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思考

2012-04-02 14:36唐汉卫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道德德育

● 程 伟 唐汉卫

关于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思考

● 程 伟 唐汉卫

品德课新课改以来,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作为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应当遵循本土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并突显特色。

教师;生活德育资源;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十年来,生活德育理念作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予以体现,可以说,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进行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果。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活德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无奈也逐渐凸显出来,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生活德育资源开发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澄清,例如,谁是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如何来开发生活德育资源等等,笔者试图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是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

提到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由谁来开发,这涉及到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问题。主体搞不清楚,内容和方式都无从谈起,不仅不利于生活德育资源的开发,反而会适得其反,产生消极影响。笔者认为,教师是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

教师是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源于如下几点。首先,教师与学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选择适宜学生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目的。其次,教师对学校周边教育环境非常熟悉,对于潜在的教育资源认识清楚,对学生的社会生活有一定了解,在调动周边教育资源使学生受到教育方面更有优势。当然,教师能否将潜在的教育资源转变为现实的教育资源则另当别论。至少教师在这方面比其他人员更具有先天优势。最后,教师是品德课新课改的最后实施者,也是新课改的“真实体验者”。由于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教师对新课改有更多真实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对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因此,一线教师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方面最具有发言权。

确立教师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常常都是由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人员来完成的,似乎与中小学教师无关,因此教师往往对专家学者产生依赖心理。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之下,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至于课程资源开发则与自己无关。教师似乎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惰性心理。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即可,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事情,对他们具有依赖性。需要指出的是,坚持教师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生活德育资源的开发工作,还需要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专家学者凭借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为生活德育资源开发建言献策、提供可行性建议,为中小学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提供指导和帮助。教育行政人员则尽可能地在物质条件方面给予帮助,为生活德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便利条件。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三者协调配合,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教师发挥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中的主体性作用,应当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增强对生活德育资源价值的认识,提高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意识。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是将潜在的生活德育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活德育资源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如何发现潜在的生活德育资源。实际上,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有可能是教育资源,它不仅来源于课堂,“道德是一种弥漫在学校中所有生活空间的领域。道德问题可以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正式对待,但它们同时也渗透在非正式的或隐性课程方面,比如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师生关系中。”[2]提高对生活德育资源价值的认识也就是具备“教育学意识”,从更具理论性的层面理解和思考教育问题。因此,教师在脑袋里应当时刻绷紧一根弦,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曾接触到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有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前面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个池塘,在学校后面是一片坟地,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马路上汽车、摩托车速度很快,经常出现交通事故;池塘边堆满了垃圾,又脏又臭;学校后面的坟地阴森可怕。面对这样的周边环境,学校领导煞是苦恼:教育资源如此贫瘠,怎么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呢?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请省里的教育专家来为全校教师做报告,在专家眼里,学校周围都是教育资源。学校前面的马路可以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进而进行公共生活教育;可以通过马路对面的池塘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自然环境;学校后面的坟地则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乡土风俗资源;也可以通过庄稼地,让学生们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辛勤耕耘的优良传统。通过这则案例我们发现,在教师眼里学校一文不值的周边环境在专家眼里竟然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原因在于专家对生活德育资源价值的把握。因此,教师提高对生活德育资源价值的认识尤为重要,这是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提高对生活德育的认识。一直以来,对生活德育的探讨都是教育理论界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承认品德课新课改十年来生活德育理论的建构已经日趋完善并在实践中予以实施,教育理论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线教师由于教育理论基础薄弱,对生活德育的认识远远不够,所以导致生活德育一直是理论界的话题似乎与一线教师无关。因而,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生活德育是品德课新课改的指导理念,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客观真实的生活世界,直面现实生活本身,从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角度对生活进行审视以充分挖掘不同的生活之教育意义”[3]。

第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化水平。教师作为主体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生活德育的实施和成效,因此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至关重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4]。从专业知识的维度看,教师要全面把握和充分理解德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对生活德育理论有所认识和了解;从专业技能的维度看,教师除了具备其他学科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增强德育资源开发的敏感意识;从专业情意的维度看,德育教师要热爱教师工作,热爱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德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德性的目的。

第四,研究儿童。所谓研究儿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纵向的意义来看,教师要了解儿童的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着眼于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从横向的意义来看,教师应当把握儿童现在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特点。“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5],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6],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开发适宜学生发展的德育资源。

二、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原则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开发的问题,即如何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挖掘对儿童发展有益的资源,从而引导学生在热爱生活、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在探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原则之前厘清生活德育资源的来源问题至为重要。生活德育资源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因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7],“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8]因此,生活德育资源开发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体来讲,教师作为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应当在坚持教育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秉持本土性、方向性、真实性、突显特色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本土性原则。本土性,就是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所谓因时制宜,从横向的意义来看,教师要把握好时代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考虑外在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纵向的意义来看,一方面,教师要从地方或学校历史传承的角度开发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注意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基于学生长期发展的视角挖掘教育资源。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学校所处周围环境的教育价值,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9],教师要根据学校周边环境的特点开发教育资源。笔者曾收集到这样一则教育案例:

在一所农村小学里,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到城里去打工,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不完善加上家长忙于打工无暇教育孩子,这个学校的成绩一直在全区的最后几名徘徊,学校领导面对这样的成绩手足无措。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全省组织的中小学校长研修班上,校长在听取了省里一所相似学校的经验后大受启发。回到学校后,校长立即组织学校老师开会,针对学校的现实情况,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为实行“感恩教育”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学校请来了在外打工的两位家长讲述他们在外打工的辛酸经历,学生们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外边竟然过着这样“非人”的生活,后悔自己没有努力学习,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经过这次活动后,学生的学习干劲比以前强多了,在学校教学条件不好的条件下学习成绩一跃进入全区前茅。

通过这则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家庭环境的特点,围绕这一特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道德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彰显了德育的魅力和风采。

第二,方向性原则。把握方向性原则,亦即具备价值判断意识。在学生所接触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在生活德育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那些积极向上、健康、阳光、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开发,不问结果,那样只能适得其反,不仅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无利,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事实上,在学校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影响,比如考试作弊、破坏公物、打架骂人、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如何规避不良现象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的。

第三,真实性原则。所谓真实性是指生活德育资源一定来自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而不是虚假的、人为的生活,因为“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原型或适合其生活经验的那些生动、活泼、真实的道德事件、冲突与场景,由于与其切实的利益关系相涉,故能吸引学生的道德兴趣、省思与判断,借助于师生、生生的对话与讨论,真实的道德生活事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热情及具体的道德行为”[10],否则,“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环境和氛围,离开了生活经验,离开了与人的交往,就不可能有道德的产生,更不可能有道德的发展”[11]。

第四,突显特色。所谓独特性是指生活德育资源的开发要有特色、有亮点,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教学条件的差异和学校所处周围环境的影响,每一所学校都有着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师要善于分析、探寻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寻找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不同点,挖掘独特的资源开发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独特性不一定是全新的、与别人完全不同、“独辟蹊径”的资源,也有可能是在开发方式上的不同或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品德课新课改十年中小学德育成效显著,生活德育在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初步贯彻和实施,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是生活德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何更好地做好生活德育资源开发是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19,19.

[2]Encyclopaedia of Value And Moral Education.Published by Mrs.Rani Kapoor,1998:83.

[3]唐汉卫.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几点追问[J].全球教育展望,2004(8).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3:54.

[7][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24.

[10]唐爱民.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1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2.

程 伟 唐汉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 斌)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