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审视中职信息技术教学

2012-04-29 16:16陆凤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2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课程评价课堂设计

陆凤玲

摘要:信息技术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更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面向就业。文章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设计、教学落实与评价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课程标准 能力培养 课堂设计 任务设计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059—02

信息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没有单独的课程标准,其课程标准总体可以参考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但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而且职高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不同于普高学生,在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时不能忽视其特殊性。中职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面向就业,只有具备足够的信息技能与各种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重视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信息处理与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练习,能对信息进行熟练的处理与运用,这也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其他能力的基础。

(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三)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是指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协作交流能力。信息技术本身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其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创新也给学习者提供了许多能力培养的动力与空间。协作交流能力不但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需要,也是一个职业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去分析碰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技术学科功能性的直接体现。

二、能力培养在中职信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一)教学设计中凸显能力目标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的基本保证。课堂教学设计是在课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信息技术的课堂设计中除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多媒体等技术之外,还要体现出“精讲多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在“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设计基础上,更要在“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时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能力,重视学生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能力培养的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落实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是蓝图,蓝图的实现关键靠教学中的落实。

1.精讲中引导学生进入信息技术殿堂

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落实“精讲多练”原则是信息技术教师必做的功课。“精讲”有时是必讲;有时是少讲;有时是不讲;有时是“多讲”。比如,学生刚接触该门课程时,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学习中普遍遇到的难点等,教师不讲,学生就不能掌握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些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只要点到为止即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多种方法的尝试;用在自学探究上,更多地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典型的是Office模块中三个常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教学,通过对Word的学习与熟练掌握,学习Excel与PowerPoint时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后,很多内容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基础进行探究性学习;而对于学生碰到“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问题,教师可以不讲,多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或者让班上的“小老师”来辅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各种能力的培养;而有时恰恰需要“多讲”,如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多关注信息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动态、典型案例等,搜集一些与学科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进校时就选择了某个专业,信息教师也可考虑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多讲”一些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内容,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为职业化教育服务,如设计专业可多学习些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电子商务专业多补充些网页设计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2.多练中开展快乐信息技术教学

“多练”是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本身实践性很强,而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等的培养也只能落实在实践操作中才切实有效。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较有成效。操作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典型性,设计任务或项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和知识掌握现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将各种操作勉强结合;在教学中不宜多次采用重复性任务,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中职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间不多,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在信息课堂教学上要切实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活泼、交互的气氛,在调控好课堂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协作交流,提供学生丰富的素材与案例自学参考,给学生创设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学生碰到一些困难时,要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靠自己”去解决,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养成战胜困难的勇气。

OFFICE模块是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主要内容。笔者在上WORD的自选图形绘制时,总共设计了三个递进的操作任务:①五星红旗的绘制(看上去相当简单);②“禁止右转”标志的绘制;③圣诞电子卡片的制作。在新课开始时,笔者问学生:“你们能在WORD窗口中绘制五星红旗吗?”学生们一听,都很开心地说:“很简单!”笔者就鼓励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自己尝试在WORD窗口中绘制五星红旗。过了几分钟,学生屏幕上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五星红旗,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线条的。再让学生观察自己绘制的国旗与同学绘制的国旗有何不同,大家开始仔细观察,积极发言,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家画的国旗都各不相同。笔者再给学生呈现一幅标准的国旗图样,让学生们总结国旗的特点,再让学生再次绘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思考如何绘制标准的五角星、修改线条、设置填充、复制图形、微移图形、旋转图形、组合图形等。大家在第一个任务的完成中学习了绘制自选图形的所有步骤,也为学生顺利完成其他两个任务打下基础,这堂课所有内容都是学生在探索、尝试、交流、合作的氛围中完成的,学生们对本堂课印象深刻。

(三)评价中倡导学生能力培养

课程评价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学科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指导作用。

1.创新考试形式,以实践考核为主。信息技术学科的考试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可以采用无纸化考试形式,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操作能力。通过合适的考试系统,以考核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主,在机房里实施,由系统自动评分。

2.多种形式评价,鼓励学生探究创新。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不能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否则会导致学生放松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与自我要求,为信息课堂的管理与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带来困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很重要,可以落实在一个任务或项目完成之后,当学生上交了相关的作品之后,老师要认真地评价学生作品,及时反馈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多鼓励点拨,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能力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线,也是该门学科开设的重要目的。作为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该门学科的教学中,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将能力培养落实在教学的每一步中,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素质,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慧敏.浅论教学设计的要点[J].学苑教育,2010,(9).

[2]秦晓静.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0).

[3]冯彤.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6,(25).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课程评价课堂设计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良好课堂,共同打造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