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大国崛起的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2012-04-29 17:43岳文典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

岳文典

[摘要]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正在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的发展和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的演变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设置了新的议题。在这样一个阶段,重新考察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以探索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相继崛起的历史经验,力图概括出在这些国家实现崛起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并结合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以及中国面临的现实国内国际形势探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西方大国;和平崛起;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25-04

大国的起伏和兴衰构成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在近代的衰落和当前的崛起无疑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纵观历史,西方大国的崛起無不伴随着残酷而血腥的战争,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灰色篇章。在这种情况下,考察西方大国崛起的经验无疑对中国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

自15世纪以来,先后崛起的西方大国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这些国家崛起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面临着相似或不同的国际环境,受到千差万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并经历了不同的崛起阶段,收获了或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其中,葡萄牙在16世纪、荷兰在17世纪、英国在18、19世纪、美国在20世纪分别雄踞世界政治的领导地位。

(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国内制度因素以及历史因素。首先,两个西南欧小国(葡萄牙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西班牙5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半岛东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隔海相望,北部与法国接壤。三面环水北连大国的地理位置导致它们的扩张必然要走向海洋。其次,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在15世纪实现了国家统一,成为近代历史上最早实现统一的民族国家,比17世纪英国革命和荷兰共和国的成立要早近一个世纪。这种新型的国家体制在有效动员和组织整个民族的力量方面拥有割据的贵族和独立的商业城邦无法比拟的优势[1],统一的专制王朝不遗余力地支持探险航行和新航路的开辟,领先一步成就了最先崛起的两个殖民帝国。最后,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阻断了欧洲人与东方和非洲进行贸易的陆路交通,迫使欧洲人必须打破大陆思想的束缚,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贸易之路。[2]

概括来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早于其他欧洲国家一步在欧洲大陆率先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二是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欧洲其他地区仍在中世纪封建制度下明争暗斗之时,举全国之力进行海洋探险,并大获其利,率先进入世界大国之列。

(二)荷兰的崛起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不仅得益于依靠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海上贸易和转口贸易,还取决于其在国家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制度方面的创新。1588年,7个相互分离的新教省份为反抗西班牙的财政压迫,争取信仰自由和捍卫尼德兰的传统特权而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权力属于各省联合会议,充分体现了共和国体制中的民主精神。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力的国家”,而“自由”则被看成是“荷兰的女儿”。此外,为了筹集远洋航行所需的大量资金,荷兰人于1602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融集社会资金。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诞生于阿姆斯特丹。最后,荷兰人开创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左右。这些经济制度相互贯通,形成了一整套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3]到17世纪中期,荷兰在航海业和世界贸易方面达到极盛,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世界商业霸主,称霸海上。[4]

(三)英国的崛起

英国的崛起取决于诸多因素,最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限制王权和法律至上的思想传统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彻底结束了王权专制,创造了相对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成为第一个迈入现代社会的国家。二是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独特地理位置使英国本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避开了欧洲大陆的战乱和纷争,可以相对专注于发展经济和拓展海外势力。三是欧洲大陆的纷争和分裂使英国崛起时面对的是一个多极世界格局,尚没有一个能够进行全球控制和推行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其崛起为世界大国所遇到的阻力比在霸权体系下要小。[5]四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极大地释放和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主要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五是确立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贸易的对外经济战略。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为此不惜多次使用武力,发起战争,打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大门,占领了众多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六是采取灵活的结盟战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防止欧洲大陆统一于任何一个霸权国家,保持欧洲的分裂,确保自身安全。七是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并控制着全球战略要地如直布罗陀、好望角、苏伊士、塞浦路斯、马耳他、锡兰(现为斯里兰卡)、新加坡、香港等,使英国成为18、19世纪最强盛的军事和经济强国和第一个全球意义的海洋帝国。[6]

(四)美国的崛起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崛起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历史机遇的因素。概括来说,美国的崛起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一是两洋相护,弱国相邻,远离欧亚大陆等得天独厚的地缘位置优势使美国既可以通过交通便利的海洋与欧洲和亚洲紧密相连,又远离强国林立、矛盾集中的欧亚腹地,进可攻,退可守。二是先求独立,后维护统一,以殖民扩张开疆拓土,以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世界强国的物质基础。[7]三是制度创新和对宪政法治的信仰是美国强大的关键因素。这种制度和信仰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而不论谁在掌权。“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使蠢材们可以运作的体系。”[8]四是立足于国家实力,以“门罗主义”守成于地区性大国,以美西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崛起为世界性强国。美国的工业产值在1894年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是在二战以后。五是对军事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对欧亚大陆以及全球航海要道的控制是美国保持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取得胜利标志着美国已成为世界军事大国,二战后至今,美国的军费开支始终排在首位,且常常是其后20个国家的军费之和,无可争议地表明了美国第一军事大国的超然地位。1986年,美国宣布实施“前沿战略”,宣布要控制世界海上16个最重要的航海咽喉点[9]。六是抢占科技和管理的制高点,始终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美国维系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点。美国抓住了以电气化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同时引领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10]七是软实力是美国在二战尤其是冷战后维持超级大国地位和发挥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概括上述国家的崛起经验可以看出,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是一个综合因素决定的过程。而早期由于整体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限,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崛起往往依靠某一个重点领域的突破而成功实现崛起。及至英国、美国崛起,综合国力的作用才更加凸显。概括来说,政治制度创新或者说相对优势、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合理的战略选择和引领科技发展潮流的持续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下,软实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也是一国崛起不可或缺的方面。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

