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实现持续发展是当前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契机。在此条件下反思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其中能不能打造出适应市场变化要求的专业,能不能培养出有过硬技能优势的学生,却在于是否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也取决于是否敢于在管理结构与办学模式上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持续发展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好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重大战略调整的机遇,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民办高校办学定位这个根本性问题,顺应转型的契机瞄准应用技术型突出的特色专业,以深度工业化发展前景和长久的城市化趋势着眼谋划,精磨细雕打造优势专业,创立自己的拳头专业以支撑学校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上,要设计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条件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而要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则必须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凝练自己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为了全面推动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还要坚持对学校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创新,使民办高校原本较为薄弱的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和进一步的优化,发挥管理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保证作用。
1以转型为抓手,转变发展策略,抢占发展先机
根据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民办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此,民办高校能不能抓住这一重要契机,当机立断,调整发展思路,快速部署,谋划全新发展道路成为决定民办高校能不能长期存在而不被市场淘汰的当务之急。也是民办高校能不能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可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出路。一定意义上说,至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因为按照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格局的设置情形,民办高校是完全放开进入教育市场,依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去自由竞争,自谋生存,国家和政府不会予以政策性的保护和拯救。所以,民办高校必须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尽早找准自己的位置,合理规划自己目标。不仅力争尽快转型,而且要转的彻底,转的成功。就是严格按照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扎实细致地逐一检查、保证落实。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未来的高教竞争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转型的实施过程中,重在吃透转型的目标定位和方向引领,以抢占先机以得先利的思路,在国内高校大多尚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只是概念,或处于观望、犹豫和徘徊的初级阶段,及所谓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还停留在形式模仿尚缺内涵实质的,或雷声大雨点小的虚有其表而无具体实效之际。我们能够盯准国际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的成功实践,通过引进吸收,协同合作等多种方式搭建起应用技术型办学模式和运作架构,其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真正落到实处,有了长期的可靠保障。
2谋划精品专业方向,坚持差异化的错位选择,走个性化发展道路
实现民办高校解决可持续发展,关键性的选择就是要致力与打造自己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依此形成自己专业的拳头产品支撑整个学校的办学声誉。其实,长期以来对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有效地回答,即最有发言权的,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态度。他们看好不看好、愿意不愿意选择民办高校是一个重要的办学水平与效果的直接风向标。而站在民办高校的立场,则取决于你有没有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名牌专业,有没有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强势专业,能不能为学生提供他们认可喜爱的满意教育。这一方面的情况民办高校的体会和感受是比较深且多的。事实是,大多民办高校在专业的设计上都能够紧贴社会需求变化方向,强调短平快的专业设置策略,较好地解决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状况。但问题是仅仅只有专业名称与形式显然是不够的,那些虚有其名而缺乏专业内涵和专业内功的所谓品牌专业是站不住脚,也是经不起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检验的。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专业和名牌专业必须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磨练出来的。所以,民办高校要着实在打造自己的专业优势时,不仅眼观只盯名义上的好专业,而更要把精力投入到好专业的培育和建设的实践中。只有确实树立起学生喜爱、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欢迎的优势专业,学校的办学就有了坚实的基层,可持续发展也就自在其中。
3突破传统育人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应用技能培养
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务必要致力于夯实自己的教育教学基础。其中狠抓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探索之中。有道是“学无无常法、教无定法”,即传道授业的方式方法是完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培养方式与办法肯定互不相同,各有千秋。同理,学生因自身条件的不同和差异,在学习活动中的变化和选择也是会有区别的。就教学模式而言,久负盛名的大学更是颇有心得、卓有成效。他们均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教学模式渊源。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在教学模式方面也是从头开始的,需要学校不断实践、反复总结。必须看到教学模式状况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民办高校在教学模式的确立时也应依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设置来布设自己的教学模式。理论上看,民办高校确立自己的教学模式,主要考虑这几个先决条件和实际因素。一是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二是学生学习的能力状态;三是学校师资配备状况;四是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实习实践环境等。实践中,基于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其教学模式的设立要重在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模式中要突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差,理论学习的能力不足,持续学习的愿望不强等特点,有意识地建立他们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乐意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凝聚自有师资力量,培育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促进办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重点在培育自己的高水教学团队上下功夫,并以此为基础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任何大学的声誉和名望毫无例外地均来自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高水平与高质量的保证,而这其中的原委无疑就在于学校对教育教学的长期不懈的重视和付出。结合成功高校的实践经验来看,培育和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和保障。但是,民办高校没有公办高校的优越条件和雄厚资源,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困难重重。既有现行教育体制的掣肘,还有相关政策上的限制,也有目前教育格局的流向的困难。但由此并不是说民办高校就无能为力或毫无所为了,而是要突破传统思路、打破原有观念,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一是要设计谋划好学科和专业的突破口。选取既是社会需求量大的,热点的,有着长期市场潜力的。而又是和公办高校有着一定差异化区分的。即要找到高帮鞋学科建设的某一个薄弱缝隙作为我们着力点,依此也避免了与公办高校的直接竞争。又要和学校发展定位和目前的办学实际结合紧密的方向确定为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二是可以集中全校力量,整合现有资源,选准一个突破口,给予人财物的优先倾斜,所谓集中力量办点事,励精图治。假以时日即可凝练出自己的高水平团队。三是可以在名牌大学联系一位或几位教学名师,以协作协议方式责成他们到我们学校内组建团队,在各项激励政策和保障办法均到位的情况下,历经三年到五年周期,可以打下高水平团队建设基础。
5变革高校管理常规,实施管理体制创新,使资源效益最大化
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要敢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与变革。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民办高校勃兴于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初,从其创办到今,一直以体制灵活、机制高效见长。除了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个基本制度及在某些方面沿袭公办高校的做法和体例外,管理创新理应是民办高校具有的先天优势。但是,现实中,许多民办高校却在自身的这一优势领域中鲜有作为,毫无建树,而是一味地在公办高校后东施效颦,直至完全被公办高校屏蔽。如此下去,肯定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败下阵来,被淘汰出局。所以,民办高校要坚持本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重在办学机制灵活、体制设计精巧的管理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独特方式和可行措施。譬如在学校管理机构和部门的设计上大胆创新管理理念,变革管理思路。经过科学论证和实际调研,通过精简合并撤销重设等方式方法,本着需要、精干、高效的原则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和成本,按照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这两个中心指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谋划管理职能。实现部门职责清楚可以测量,个人任务准确可以量化的管理目标,做到全校内不设闲岗、没有闲人,充分体现岗位价值。即可确保工作有人干、干得好,也可解决人多不干事和养闲人增加开支的问题。同时在学校二级系院的管理模式上也要突破常规,实行系主任或院长的专家负责制,即把系院内的人员选聘和录用及绩效考核与工资发放等相关权力都交给系主任或院长,由他们实施全程管理,依此调动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共同行动的良好范围。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3).
[2] 郭宪.转型与创新:民办高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