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2-04-29 01:43扬海鸿
甘肃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亲和力行为习惯

扬海鸿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日常生活;正面教育;亲和力;家园配合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51-0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年养成的良好习惯,能在一个人身上长期保存,成为人一生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分阶段确定重点。提出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进行“上课铃响后安静坐好”的训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①上课前应先准备好这节课需要的物品;②下课后先想一下是否需要上厕所;③下课活动时不要离教室太远;④上课进教室时不要拥挤;⑤如果发生碰撞,要相互体谅,相互道歉;⑥活动后要喝水、洗手等。对于大班幼儿,针对他们认知能力有所提高的特点,应适当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教育每个幼儿在上课、玩玩具、做手工和春游等活动时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不能随心所欲。并鼓励幼儿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表现自己,提高认知能力,规范其行为习惯,增强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反复训练。使每个幼儿的良好习惯逐步巩固。

二、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不谴责,不惩罚。同时还要注意部分幼儿在动作或语言上失误后的补偿心理,教师要以期待、宽容之心对待暂时后进的幼儿。对幼儿的良好表现,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在其他幼儿中间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始终把幼儿当作教育的主体,利用幼儿典型来教育启发幼儿、激励幼儿。并及时捕捉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到表扬的滋味,这种“成功的喜悦”是每个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本着客观公正、正面激励的原则,多用鼓励表扬的语言,用观察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幼儿,并爱护每一位幼儿,走进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中接受良好的行为教育,从而激发幼儿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促使其向上,不断进步。

三、以亲和力感化幼儿,促进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师对幼儿而言,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教师应关心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热情,感受到集体的友爱,进而让每个幼儿都充满热情、讲文明、懂礼貌。幼儿只有在自己被爱和体验爱的过程中,才能逐步产生爱的情感。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教师要用慈母般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幼儿,尤其是要关心那些有缺点、接受能力差的幼儿。要让幼儿有一种被人爱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从而学会去关心他人,并逐步养成爱父母、爱朋友、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也可以利用幼儿每天洗手、进餐、午睡等活动,在各个环节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渗透到每一项活动中。

四、家园配合,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责任也很重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具有启蒙和奠基作用。由于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宠爱,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致使有些幼儿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沟通后,共同配合来解决。教师在了解和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后,要给他们耐心地讲道理,并及时和家长沟通,保持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教师和家长还应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幼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各种能力,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亲和力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