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
[摘 要]教师解读文本常常习惯于从便于自身教学的原则出发,而忽略了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切入式文本解读则将文本解读的焦点汇聚在学生视角上,从学生的维度考量文本、选择视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学要紧扣标签、故事、插图,引导学生质疑反思、探究因果、图文对照,从而借助切入方式感知文本,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解读文本 质疑反思 因果探究 图文对照 切入感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33
教师解读文本常常习惯于从便于自身教学的原则出发,而忽略了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而切入式文本解读将文本解读的焦点汇聚在学生视角上,从学生的维度考量文本、选择视点,探寻课文中值得学生品味、探究的教学价值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紧扣标签,在质疑反思中切入感知
学生进入课堂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解读能力,对文本中的内容情韵、主题立意、人物形象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但这种体验只是学生瞬间的感悟,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如果能借助这些感知,就容易使学生对文本的体悟更深入,实现阅读质的飞越。
例如,在初步阅读《九色鹿》一文后,教师直接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对九色鹿、调达、国王等人物形象的感知。交流中,学生也能运用“美丽善良”“背信弃义”“知错就改”等标签式的词语概括提炼,但他们对人物的感知真的到位了吗?面对这些概念式的词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受故事的意蕴呢?笔者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比调达被救之后的“信誓旦旦”与后来的“见利忘义”,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正是国王的皇榜让调达背弃了自己的誓言,在忘恩负义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理解了这些,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应该从调达的身上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对形成的标签式概念进行大胆质疑,紧扣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本真阅读,从而发现看似平淡的内容中其实蕴藏着值得每个读者细细品味和咀嚼的内涵。
二、紧扣故事,在因果探究中切入感知
很多叙事性文本蕴藏着深刻的逻辑联系。这些联系是构建文本完整且符合故事情理的重要元素。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关注文本的故事情节,教学也是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按部就班地展开,导致学生的学习索然无味。其实,教师可以紧扣故事发展过程中因果关系的主线,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引领学生从另一个视角解读文本,促进他们解读能力的提升。
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大家都习惯于先定性刘备的“尊重人才”,而后在文本中去寻找形成这一认知的依据。这样的文本解读,由于缺乏开放式的组织结构,很多学生其实根本就毫无兴趣。为什么我们不能紧扣文本中的因果联系,反其道而行之呢?教学时,笔者将整个文本都置放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谁都想得到诸葛亮这样的旷古奇才,可为什么偏偏是实力不济的刘备成功了呢?刘备究竟凭借什么获得诸葛亮一生的忠心,而最终成就一番霸业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学生就已经不再是死板的阅读文本,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处标点,都成为他们探寻结果的内在依据。
紧扣故事情节,依托因果关系来解读文本,就是摈弃传统教学墨守成规的解读套路,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解读欲望。
三、紧扣插图,在图文对照中切入感知
小学生尚处于形象性思维阶段,利用生动直观的图像思考是促进学生文本解读的一种有效策略。因此,编者在每篇课文中都设置了与文本情节、意蕴相契合的插图。我们要充分整合、运用好这些资源,为学生高效解读文本创设新的维度。
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为了展现母爱的伟大,教材中设置了两幅插图:第一幅年轻的母亲气色红润,身体硬朗,肩挑重担;而第二幅则是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疲倦不堪。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观察插图形成质疑:为什么母亲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母亲成为这副模样?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插图逐步引向课文的语言,并相机思考:难道母亲生活中的压力就仅仅来源于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副所谓的“担子”吗?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依托文本内容的同时,从教材中直观形象的画面入手,引导学生对生活负担进行探索。如此,借用教材资源的探究方式不仅简洁直接,更有着对文字的考量、画面的还原、情感的体悟,全面深入的文本解读可谓是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多尝试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感知文本、体悟文本,多考量学生解读文本的视角与维度,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