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荣华
〔关键词〕 物理教学;减负;教学质量;习题;一题多解;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35—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保证教学质量呢?教师必须在处理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上狠下工夫。科学高效地安排例题、习题,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对策。
一、精选习题,克服解题的盲目性
解题可以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但如果误认为习题做得越多,学生成绩就越好,则有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不仅达不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目标,相反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受挫。所以,教师要对做题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在解题训练中,还要对习题的内容和类型以及先后次序等进行全面科学的安排。既要有针对性地精练,还要把解题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解题的作用。
例如,这道九年级物理练习题:一个电热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220V,其额定电功率是900W。此电热杯正常工作时,2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1min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此题只是要求计算应用电功,非常简单。教师不妨再补充如下几问:这个电热器的电阻是多少?额定电流是多少?如此补充后,就几乎包括了相关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对这类习题的分析求解,学生熟练掌握了相关知识点,还掌握了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教学效果很好。
二、一题多解,训练思维能力
对同一道例题采用多种方法求解,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应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方位地分析、观察,尽量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既能加强物理课程各部分内容的联系与转化,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Α,如果电压增大到3V,导体中的电流为多大?
解法一:根据欧姆定律I=■得:R=■=■=4?赘, I1=■=■=0.75A.
解法二:因为是同一段导体,电阻不变,所以■=■,
则I2=■·I1=■×0.5A=0.75A.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各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加强合作学习,深入理解知识点
解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答案,更要通过解题过程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解题后若进行必要的总结,并组织一些讨论,将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讨论包括:领会出题者的意图,概括题目的类型和解题方法;总结得到的启发和收获;寻找暴露出的弱点和认识缺陷;对题目的条件和求解目标作进一步的探讨等。另外,适当把学生的课外作业改为课堂讨论,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概念,还要精选少量典型习题,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由教师检查。要做到这一点,课前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认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练,这样就能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要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避免“滥练”,着重在“精选”上作文章,在“精练”上下工夫。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枯燥的题海中跳出来,做到科学灵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从而真正达到“练”的目的。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