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艳珍
[摘要]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名编辑都应该发扬雷锋精神,做好编辑工作。这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至关重要。
[关键词]雷锋精神;编辑;奉献;敬业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35 — 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基本道德规范。”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其所蕴含的价值、信念、理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代表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艰苦奋斗与刻苦钻研的精神,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内生动力。作为一名编辑,承担着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职业功能和促进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对于做好编辑工作,尤其是政治理论期刊的编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雷锋精神倡导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学习雷锋精神,编辑应树立强烈的国家民族主流意识。
雷锋同志拥有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形成了以拼搏奉献为特征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编辑,必须树立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国家民族主流意识,培养国家民族主流意识支配下的历史责任感。
从国家宣传的角度来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我国的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一切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对上述精神还作了具体的阐析,规定“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首先是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革命性”。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民族主流意识的话语时时刻刻在对编辑发出呼唤,久而久之使这种意识逐渐融入编辑的个人意识,并渗入每个编辑精神意识的内涵之中,并在编辑精神外化的过程中成为编辑出版的作品的精神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人民大众的影响作用。在此意义上,国家民族主流意识实际已成为当代我国编辑必备的精神内容之一。
从编辑个人角度来讲,我国的编辑承担着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尤其是党刊编辑,还承担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尊严的神圣责任,因此更应该将全心全意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的文明富强建设事业服务、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作为自己事业的基石和出发点,出版既符合国家民族主流话语,又体现编辑个性,同时又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
第二,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精神,编辑应弘扬无私的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雷锋同志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无私奉献这一民族精神。编辑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器官”,必须学习雷锋精神树立“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编辑承担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默默地在出版园地上只事耕耘,不事收获,体现了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首先,编辑的奉献精神是编辑良好道德的必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编辑道德是做好编辑工作、维护刊物荣誉、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前提。于友先同志曾说:“队伍问题仍然是促进繁荣的核心问题。……新闻出版事业对于队伍有着特殊的要求,它不仅要学有专长,而且要有品格和境界。”①因此,编辑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在坚持一手抓编辑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一手抓编辑的道德素养和观念意识的培训,其中尤其应该重视引导编辑确立奉献意识和服务精神。其次,编辑的奉献精神是编辑人文精神和编辑文化意识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为人类文化事业作贡献的驱动力。当前,我国的国民素质还不是太高,许多具有学术品位和文化积累价值的文化还没有成为大众必备的消费项目。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的。在此情况下,编辑就应该充分发扬奉献的人文精神,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能兼顾的时候,应该舍弃经济效益,大量出版有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和文化风尚,发挥编辑社会“精神器官”的作用。第三,编辑的奉献精神还体现在,编辑的精神产品就是将自己的精神创造活动融入到作者的作品当中。编辑的精神活动是隐性的,编辑只有通过审稿改稿、查找资料核实原文、对原作进行修改提炼润色等等大量辛苦的劳动,并借助于编辑出版他人的精神作品这一载体才能将编辑的奉献精神活动外化。然而,读者却不曾想过每一个好的作品里边还渗透着编辑的心血和汗水,不曾想它它同样也是编辑的精神创造产品。正因为如此,老一辈编辑才会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感叹。
第三,雷锋精神倡导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学习雷锋精神,编辑应大力弘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雷锋同志说:“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的一生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编辑应该学习雷锋精神,树立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热爱编辑职业,忠于编辑这一份事业。
