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艳春 魏晓焕
摘 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却存在着理念和实践上的偏差。对这些不合理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并将其推向新阶段的需要,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的需要。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教学实践 偏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Devi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New Curriculum Reform
GU Yanchun, WEI Xiaoh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3)
Abstract Changing way of student learning is one of the keys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owever,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 the change of student learning way has the deviations between the idea and practic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se unreasonable deviations can deepen the reform of new curriculum and push it forword to the new stage , and also promote each student to obtai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learning style; teaching practice; deviatio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被归纳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偏差,这些不合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度,也影响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可见,准确地透视学习方式实施中的问题和偏差并对其进行反思已成为关键。
1 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1.1 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目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并没有达成既定的效果。有些教师虽然有意把新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但存在着很多形式化的现象,表面上看课堂很热闹,但学生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培养和提升。
1.2 课堂中学生自由的异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运用三大学习方式时,由于对学生自由的限度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致使学生的自由出现异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虚假的自由。所谓虚假的自由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学生自由,但实质上学生的自由却被限制;第二,放任的自由。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完探究合作学习的任务时便成了旁观者,让学生自由的谈论,也不去查看一下学生运用学习方式的效果和进度,这种自由太过放任,致使有些学生利用这些时间做其他无关于学习任务的事。
1.3 教师成为旁观者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者,课堂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宏观指导。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布置好学习任务,学生开始合作或者探究学习活动时,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又不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不是学习的过程,而是学习活动的结果,只要有同学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学习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 课堂教学中克服学生学习方式实施偏差的对策
2.1 探讨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难易适中,富有挑战性
探究、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选择探讨学习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讨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拿来进行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只有出现新的知识、新的能力需要加强或学生对某些知识理解的不太深刻的时候可以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第二,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要难易适中,富有挑战性。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才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提高课堂效率。
2.2 教师要积极参与、正确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这就需要:第一,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在布置完学习任务后,不要只当旁观者,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各个小组中间去,及时了解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状况以便做更好的指导。第二,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讲解者转变成一个引导者。从合作小组的建立、任务的安排、合作学习过程的操作、对学生的引导、监督合作学习以及对合作学习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教师要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者的角色。在探究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样学生才会顿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总之,教师要在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行使好自己的权利、负起应负的责任,这样学习才能有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形式化现象。
2.3 给予学生适度的讨论和学习时间
讨论和学习的时间是否适度在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中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住这个“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常会发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能留给学生充分讨论的学习时间,往往学生刚进入角色,思维才刚刚打开,教师便终止大家的讨论。而时间不充分直接制约了学习的深入开展,导致探究合作学习的不充分。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和帮助,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和探究学习逐步弄清问题,并通过集体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同时,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面对学生形成的不正确或不完善答案,教师不要轻易地加以否定,要启发组内学生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自行纠正或完善答案,获得学习的经验,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
2.4 优化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对于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结果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水平,以学生的差异为起点进行差异性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尽量对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对整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小组内的成员都会得到一定的激励,尤其是学困生。第二,差异性评价。如果需要对小组个体进行评价时,尤其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评价时,要全面且具有鼓励性。第三,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不但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评价。第四,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只有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更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