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祥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形势下,学校体育的内涵、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的任务和学校体育实施的基本要求这四个基本问题,笔者则认为应加以厘清。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25-02
一、学校体育的内涵
学校体育的内涵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完美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重任,它与德、智、美、劳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宗旨。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寄托于体育的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的体育,更是要通过体育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本身则正好具备了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意志、性格、情感、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体育教育是一个以发展身体为核心,健全人的心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过程,这就是学校体育的本质。
二、学校体育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对教育体系中长期据统治地位的“应试教育”的否定,其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也就是要教育培养出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人全面发展的内涵包含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人的“身体”的发展,其次是社会的发展,第三是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关于“人”的“素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它是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稳定的、长期发展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是一个包含着诸多侧面、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又相对独立的“综合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在智力训练之先”。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充分肯定了学校体育的基础地位。这里应该必须指出学校体育的基础地位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并非意味着体育比其他教育重要,更不能片面的理解为体育可以独自为政,对此应加以辩证的理解。
三、学校体育的任务
学校体育中的教育任务是通过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等一系列的阳光体育活动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与道德作风的培养,学校体育中的最根本的教育任务就是使学生能懂得有关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独立习性。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的独立任务。这同其他的任何学科一样,如果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如果丢掉了发展身体素质这一核心内容,它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要旨就是通过体育教育促使人体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得到完善的发展,提高体格和体能水平。
四、学校体育实施的基本要求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线。不能因为体育只是学校的门面、摆设就认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好坏就是课间操整齐划一、课间跑整齐声音响亮,对外比赛拿几块奖牌,团体总分排名靠前就代表着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圆满、扎实、有成效。当前还有不少的学校把体育教师的精力和体育经费主要用在少数代表队的训练和比赛上,而置广大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于无所谓的地位,这种现象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学校体育要把普及摆在第一位,目前重点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而要确保一小时则必须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落实到实处。
2.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就是应该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应该从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各校的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特有的形式,是学校体育的工作中心,是保证学校体育实施的基本环节,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当前应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学校应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好,讲究实效,提高质量并积极构建和探索“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不仅仅是组织一部分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而是要依据本校的特点从竞赛的组织、形式、内容、实施的过程等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进行身体锻炼,要形成人人懂体育、个个会体育,每人有1~2项体育特长,形成班班有体育团队,每个年级有不同层次的体育竞赛,这是推动全校体育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形式。
3.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影响锻炼效果的决定因素。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和体育教师或学校里有体育爱好教师的自身优势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层层培训、逐级提高。不会锻炼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把锻炼能力与锻炼兴趣和自觉性结合起来,就会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而终身受益。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锻炼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要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过实施《标准》有利于学生按照要求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过程也是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
4.重点发展学生体能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其工作重心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体质的内容,在学校体制健康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应该包括形态、机能、体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活动能力、健康水平等方面。从体育的角度来看,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是体质的主要成份。而体育最常规的活动就是使这一主要成份得到长足的提高,而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到身体的形态、团队的合作探究、挫折和成功的交织、思想意识的动荡等。所以往往在学生的体能得到提高的同时,相应的形态、机能、适应能力、心理活动能力、健康意识水平都能逐一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Z].1999.
[3]卢元镇.略论学校体育的基本问题[J].人大资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