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运动队复合型训练团队运行机制与组织策略

2012-04-29 20:37:41李卫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学训练合作模式国家队

李卫

摘要:复合型训练团队是运动训练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双重推动下的必然产物,现已经在我国国家级运动队中广泛采用。教练团队和科研团队进行有机渗透开展工作,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外部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空间交互形成了团队运行的动力机制。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团队核心人员的确立,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获得,提高团队人员全方位素质,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组织集成因素。

关键词: 复合型训练;训练团队;科学训练;体育教练;国家队;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808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299-04文献标志码: A

北京奥运会的硝烟还未散尽,伦敦奥运会的号角就欲吹响。4年一次的奥运会是检验竞技体育成果的大考,也是展示世界人民和平、祥和与竞技的盛会。我国竞技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历史性地夺得51枚金牌,这一辉煌战绩将永载史册,同时也激励着体育工作者时刻思考,时刻创新,不断前行,不断超越。金牌的背后是科学训练、系统管理和创造性地整合各方资源。中国国家级运动队在奥运会备战过程中普遍采用并实施了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模式,历史和实践检验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实际工作中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和┧急妗*

1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产生与发展

1.1复合型训练团队概念的提出

2004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在首期国家队教练员培训班讲话中提出建设“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思路。2005年11月,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暨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上,再次重申要“建设好复合型国家队训练团队,加强训练中的科技工作”。200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在19条加强各级国家队建设中指出“建设复合型国家队教练团队”,旨在“充分发挥管理人员、教练员、医务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

刘鹏局长在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理论和实践创新专题会议上明确指出:当今高水平竞技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是训练分工专业化和精细化,多学科综合实施。高水平运动训练不可能只靠一个教练员来独立完成。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科学管理训练团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有效集成,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效益和训练质量。这是当今国际职业化运动项目和我国高水平奥运优势项目的普遍组织方式。专业化的复合型管理训练团队是研究把握训练规律和技战术创新的组织保障,这是作为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官方提出的“复合型训练团队”[2]

在组织行为学方面,团队成员之间自觉努力,相互取长补短,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并具备如下特征: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其成员间互补性较强,并自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团队的整体绩效要大于个体绩效之和。

基于以上论述和分析,可以把复合型训练团队定义为:在竞技体育工作中,以运动训练为过程,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为目标,整合多学科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表现为核心的工作人员群体。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开始逐渐深入运动队,当时称为“训练科研一体”,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演变,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复合型训练团队被正式提出,并有效运行,北京奥运会辉煌成绩的获得正是这一特殊模式强力运行所产生的效果。

1.2复合型训练团队产生的国际背景

对竞技体育强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考察后发现,为了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各国都强化了训练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了科研人员与教练员的有效合作。科隆体育学院是德国国家体育学院,拥有多学科专门人才,这些科研人员都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与专项主教练保持时刻沟通。德国项目主教练通常具有相当高的理论造诣和修养,他们不是通晓任何学科的大师,但是他们扎实的理论功底使自身知道,自己训练中需要什么专业科研人员介入,介入后进行什么研究。主教练的专业洞察力和选择性是德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密切结合的基础和特征,这也是通常所说的“科隆模式”。

俄罗斯是传统竞技体育强国,其科研和训练的有机结合具有多年历史传统。近年来,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加大。在俄罗斯一般是4~5人的体育科研小组,采取长期跟队的方式与运动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澳大利亚大部分国家队属于澳大利亚体育学院,国家体育学院具有多学科专门人才,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跟踪科研。美国高水平运动队的商业性质比较浓厚,有大学、体育公司、科研所等专门人员与运动队或个体运动员进行商业化合作,为其进行研究和反馈;但在美国国家奥林匹克训练基地内,也有长期的、稳定的、专业化的科研人员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科研工作。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历史性地一举夺得8枚金牌,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斯科勒瓦斯先生毕业于莫斯科体育学院,1993年移民至美国,在美国开设体育公司,专门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训练咨询、监控和指导,菲尔普斯8枚金牌的获得正是其背后科研力量的强大推动。

英国体总主席罗德·卡特在谈到新世纪教练时说:“一个教练员有效训练一批优秀运动员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任何一个伟大运动员的身后,都有着一个由多学科人才构建的训练团队。”英国自行车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8枚金牌,自行车项目是典型的人与器械相结合的周期性体能项目,高科技含量是这一项目的主要特征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英国国家队工作团队中有17人之多,包括训练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空气动力学、营养学、信息处理、器材等科研人员,把英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工业生产模式引入到竞技体育中来,各专门人员协同有序工作,成为英国自行车项目金牌加工厂。

各国训练团队的合作具有共性特征,体现了该事物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深刻认识该事物的本质和特质是保持和挖掘其内涵和规律的基础。

