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摘要】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在历年高考中题型多样,常考常新。本文结合课本内容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探讨函数解题中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求解;错解;错因分析;正解;反思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因而是中学数学主干知识之一。高中新生初学函数时,由于对函数的概念、性质理解不透,应用不熟,造成错解。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历年高考题型,谈谈函数解题中易忽略的几个问题,引起教师重视,供大家参考。
一、忽略定义域的存在与作用
例1 求函数f(x)=log0。5(x2-2x-3)的单调区间。
错解 u(x)=x2-2x-3=(x-1)2-4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结合复合函数性质知:函数f(x)的递增区间是(-∞,1],递减区间是[1,∞)。
错因分析 上述解法忽略了函数f(x)的定义域(-∞,-1)∪(3,+∞),将(-∞,+∞)错误地应用为函数f(x)的定义域,得出错误结论。
正解 函数f(x)=log0。5(x2-2x-3)的定义域是(-∞,-1)∪(3,+∞),u(x)=x2-2x-3=(x-1)2-4在(-∞,-1)上是减函数,在(3,+∞)上是增函数,所以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函数f(x)的递增区间是(-∞,-1),递减区间是(3,+∞)。
反思 定义域是建立函数关系、研究函数性质的基础,解题中若忽略函数定义域的存在去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往往会出现错解。
二、忽略对应法则的意义与作用
例2 将函数y=log3(2x+1)的图像如何变换,可得到函数y=log3(2x)的图像?
错解 把函数y=log3(2x+1)的图像上所有点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函数y=log3(2x)的图像。
错因分析 函数图像左右平移变换有一定的规律。把函数y=f(x)的图像上所有点向左(h>0)或向右(h<0)平移|h|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f(x+h)的图像,y=f(x)中的f是对应法则,是由x得到y的方法途径,作用对象是x。y=f(x+h)中的f与y=f(x)中的f意义一样,只是作用对象是x+h而不是x。上述错解把y=log3(2x+1)看成y=f(x),y的意义是“乘2,加1,取对数”,而y=log3(2x)并不是y=f(x+h),需要进行等价变换。
正解 因y=log3(2x+1)=log32x+12,故把函数y=log3(2x)的图像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12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函数y=log32x+12的图像,即y=log3(2x+1)的图像。因此把函数y=log3(2x+1)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12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函数y=log3(2x)的图像。
反思 在研究函数图像变换时,必须弄清楚具体函数中的对应法则的意义及作用对象,才能得到正解。
三、忽略判别式的适用范围
例3 求函数y=x2-x-1x2-x+2的值域。
错解 由y=x2-x-1x2-x+2得
(y-1)x2-(y-1)x+2y+1=0。
①
∵x∈R,∴Δ=[-(y-1)]2-4(y-1)(2y+1)≥0,即(y-1)(7y+5)≤0,解得-57≤y≤1。
故函数值域为-57,1。
错因分析 判别式的适用范围是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当y-1=0时,①式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上述求解过程错误。
正解 由y=x2-x-1x2-x+2
得(y-1)x2-(y-1)x+2y+1=0。
②
当y-1≠0,即y≠1时,∵x∈R,
∴Δ=[-(y-1)2]-4(y-1)(2y+1)≥0,即(y-1)(7y+5)≤0,
解得-57≤y≤1。当y-1=0即y=1时,②式为3=0,显然不成立,此时无实根,因此y=1不是此函数值。
综上所述,函数的值域为-57,1。
反思 判别式的适用范围是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离开一元二次方程就没有判别式。
四、求反函数时,忽略原函数的值域
例4 求函数y=1-x+1的反函数。
错解 由y=1-x+1,得1-x=y-1,即1-x=(y-1)2,则x=-y2+2y。
故函数y=1-x+1的反函数是y=-x2+2x(x∈R)。
错因分析 如果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则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是互换的,因此反函数的定义域取决于原函数的值域而不是反函数本身。上述错解的原因是在求反函数之前没有事先确定原函数的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