著名语言学家、编辑家吕叔湘先生说:“当好一个编辑,不见得比当好一个教授容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更难些。”②这其中暗含着编辑工作复杂、艰苦的特点。编辑首先要做到敬业自觉,即树立爱岗敬业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编辑要对编辑事业有明确的认识,并心甘情愿地从事这一职业。这是编辑主体对编辑事业价值的一种追求,它体现了编辑自身对编辑职业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信念,以及在编辑活动中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工作作风。敬业自觉是编辑主体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是一种自律的道德行为。做到敬业自觉就可以促使编辑从职业道德约束的敬业走向自觉的敬业,从他律的敬业走向自律的敬业。其次,编辑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个优秀的作品从最初作者的构思到最后成品的出炉,需要经过若干环节。如果编辑审稿不认真负责,就不但发现不了作者本身的差错,更难以避免自己在编辑或校正过程中出现新的差错,最终导致出版物的不完善,这不仅会损害当代读者,同时也会影响后世读者,给社会公众造成损失,丧失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因此,编辑必须本着对作者、读者、社会以及对自身负责的严谨工作态度,认真审稿,全身心投入编辑工作之中。第三,做好编辑工作,编辑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素质。编辑之所以被人们称作“杂家”,正是说,编辑要广泛涉猎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编辑尤其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肩负起引领学术对话和思想撞击的责任,激活思想界。
第四,雷锋精神倡导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学习雷锋精神,编辑应发扬“钉子”精神,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雷锋同志坚持把学习当成一种人生追求,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并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本职工作。作为编辑,应充分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勇于创新,尤其是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要不断培育创新意识,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创新学习方法。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首先,编辑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也就是说要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摒弃惯有的思维定势,建立一种全新的思想,实现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并将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运用于编辑工作之中。观念落后会成为创新的瓶颈。我国近代的编辑家張元济提出了“喜新厌旧”的编辑思想,这就要求编辑要不拘泥,不守旧,勇于并善于进取,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领域中去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挖掘独特的构思和崭新的设计,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优势。创新是编辑工作的灵魂。实现编辑的观念创新,在当前主要是要认识到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带来的挑战,以及数字出版在出版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这对出版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编辑要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这一切既促使了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增长,又推动了编辑出版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就要求编辑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提高自身的理论认知水平。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编辑尤其要积极创新。要努力学习与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出版业的专业知识,为充分发挥内容资源的优势做好技术准备,使编辑工作更好地与数字化出版业的新环境对接起来。通过创新理念的灌输、创新知识的积累、创新方法的教导以及创新经验的交流,从而提高编辑的创新能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第五,雷锋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学习雷锋精神,编辑应崇尚简朴的良好风尚,甘于工作的清苦,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积极创业。
雷锋同志一生勤俭节约,把点点滴滴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和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并在帮助别人的行为中体验到一种高尚的快乐和精神的富足。每一名编辑都应该学习雷锋的这一精神。
对于编辑来说,仅仅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而不懂得如何把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编辑业务,是不可能做好编辑这一项职业的。在编辑的专业业务知识中,编辑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是编辑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社会道德在编辑行业中的延伸和具体体现,对于编辑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只有道德素质高,编辑才能事半功倍地进行编辑工作,并达到自觉、创造的境地。
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在编辑职业中,产生了职业义务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有的编辑不爱书,不爱学习,不爱学术,只把出版当职业,不把编辑当专业,只把出版当跳板,不把出版当事业,以混迹官场的作派游戏学术;有的编辑钻当前学术评价机制存在漏洞的空子,抓住人们急于出版与发表作品的心理,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攫取经济利益。当面对各种水平不一、良莠不齐的草创品时,有的编辑往往置职业道德于不顾,而去选择那些无益的、对社会公众不利的、但能为编辑自己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作品。这种做法无疑是违背雷锋精神的。
编辑职业是出于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的,肩负着传承社会文化的光荣使命,编辑所编辑的出版物必须确保能对社会公众有益,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益,这是编辑应当担负的主要社会责任,也是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当前,有许多学者“提倡编辑的学术亲和力,正是对自我灵魂的拷问”,提倡“对编辑的自我拯救”,要求以“学者化”的标准要求自己,无疑有助于抵制学术腐败,逐步减少以至于杜绝出版物中的伪劣产品,多出精品,繁荣文化出版业,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为此,编辑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在选择、审稿、编辑加工等再创造过程中本着为前世、当今和后人负责的态度,以文取稿,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为社会公众提供有益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迎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于友先.坚持方向深化改革实现新闻出版工作的阶段性转移〔N〕.人民日报,1994-04-07.
〔2〕吕叔湘.谈谈编辑工作〔J〕.出版工作,1981,(04).
〔责任编辑: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