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学模式探索入手,借助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辨析,针对当前高职教学模式建立的困境,以现有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建立特色教学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101-03
1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基本上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和多模式的办学和发展格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由此,在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针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效果途径也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学习、革新和改革,大到教育模式、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小到教学方法、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生命在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如果说物质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现代化的生产线,那么人才培养的质量就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鉴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步晚的特点,建立符合本国特色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早期沿袭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因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特点,遭人诟病而舍弃;中期模仿、移植和嫁接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包括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以世界劳工组织为代表的MES模式等,由于国情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在我国持续扩大影响并应用,在当前反而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其影响微乎其微;当前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潮引领下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却因制度不够健全、理解不够全面、意识不够到位,导致成效不够显著、特色不够明显,未能完全实现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教学模式开发不彻底和不深入,已经成为迟滞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2文献回顾
2.1概念界定
教学模式针对教学活动实施理论指导,使教育工作者于深远的背景中进行教学思考,同时,又为教学实践提供实施指导,方便教师教学,它是理论和实践之间承上启下的不可或缺的“中介”。
基于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来看,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是从近代教育学形成独立体系后才产生的。古代中外教育家针对教学模式都提出过相关教学模式的思想,如我国的孔子、朱熹;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等,但这仅仅是教学模式的雏形。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感知—记忆—理解—判断”教学模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较成型的教学模式,而后,赫尔巴特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教学模式、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等,则成为近代教育学领域中教学模式的典范。随着当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乔伊斯(B盝oyce)和威尔(M盬eil)在其著作《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分类和系统阐述,并介绍了22种教学模式;心理学家安德鲁和古德森在20世纪80年代也对40多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评述。
在国外影响较大的是美国乔伊斯(B盝oyce)和威尔(M盬eil)在其著作《教学模式》中所下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乔伊斯和威尔把教学模式分四部分来描述:第一部分是模式的指向,它包括模式的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原理和主要概念;第二部分是模式的内容,包括模式的操作程序、社会系统、反应原则和支持系统;第三部分是模式的应用,即提供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境;第四部分是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即模式产生的直接或潜在作用。概括地说,“教学目标、理论假设、操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四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框架。
2.2概念辨析
在职业教育中,人们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虽然教学方法、课程模式、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存在某些共同之处,但它们各有侧重点,其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虽都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且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但是教学模式还对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和教师相关活动等方面提出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往往可以采用一种甚至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于特定的教学模式中。于是,笔者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要素之一,教学模式更具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
课程模式是指课程开发的构架和思路,是课程内容和进程在时间、空间方面的特定形式或课程要素的时空组合方式。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二者都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方式。虽然课程模式对教学实施提出要求,但其倾向针对专业来开发课程,重点放在课程的开发上,所开设的课程对市场的变化和需要的适应程度。而教学模式则侧重针对课程模式已开发出来的课程选择教材、开展教学,对课程、教材的选用提出要求,重点落在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效果方面。高职教育中,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虽有重叠之处,但又各有偏重。
教育模式即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学校的宏观控制系统,具有系统性、周密性和稳固性,由教育目的、制度、课程、教材等多方面组成的,并可变化和发展的。由此可见,教学模式内置于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理论上的学校教育模式。国家鼓励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走多样化、特色化的道路,因此,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才会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才具有不断改进、创新的发展空间。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理论上的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创新。
此外,在高职教育中常提到的办学模式,实质是指学校的办学的路径和样式,即根据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不同方面进行划分的办学标准样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走什么样的办学路子,开展什么样的办学模式。
3特色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3.1构建素质与能力相结合的“双本位”教学体系
本专业通过组织调研与反复论证,课程体系由原来的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调整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双本位”课程导向,将职业素养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通识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第二课堂等各个环节。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图1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双本位”
