合格的毕业生必须完成专业答辩和德育答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大改革,学校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如果能将这项举措制度化、操作化、普遍化,势必在全国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行”教育效果。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应该体现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结合,在学习传统美德时兼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和讲授的方式。如《爱弥儿》所强调:“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2]这样才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效的教学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
其次,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在教学而非教育,正如是赫尔巴特所批评的“无教育的教学”,涂尔干也曾经说过“不能把道德教育和道德教学混为一谈”[3],教学在于传授知识,而教育不仅有教学的含义,还包括育人的目的,“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識。”
二、积极迎接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的发展挑战了大学课堂作为德育主战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课余生活中成为德育的一种重要力量,网络的存在使德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对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德育工作这一事实要辨证对待,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不加甄选的信息,正面及负面的报道和宣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视听,使价值观、人生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会产生迷茫、不负责任、沉溺等问题,但另一方面,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便捷性更全面地对每位大学生展开道德上的个别辅导,开展网络多媒体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同时利用网络信息量大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更新德育内容。
其次,通过网络促进德育工作者的自我学习和监督,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并检验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引导学生群体营造自己的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以大学生的素质肃清网络垃圾,逐渐形成德育建设和网络发展相长的局面。
三、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营造良好大学文化
首先,一个学校的制度文化不仅是成文的规定,更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的一种认同精神,即制度文化不仅是一套强制执行的文件,更是一种集体认同,体现的是为全校师生认可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政治认同等,在制度的约束下全校师生愿意为这种认同改掉自身不足,规范自我言行,所以制度文化不能仅为约束人而制定,更要注重引导人、教育人,体现出制度的严格的同时,体现出其实际的社会效果。一套适合高校发展的制度文化必定是经久不衰、为广大师生共同认同的制度的凝练,它对人的道德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
其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是激发学生成才欲望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凝练和升华,往往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办学精神等方面,众所周之,国内几所知名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激励了本校学生,也是众多大学生心中神圣的向往。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教化,使广大学生得到激励和鞭策,自发创新和自我约束,建立和维持一种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约束机制。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德育实效的特色,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的内涵,对于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最后,校园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依托,只有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如: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等等,为良好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滋生和营造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拴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6.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71.
[3][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