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小宁
摘 要 互联网事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战略的指导下,教育系统如何应用互联网带来更高的教学效能值得人们思考。而这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网络资源应用层面,对于其与教学制度的互动与变更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云计算为基本依托,以学生课程评价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二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具体的应用模式为探究目标。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教学改革,以及云计算走入校园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云计算 课程评价 教学改革 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9.018
Abstract Internet business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our country, widely used in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Internet plus"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to br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higher worth thinking. And the research of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change of the teaching system is relatively small. Based on the cloud computing as the basic support to the stud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for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levant teaching reform in the future, as well as the cloud computing into the campus.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teaching reform; path
0 引言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未来我国一段时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各行各业也根据互联网思维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与结构变更,作为未来人才输出重要环节的职业教育系统同样不能例外。在具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完成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变更,才能够适应当下的社会形势,才能够为未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实践-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三个流程,其中课程学习评价更是教学目的的直观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以教师课堂打分、期末卷面考试等方式为主。此种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现状与效果,但是由于其维度相对单一,容易形成“临时抱佛脚”等现象,无法对考试成绩与相关能力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反馈通径。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利用云计算的方式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评价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为此,本文以此为根本目的,探究与计算在学生课程评价中的模式构建及其具体的应用范例,旨在为后续的相关教学体制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1 课程评价的基础及其改革必要性
所谓的课程评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与比较的一种基本方式。此种课程评价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控,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与督促。而按照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设置来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根据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评价与打分,并汇总到任课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任课教师根据此项指标给出学生相应的平时成绩;第二,针对一段时期内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部门统一安排笔试考试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予以期末成绩。期末与平时成绩的加权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第三,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根据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学生的测评成绩来予以测算。并为具体的人事部门针对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
从上述的课程评价基础与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具体的方案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利用期末成绩作为学生课程评价的主体存在一定的应试性,进而无法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轴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容易存在“临时抱佛脚”等现象;同时,此种模式也无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印象。另一方面,此种模式对于学生的课下学习与活动的构建不足,无法形成更为立体的评价系统。
2 基于云计算的课程评价模式构建
通过云计算对课程评价系统进行构建,能够有效延长课程评价体系的时间长度与维度广度,对学生的全过程学习以及课下活动进行有效的记录。在具体的云计算课程评价模式构建过程中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来进行规划:
第一,确定完善的云计算标准及其相关的数据收集体系。云计算是指在特定的服务器范围内,对不同客户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统一收集与处理的一种方式。在云计算与课程评价互动的过程中应该设定科学与较高操作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在具体的设定过程中可以根据评价维度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对传统评价体系进行搜集。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课程成绩、学生期末成绩等若干个方面;其次,对课外拓展内容进行搜集,包括与学校图书馆相联合,调取学生借阅书刊种类与频次。与课外互动系统相联合,调取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报告会、宣讲会、知识推广活动等)。与主要门户网站相联合,调取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获取情况。与教学管理部门相联合,调取学生学术论文发表、科研成果展示等情况;最后,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初步获取,包括学生的上课情况、发言情况、讨论活跃度等。
第二,在完善的云计算数据收集的基础上,确定各部分指标权重。通过云计算的数据搜集我们能够获取较为完善与全面的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数据,然而在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应该对不同维度数据的权重指标进行设定,进而才能够完成通过云计算的方式给出一个可供参考与对比的得分体系。在具体的权重设定过程中应该充分吸纳相关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以及学科专家的意见,并部分借鉴学生的主观感受,从“人性化”上下功夫,形成更为完善与有效的评价机制。
第三,建立立体的宣传体系。云计算数据评价除了客观功能之外,还能够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引导,同时该体系的有效性来源于学生的行为遵从。为此,我们需要建立立体的宣传体系。通过课堂宣讲、校园宣传、场所(图书馆)宣导等方面,切实提高与加强学生的参与度与遵从度。并通过权重指标的公开来对学生行为进行有效指导,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目的。
3 云计算应用于课程评价的注意事项
在此过程中,除了上文探究的应用重点之外,我们还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并加以重视。
第一,应该注意系统应用的普遍性。通过对相关系统的宣传,使之与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的联合。只有在学生行为能够充分被收集的基础上才能够切实发挥云计算的真正效能。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大量空数据、非记录行为而产生的评价偏颇等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形成以系统自动拓展为主体,学生自主申报为补充的系统操作体系。以系统间联合来形成具体骨架,以学生参与活动为客观填充,不断完善云计算的评价合规度。
第二,在云计算进行评价尤其是学生自主申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信息的筛选与识别。通过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与相应的手段避免学生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遵从现象。以公开与社会监督(学生间、师生间等)等有效手段作为抓手,切实保障在云计算参与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数据真实可信。
第三,云计算模式参与下的课程评价会对针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活动信息等涉及隐私的数据进行搜集与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构建,以防止人为或者其他因素的信息泄露。系统需要在保障个人因素的前提下平稳运行。在具体的操作与实际构建过程中可以委托具有资质与行业经验的第三方来进行构建,进而实现成本与效果的统一。
4 总结
互联网+的思路为后续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导。在此思想下,本文以课程评价系统改革为主要目的,探讨云计算在相关体系优化中的应用与作用。并对其具体建设与实现过程进行理论梳理。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具体应用云计算对学生课程评价中除了通过确定完善的云计算标准及其相关的数据收集体系,在完善的云计算数据收集的基础上,确定各部分指标权重、建立立体的宣传体系等三方面之外,还需要注意网络数据安全、信息广度与应用维度以及相关的数据筛选等三个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相关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 宋爱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视界,2012.32:79.
[3] 石敏力.浅谈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改革[J].科技视界,2015.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