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 尊重儿童的思考

2012-04-29 23:33陈庆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4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尊重

陈庆

【摘要】 数学教学中,我们在编写练习题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尊重概念教学,尊重我们学生的思考,做好最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 解读文本;尊重;儿童思考

【原题再现】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单元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 把13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个,还剩()个.

□÷□= □( 个 )…… □(个).

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类:部分学生在解决这题时都是2个一圈,圈了5份,还剩3个,所以很顺利地完成了填一填,赶紧做下面的题. 第二类:有个别学生把“平均分成5份”错误地理解为“每份5个”,所以就5个一圈,圈了2份,还剩3个,但这种学生在解决“圈一圈”时暴露出了问题——题意理解错误,在解决“填一填”时又根据题目的要求“把13个△平均分成5份”将方框填写正确了. 他们也没有觉察到自己哪里有错误.

第三类:聪明的、平时考虑问题蛮周到的学生在解答这题时遇到了困惑:他们认为“把13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2个之后,还剩3个,这3个还可以再分1份的呀,所以应还剩1个. 这就与题中的“填一填”的题意产生了矛盾,应该将题目改为‘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还剩()个. ”乍一看还挺有道理的. 但是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读题、审题,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必须遵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这道题并没有出问题. 因为13 ÷ 5 = 2( 个 )……3(个),显然余数3比除数5小,解答结果正确.

【概念再现】

我仔细琢磨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想法,回顾我们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一种是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我们借助直观形象的“摆一摆”来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第一种分法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在解决第二种分法时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白要搭几个框架,然后再根据题意一个一个地分,一直分完而且没有剩余. 《有余数的除法》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综合反思】

此题根据出题人的意图应该是第二种分法,但并没有为学生提供5个框架,而是直接让学生“先圈一圈”,这与第一种分法产生了概念冲突. 而题中的第二问“再填一填”学生在解决这一问时实际上都是根据题目要求来填写的. 第一类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属于“先填一填,再圈一圈”,他们似乎也有疑问,但是用“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加以验证正确,这一题也就过了,赶紧做下题. 第二类学生圈错,填对,他们也觉察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而第三类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圈一圈,他们知道应该2个一圈,但为剩下3个纠结着,明摆着还可以圈一份,但是题目要求“平均分成5份”,如果再圈一份就变成“平均分成6份”了,真够纠结的啊,所以当机立断“老师,这道题不能做!”. 多好的学生啊!

我对三类学生的解题答案进行了反思,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状况?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题目中的数字“13”,或者“5”上,如果我们把题目改成“把11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个,还剩()个. ”或者“把13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的学生也不会造成这种不必要的错误,为这道题纠结了半晌自己也不能给个答案.

我在与学生交流、讨论这题时,让学生通过圈“△”的过程、观察横式,理清“13”表示被除数,“5”表示除数,“2”表示商,“3”表示余数,发现这里余数“3”比除数“5”小,符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故解答正确无误.

通过这一题的教学实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在编写练习题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尊重概念教学,尊重我们学生的思考,像语文教学那样提倡老师写下水作文,我们数学老师也要先把练习题下水做一做,就不会出现类似本题的纠结,给学生学习上捏造了不必要的弯道,从而误导了我们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尊重
激活文本张力,构建立体阅读体系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切入感知,学生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解读文本“五要素”
多角度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