历史总是在时间的维度上不断延伸,在空间的维度上不断扩展,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积累的经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考察历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见未来,以史为鉴才能使人类至少在理论上更好地规划历史进程。从上述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并结合当前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要实现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崛起,下述几个方面应该是可能和必要的路径选择。

1.强化与主要大国的经济纽带,最小化军事和政治对抗的可能性。[11]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重点在经济领域,当前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也是经济实力,这是中国的强项和优势。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相互依存度的高低成为国际关系的调和剂,相互依存度高,则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就高,军事和政治对抗的可能性就低。因此通过强化与主要大国的经济纽带,深化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他大国对中国的疑虑,从而减少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阻力,缓和崛起困境。

2.在经济实力许可的范围内,快速大幅度加强军事实力,尤其是海空军力量。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能战方能言和,有强大的威慑力量才能确保和平崛起,但是要从防御性的视角看待军事力量,“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国倡导和平崛起,无意挑战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地位,但和平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做支撑的和平只能是一厢情愿,而一厢情愿的和平是他者可以予取予夺的,譬如晚清政府,即便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也难以求得和平。

3.以开放和兼收并蓄的态度,关注于国内发展,继续“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不仅取决于对外开放,更取决于对内改革和创新。在当前时代,诸如中国这样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其崛起与否更多地取决于内部的发展和创新,敌国外患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但不是致命威胁。中国是一个“对外强大,内部脆弱”的国家[12],发展到当前阶段,中国的关键在于解决国内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外交和国际关系应当服务于这一主题。中国已经通过改变自己改变了世界,要想进一步改变世界,中国要做的是继续改变自己。

4.构建“中国话语权”,让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的民众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念和诚意。中国和平崛起的一大阻碍不是中国没有和平的历史传统,也不是中国没有和平的诚意,而是中国的和平理念不为国际社会和西方民众所了解。因此,在众多的民意调查中,西方国家总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抱有警惕和疑惧。当然,这其中西方媒体的强势话语权渲染出的“中国威胁论”不能不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中国才更应该探索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重视国际话语权的构建,纠正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使国际社会和西方民众对中国有客观公正的了解,同时宣扬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

5.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价值观体系,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存在,并经受了现代化的洗礼,应当而且能够为人类共同价值观注入新的内涵。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需要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和高度的时代潮流意识,高瞻遠瞩,察微知著,概括出符合时代需求、具有长久活力和广泛认同、达到特定历史高度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社会赢得道义制高点,这对于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地位以及凝聚全球华人和友好国家的向心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6.进一步融入现行的国际制度和规则,并充分利用这种制度和规则反制敌视和阻挠中国和平崛起的行为。中国是现行国际机制的最大受益国,在可见的将来,中国不具备挑战、改变现行国际机制并重建新的国际机制的能力。中国只能采取融入战略,并在融入过程中以实力为后盾局部调整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7.守成于地区性大国,发挥世界性影响,致力于长久和平。崛起后的西方大国的衰落往往因为其过度的扩张,在人类历史上尚没有一个大国具备支撑其全球性扩张的实力,无论是古罗马帝国还是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发动的越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而导致阶段性衰落都是很好的注脚。因此可以说,绝对的扩张意味着绝对的衰落。中国的和平崛起当守成于地区性大国,发挥世界性影响,致力于长久和平,这也是中国一直倡导的。

三、结束语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是一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我们既要从历史上西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又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条件下审视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稳健的政策措施确保中国成功实现和平崛起,并致力于使中国的和平崛起融入整个人类良性发展的进程,使这种和平崛起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惠及整个人类社会。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取决于中国的政策和主张,还取决于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以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郭宇立.美国的大国成长道路:制度治理与战略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6.

[2]卢兵彦.和平崛起:中国迈向世界大国的地缘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

[3]郭宇立.美国的大国成长道路:制度治理与战略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7-38.

[4]唐晋主编.大国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8.

[5]张文木.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J].中国军事科学,2007,(1).

[6]郭宇立.美国的大国成长道路:制度治理与战略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42.

[7]周敏凯,刘渝梅.比较现代化视角下的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解读.社会主义研究[J].2011,(4).

[8]Thomas L.Friedman:″Medal of Honor″:New York Times:Dec.15:2000.

[9]魏岳江.美国称霸全球海洋.决策与信息[J]. 2004,(9).

[10]周敏凯,刘渝梅.比较现代化视角下的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解读.社会主义研究[J].2011,(4).

[11]China's Search for a Grand Strategy By Wang Jisi: March/April 2011:Foreign Affairs.

[12]China,Fragile Superpower,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 by Susan L.Shirk:November/December 2007:Foreign Affairs.

责任编辑宋桂祝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
西安市物流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演进与路径选择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做好青少年工作,培养接班人素养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