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娟
让语文课“语”味无穷
● 张晓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非语文现象”,这些现象脱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得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新教材的推行,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是,为了追求片面的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有的语文课竟然上成了信息技术科、主题班会课、科学课……失去了语文学科的味道。
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它突破了单一时空的限制,成为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臣”,在不少优质课评选时甚至将不使用信息技术的课一票否决。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在备课时,不是优先考虑学生和文本,而是首先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教学活动本末倒置,课堂上教师只顾忙着点击课件,而无暇顾及课堂的变化和学生生成的问题。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有一段对王熙凤衣着和外貌的描写,这段描写凸显了王熙凤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漂亮富贵中藏着威严的性格特点,表现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这段精彩的描写,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王熙凤”到底是什么样。可有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先是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然后让学生通过电视剧中王熙凤的特写镜头,来理解文中的衣着和外貌描写,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大大削弱了学生对艺术的再创造,也丧失了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想象能力。
《语文标准》基本理念提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学科整合成为课程改革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不再单纯“咀嚼”教材,而是多渠道地寻找学习资源,多方位地运用学习手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少语文教师打着“学科整合”的旗号,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或孤立地加入画、演、唱、舞等艺术表现手段;或大量欣赏影像和图片;或盲目拓展、介绍其它学科的知识;或不明主题地自由讨论……珍贵的课堂时间大量浪费在与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上,让语文课成为了漫无目标的大杂烩。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部分教师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或者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析,或者就文中的观点侃侃而谈,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只动口不动手的 “君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似乎懂得了好多东西,也似乎学会了做人,但是一读起课文来,却磕磕绊绊;一拿起笔来,却错字连篇,有许多教师甚至把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曲解当成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远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朱自清的名篇《匆匆》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新入选的课文,课文通过作者对日子的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有位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位学生回答:“我们不能像朱自清那样整日无所事事,让时间白白流失,我们应该珍借时间。”教师对学生曲解文本的现象不但未加否定,反而大加夸奖:“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你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殊不知,学生的理解虽然“独特”,但早已脱离了文章的主旨。
导致语文课语文味缺失的现象绝非仅此三种,这些“非语文”和“假语文”现象普遍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致使语文教学离语文的要求越来越远,违背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
当今语文界很多名师对“语文味”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的本体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从众多名师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充盈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测的境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抓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开展具有语文特性的学习活动,就会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学本体,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万事皆有度,唯度是艺术,多媒体的运用亦是如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方式,恰当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课程整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必然选择。就语文学科的特点而言,语文学科知识存在于每篇文本之中,即使是最简单的文本,也充斥着无数庞杂而琐碎的知识内容,也包含着若干知识集群;特别是当今社会呈现文化多元化、知识信息化的趋势,语文教材视野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师对各科知识要素进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不论哪一学科的知识,与语文学科内容发生联系时,教师都应慎重地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课堂就是洋溢着“语文味”的课堂。
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音韵感。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朗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快速读、引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见解、读出方法。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语文课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课堂教学难免因缺少对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浅薄,语文的味道就会因此被冲淡和稀释,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精妙之处进行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
如《望天门山》这首古诗,在教学前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时,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比较把第一句中的 “出”换成 “立”好不好,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教师在组织学生品味文字、品味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中,在品味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畅所欲言,说出语文味。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都要依靠说话,说话训练与读写训练具有密切关系,它不仅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提高和思维的健康发展,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引导学生学完“峰顶杀敌”的内容后,教师设计 “面对乡亲们,我想说:____”的环节,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之中,学生们就会把自己与文中的五壮士进行角色置换,发出发自肺腑的呐喊。
随时动笔,写出语文味。“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拿起笔,或边读边思,在重点词、句、段上随时圈点批注;或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或写出文章的要点、框架、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这样,既能抒发自己的情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只要我们把语文课堂立足于学习语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静静地想,慢慢地写,变讲堂为学堂,“语文味”就会洋溢在课堂的每个角落,洋溢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张晓娟/山东省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