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012-04-29 17:44林实崇
考试周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旧知教师应师生

林实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课改的重点和关键,是课改的攻坚战。教师应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那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下面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四个基本要点。

一、精心设置认知的同化点

主动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应具备可同化新知的适当观点,即认知同化点。它包括直观同化、旧知同化、背景知识和构思方法同化等类型。

1.善用直观同化(实物、图像、动作等),帮助理解内容。如教《蔬菜》中“萝卜”,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实物,学生感受更真切;教古诗,引导学生根据诗意作画,理解更深刻;教童话,让学生戴上小动物头饰表演,学生兴趣更浓。

2.找准旧知同化(知识、方法),温故知新。不要把复习导入看成例行公事,关键在找准旧知并灵活运用;不要把拟定的学法强加给学生,而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逐步学会借助已知获取新知的方法。

3.活用背景知识(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揭示内容,营造气氛。如时代背景的介绍,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在引导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时,再介绍当时社会黑暗,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文艺运动和鲁迅先生的种种迫害,岂不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4.借助同类作品的构思方法,同化新课,读写结合。如教《白杨》,可复习“借物喻人”的写法特点设问:本文借何物何人?借物的哪些特点喻人的哪些品格?学生就能品味课文,还可能引发仿作的思绪。

二、特意创造情感的激发点

主动学习又一个条件是学习者须具有主动的心向。教师应有意识培养。

1.以教师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主动学习的心向。首先,教师要真挚无私地爱学生,对所任教学科感兴趣;其次是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相互感染的效应。

2.把知识本身这一潜在因素转化为现实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其途径有三:一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态下进入学习状态;二是揭示知识价值,列举典型,如《做风车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不学好将后患无穷”的意识;三是鼓励学生参与,如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感到学习不是外在强加,而是自己选择的。如果课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最兴趣求知的问题,课中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三、注重启发思维的展开点

主动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争辩,标新立异。

首先是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实践证明,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获取真知的过程,而且是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有效发展的过程。须知生吞活剥地背条文是没好结果的。

其次是引导学生善于暴露学习中的障碍和疑误。因为学习是发现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势必有各种障碍、疑难、失误。教师要教给学生会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法。即使新旧知识相互同化是可顺畅进行的,教师也要人为地设置点障碍,反复地把问题真正弄清楚。如《蝙蝠和雷达》中“试验”能改成“实验”吗?“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那它长眼睛何用?把探索科学奥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要以讲解代替启迪。

再次是珍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发表的独特见解,以增强自我意识和信心。如《将相和》教后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学生反常地提出最喜欢的是赵王,因为赵国日趋强盛,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这是赵王知人善任的结果。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看法,是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表现的过程,应充分鼓励、发扬。

最后,要展开教材的思维。因为书面形式有一定局限性,必然省略隐含其中丰富的思维过程。如教材的模糊点、含蓄点,情节的空白点,结构的纽结点,作者的动情点,等等。要引导思维深入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如古诗句“白日依山尽”中“白日”说是“落日”,那“残阳如血”应作何解释?

四、努力设置心灵的沟通点

主动学习过程涉及师生在理性和情绪两方面动态的人际过程。理解是架设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需求,“于细微处见功夫”,真诚相待是沟通的基础,语言、动作、眼神是沟通的方式,而师生心灵是沟通的最高境界,是以心换心,以爱换爱。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之间的心灵撞击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关键在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特别是作者的动情点,把自己体验过的真情实感用适当方式传达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

总之,抓认知同化解决学会,抓情感激发解决想学,抓思维展开解决会学,而抓心灵沟通解决乐学等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一种真正发展人的学习,当今社会需要终身善于学习、善于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旧知教师应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岁末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麻辣师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