1.3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本质与特征

当前,我国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组成主要是围绕奥运会周期的备战而组成的。一般情况是在4年一次的全运会结束后进入奥运会备战开始形成并运行,时间的节点一般是全运会结束开始至奥运会结束;因此,从时间上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在团队目标上也非常明确,围绕核心运动员准备奥运会,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其备战周期内还要参加亚运会和东亚运动会。团队人员包括中心领导、领队、教练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等。其中各项目教练员少数来自项目中心,大部分来自省市运动队,科研和医务人员来自体育科研所、各体育院校和各省市体育部门,人员来源和性质较为多样;因此,工作开展和活动组织较为纷繁复杂。复合型团队的建立、组织和运行是我国各个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的重要环节。

作为团队的一种表现形式,复合型训练团队是存在于竞技体育管理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有如下特点:1)目标高度明确,提高训练水平,在奥运会上获得优异成绩;2)团队成员具有复合型特征,即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组成,承担不同的工作,最终进行效益整合;3)团队的运行基础是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4)团队核心具备专业性和高超领导才能,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形式,是为了获得多方信息,更避免决策失误;5)团队需要不断发展、稳定、进步,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项目科学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和动态的现代运动训练系统,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夺取金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专项教练员的专项技能已经难以满足运动训练的多学科需要。“运动员是主题,教练员是主导”的二元化组织结构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元化、学习型和创新型的训练团队是发展趋势[3]

2复合型训练团队的运行机制

2.1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组织结构

复合型训练团队由项目管理中心领导、领队、总(主)教练、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和外聘专家等人员组成。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是面对国家体育总局的第一责任人,奥运周期的参赛安排和训练设计都是在中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外聘专家为来自国内外了解本项目规律和特征的专家,由于运动队特殊的工作性质和专家本职工作,其不能长期随队,但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可以对运动队提出战略规划、决策咨询,以及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建议。例如:国家击剑队从法国聘请外国专家阶段性执教重剑项目,一方面,使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直接受益于国际高水平专家的经验点拨。另一方面,击剑项目作为直接交手的计分项目,把握和接触世界环境和脉搏更加重要。国家游泳队阶段性地赴澳大利亚和美国训练,接受外国专家的直接指导。领队负责运动员的思想教育、队内规章制度的建立、各种后勤保障的落实、宣传、市场开发等训练外围事宜。在主(总)教练领导下的教练组具体负责运动员的选拔、训练设计和实施、比赛规划和安排。科研人员负责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科研人员的选择各有侧重和不同,其中包含生理、生化、心理、生物力学、营养和疲劳恢复等专门人才。医务人员负责医务监督和伤病防护。多数运动队科研组和医务组人员有交叉与合作。科研组、教练组、医务组,以及项目领队的工作对象都是运动员。共同的工作目标都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2.2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合作模式

科研团队和教练团队是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核心和主体。在科研人员和教练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这2个团队在人员和工作上是相互交叉的,而不是孤立的。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是团队运行的枢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科研有的放矢,才可以使科研与运动训练有机结合,才可以使科研效益最大化,如图2所示。

科研团队人员和医务团队人员通过实时监控运动训练过程和效果,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提出结果和建议,传达给科研负责人。科研负责人与主教练沟通交流后对运动训练作出方案,交训练团队进行具体实施。从复合型训练团队的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只有运动训练实施向科研团队和医务团队的箭头是单向,其他均为双向箭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合作过程中按照流程和程序进行工作,其中更重要的一点是多方需双向沟通和交流,这是复合型训练团队运行获得良好效果的标志性特征。

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是围绕重点运动员展开,兼顾一般运动员,这是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备战奥运会的需要,是总结项目规律,认识项目本质和特征的必要。

根据项目特质的不同,科研团队的人员组成有所不同。在体能项目中,训练监控和疲劳恢复专业科研人员对项目的贡献率更高。对技能性运动项目而言,技术分析对项目的贡献率更高。不同项目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在人员组成时,要有所侧重和选择。

2.3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动力机制

复合型训练团队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促使复合型训练团队发展与运行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外部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交互影响。4年一届的奥运会和全运会是我国竞技体育工作者的周期性大考,体育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承担着来自国家、省市、项目管理中心和个人名利成败的多方压力。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主导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当今运动训练的需要,外部竞争压力驱使体育管理者和教练员吸纳不同专业人才参与科研工作,服务和指导运动训练。这种外部压力越大,对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渴求度越高。

我国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工作人员中,科研人员大多来自科研院所、体育院校。他们都是周期性地获得体育总局科教司的科研课题,从中获得科研经费,从而服务于国家队,而教练员和运动队本身视运动员成绩提高作为其核心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在利益驱使上是不同的。作为复合型团队负责人需要把2个团体的利益同一化和最大化。总局科教司在课题结题评审时把奥运会成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评判科研人员的工作效果,这从侧面促使了科研人员与运动训练的目标统一。另外,在课题经费管理使用,科研和训练的结合和开展等方面,团队负责人需要有效整合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内部人员组成和结构,使其内部结构合理化,人员利益最大化,工作目标一致化。团队整合效应越大,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动力效应越强。