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1)重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目标岗位的任务要求,分解出17项基本职业能力,而后在结合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基本职业能力划分到不同课程,且确定该课程中基本职业能力的等级,要求围绕课程涉及的基本职业能力进行内容的重组。例如,围绕服务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通过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增加核心课程的课时数,将前厅、客房、餐饮3门课程从原本一个学期调整至两个学期,分别实施“服务”与“管理”两个教学模块,克服同门课程中比例不清、重点不明、细节不突出的毛病。还有,开设企业专项课程,全程由企业兼职教师以讲座形式授课,弥补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将职业能力和创新教育进行融合,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弥补课程教学的不足,成功开发了宴会台面设计项目、酒店产品推广项目、综合接待服务设计项目等,有力地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以生产性实训为导向,以课程为载体,设计“全真工作日”教学单元,以酒店企业工作安排的方式对学生分组进行岗位实践教学,初步实现前厅、客房、餐饮三门课程在全新全真的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同时,将实践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培育出“大堂吧运营组”、“会议服务队”、“花艺服务社”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全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既充实了实训基地的功能,满足了学校生活要求,又扩大了实训途径,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最后,积极参加和承担各类专业赛式,一方面检验了学生训练的成效,另一方面衡量了新教学体系的优劣,为新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可靠的支撑。
(3)建立常态化、真实化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引进职场行为规范,渗透学生日常行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意识,建立职业基本素养,促进学生良好职业人格品质的形成。在硬件建设中,依靠合作企业雄厚实力和浓厚的企业文化,在实训基地中建立企业文化墙,将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规范、用人要求等内容予以详尽展示,于硬件环境的建设中营造酒店企业氛围和职场氛围。在软件建设中,一方面从学生着装要求、礼仪规范方面着手,以酒店企业行为规范为准绳,纳入常态化管理,要求学生管理员工化。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特别是兼职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个人职业素养的展现,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按照酒店企业基本工作规范实施,让学生熟悉酒店企业管理流程和方法,在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的熏陶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带动职业素养的形成。
3.2打造校企“双主体”人才共育教学平台
本专业在长期举办各类订单班的基础上,以企业制学院为依托,以订单培养为特征,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共育教学平台,订单企业在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材开发、课程教学、实习指导、第二课堂、班级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环节全面参与教学与管理,专业教师下订单企业挂职锻炼、担任兼职、培训员工、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持,增强教师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信息和技能的掌握,获取和累积实践经验后反哺课堂教学,校企之间的全程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充分体现了校企双主体作用共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1)共定人才培养方案。我专业与订单企业共同对专业培养岗位(群)的能力要素进行分析和认定,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将边学边做、工学交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设计、开发和实施“进阶培养、学工交替”的“SM-LP”人才培养方案。SM(Service & Management,服务和管理)指服务岗位向管理岗位进阶提升的教学内容设计,LP(Learning & Practice,学习和实习)指课程学习与岗位实践学工交替的教学过程组织。
(2)共建专业课程。以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契机,校企双方完成了专业课程标准制定,明确课程目标与定位,甄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开发教学与实训项目,明确兼职教师的教学分工,制定课程评估方案,还完成了试题库、案例集、实训手册等的编写,并初步建立了网络课程,陆续进入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
(3)共育师资队伍。积极培植能胜任订单培养的教学团队,开展互兼互聘,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和兼职教师的职业化转换,努力打造高水准的专业专兼联合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核心课程教学实施双主体机制,兼职教师参与制订课程标准、编制授课计划、实施课程教学,授课时数占技能课的50%。
(4)共编教材。依托合作企业,依靠专兼教学团队,以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为蓝本,编写校本教材,甚至依靠企业资源,开发了公开发行的视频教材,得到中国旅游教学出版社的大力推荐。同时,以各类重点教材编写为契机,吸纳企业兼职教师的参入,积极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了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了重点教材的推广和使用。不论是开发的视频教材,还是重点教材,都得到了校企同行的广泛认同。
(5)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以订单酒店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为蓝本,通过引进订单酒店的设备和技术,共同建设与订单酒店规格相一致,符合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能体现主要订单酒店特征的全真化校内实训中心,作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载体。同时,实训基地还进行了订单酒店企业文化嵌入和氛围营造工作,与订单企业合作设计制作了企业文化墙与品牌形象墙,使学生能够在更加真实和有效的环境中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6)共同参与教学实施。兼职教师不仅承担了核心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还在选修课、第二课堂专业讲座、素质拓展、论文指导等教学环境担任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开设的企业专项课程完全由企业兼职师资承担,他们不仅有效地将订单企业的运行标准、岗位职责、工作要求直接传授给学生,也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B鼻且了梗等苯萄模式[M].荆建华,等,译北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张丽华备叩戎耙到逃教学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153-157
[3]李泽中备叩戎耙到逃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1-10
[4]周勇备叩戎耙到逃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77-80
[5]付正祥,邱梅备咧敖萄模式研究与总结[J].教育与职业,2012(4):185-186
[6]刘荣红,崔海军备咧霸盒;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8
[7]阙红艳,李辉秋备咧霸盒PF蠛献鹘逃教学模式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2010(2):124-125
[8]樊国华,李加棋,商丽媛惫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分析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51-53
[9]周平毙F蠛献鹘萄Щ制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60-62
[作者简介]彭磊义(1977—)男,武汉人,汉,硕士,副教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主任。研究方向:饭店业发展与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