当今运动训练水平突飞猛进,理念不断改革创新,训练手段方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对运动训练的渗透越来越强,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保障和支撑;因此,外部竞争压力越强,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团队整合效应、科技对运动训练的渗透和贡献组成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三维动力模型。这3个因素越强,复合型训练团队的运行动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大,如图4所示。

3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组织策略

3.1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与确定是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基础

运动项目发展历史不同,竞技水平的高低、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差异、项目的内在特质不同等因素导致了国家队多元化管理模式,有些运动队是队委会领导下的领队负责制,有些是队委会领导下的总教练负责制。总局竞体司调查表明,60%以上的国家队支持队委会领导下的队委会分工负责制的集体领导方式[4]

不同项目国家队差异较大,管理目标、职能、重点都会有很大不同,不可生搬硬套某一种管理模式,需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和需要,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确定和选择国家队的管理模式,总的原则使复合型训练团队效益最大化,核心目标是提高训练成绩和比赛表现。

3.2团队核心的人格魅力、组织才能与专业水准是团队高效运行的保障

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核心是团队运行的关键,团队核心的选择与确定至关重要。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核心必须具备领导行为的四要素,即确定目标、运用手段、控制组织、进行协调。纵观我国竞技体育,凡是优势项目都有一名核心带头人,体操的黄玉斌,跳水的周继红,羽毛球的李永波。这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实践中经过验证是行之有效的。项目带头人具有优秀的品质和人格魅力,以及精湛的业务能力,可以把握项目发展方向和内在规律,同时具有高超的工作艺术和技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复合型训练团队中的每个分子发挥出各自优势,形成专业整合与合力,最终落实到运动训练中,在比赛成绩上获得表现。同时,避免在重大战略和方向性问题上出现决策失误。

3.3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基本特征

效率问题也是一个质量问题,管理的高效率就是管理的高质量。我国各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已经逐渐形成并完善。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建立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内部专业人员需要优化和组合,集约化人员内部结构,明确分工与职责。充分利用成员的专业优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与机制。同时,避免出现复合型团队建设中的“马太效应”,即金牌项目有无数科研人员争相进入,落后项目无人问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项目特点和专业需求组建复合型训练团队。

3.4团队成员之间具有共同利益,目标统一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核心

复合型训练团队中所包含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等都是带着不同目的来到运动队中,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对教练员名誉、地位和金钱的影响最大,其对运动成绩提高的动机强度上大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从课题研究角度获得了研究经费,如何使二者形成互惠的共同利益和目标统一最为关键。实际工作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经常性沟通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教练员的主动性会强化沟通渠道和沟通效果。另外,项目管理中心不失时机地集体奖励有助于促进大家对团队目标的关注程度,调动团队成员的共同积极性。

3.5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加强团队稳定性与长期性的必要手段,也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奥运备战过程中,复合型团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至关重要。当今高水平运动训练,对机能检测、训练监控、伤病防止、视频分析等专业的要求向更深一层发展;因此,团队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时代的脉搏。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团队人员参加体育总局系统举办的各种国内外培训和会议,这也是吸引和稳定团队人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一些国家队备战过程中,出现过复合型训练团队人员经常换人,每一次新人到来,对熟悉项目都有一个过程。目前,复合型训练团队中所需要的是专项科研人员,只有长期稳定地跟随固定项目运动队,才可以了解和深入运动项目,才可以对项目科研和训练提出建设性的研究思路和见解。

3.6注重激发团队人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运动训练产生突破和飞跃的源泉

21世纪以来,运动训练水平日新月异,在备战北京奥运会过程中,新理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反省,用前人没有的思路和方法处理问题才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些年来,周期训练板块化、高原训练平原化、恢复手段动态化等理念的提出和变革,都迎来了运动成绩的跨越式发展。前进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可以产生新的突破。

4结束语

从世界范围看,借助科技力量提高训练的科学水平已经成为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型训练团队作为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增加训练中的科技含量,实现科学训练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竞技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强化运动训练科学化,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我国各国家级运动队在备战北京和伦敦奥运会过程中,普遍建立和实施了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形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练团队和科研团队进行有机渗透开展工作,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的建立是高效运行的保障。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空间交互形成了团队运行的动力机制。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团队核心人员的确立,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获得,提高团队人员全方位素质,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集成因素。在未来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复合型训练团队将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竞技体育屹立世界巅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阳,石岩.我国国家队科技服务主体的演变[J].体育与科学,2011,32(5):76-81.

[2]刘鹏.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理论和实践创新专题会议讲话[S].2012.

[3]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4):5-11.

[4]王凯珍,雷厉,潘志琛,等.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297-1300.

[5]李岱昌.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合作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猜你喜欢
科学训练合作模式国家队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冰雪运动(2019年5期)2019-08-24 08:04:40
小学体育舞蹈科学训练方法漫谈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1:45:25
高考体育生赛前短期训练探究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48:37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50:28
国外艺术体操科研现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23:55
舞蹈运动损伤的训练学视角初探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4:21
“国家队”医院考评记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