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娅辉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基于“三下乡”实践的大学生英语元认知策略研究
鲁娅辉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本研究通过对参与“三下乡”调研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元认知策略的传授,指导他们到湖南湘西凤凰等经济不发达和教育滞后地区中小学进行英语教学,观察这些实践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变化,我们发现:元认知策略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起着计划、监控和调节作用,能有效促进实践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元认知策略;“三下乡”;自主学习中心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地学习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是学习者有意识地利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进行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的策略。[1]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元认知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Nisbert和Shucksmith指出元认知策略适合于各种学习任务,[2]李俊认为元认知策略的传授能帮助英语学习不成功的学生提高英语成绩,[3]陈红进一步指出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调节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4]Anderson也相信培养元认知意识可以促进认知技能更有力地发展。[5]纵观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不论是描述性研究还是介入性研究)都侧重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很少有人对课堂外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作相关研究。本研究是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以大学生团队为中心建立一个Self-Acces Center(SAC)即自主学习中心,由实践学生个体不断控制认知过程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如设计调查问卷,做好课程设计,监控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教学方式。同时,实践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元认知策略能否帮助实践学生认识自己英语学习的局限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具体地说,研究者能否通过元认知策略的传授,帮助实践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完成;通过实践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同时有效改变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法,尤以教学实践为主要手段,对研究对象本身有很大的价值。调研地是湖南湘西凤凰的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学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师资缺乏,对实践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实践学生与受教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可以引起研究对象本身的反思,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成绩。
本实证研究属于定量研究,所获得的都是实地调查研究得来的一手数据,主要采用的是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前者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材料,从而形成客观、科学的认识,在本研究中主要体现为问卷调查和访问。后者与“行动”有关,是在社会情境(包括教育环境)中,自我反省研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使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都付之实施而有成效,[6]在本研究中主要体现为教学实践。由于预先作了访问调查,再选取本校案例进行实地研究,研究者所发现的现象都是自然的、真实的。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手段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然后将所得到的材料经过整理。
研究人员负责SAC中心的建立和元认知策略等相关知识的传授,并收集材料和进行分析统计。与课堂教学相比,研究人员即指导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提供实验材料,而只是进行方法论的指导,“需要下放对实验对象的控制权,甚至允许他们犯错”。[7]由于对研究对象不加以控制和操纵,从而使得研究过程更加真实和自然。
研究的参与者是湖南工程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的7名学生,他们都是研究者的学生。我们选取这7名同学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自愿从事“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要求学生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提供无偿服务,因此主要以学生自愿报名为主。(2)学生成绩处于中上水平。成绩的衡量标准是二年级期末综合成绩测评。(3)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对象将被鼓励自主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内容,并承担相应责任。
如前所述,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主要用于计划、监督、调节和自我调整语言学习行为。它主要包括计划策略,在开始学习活动之前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学习材料的选择、时间的安排、采用的策略、遇到困难如何克服等;监控策略,指在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评价策略,指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根据某个标准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8]本研究依照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步骤进行:问卷调查—课程设计—测试与评估。
首先,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中建立了一个SAC自主学习中心,由研究者对中心成员进行一次元认知知识的普查,以了解他们当时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情况。在非本族语学习环境中,SAC提供了课堂学习之外的语言学习机会,尤其是提供了一个模拟本土语学习的类似真实环境,刺激学习者沉浸其中并与学习对象进行交流。[9]在本研究中,实践学生既是英语学习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开始阶段主要负责问卷调查的设计、发放和收集工作,并负责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实践对象即支教学生发放问卷75份,回收70份,回收率93%。调查主要涉及凤凰县桥溪口中学初一两个班级,问卷内容主要是对桥溪口中学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包括学习困难、学习方法、教师素质等的调查,见表1。
其次,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学生发现,该中学受教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还是句子、写作、语法之类的语言技巧,所占比例高达69%,而受教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集中于听、说、读,语言的交际甚少,而针对选项“最喜欢的老师类型”和“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两栏,我们发现了一些相似性:温柔且知识丰富、幽默但不失严肃、寓教于乐的老师类型比较受学生欢迎。基于以上方面,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主要从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表1 湖南凤凰县桥溪口中学英语教学调查问卷
最后就是测试和评估。外语测试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了解实践学生在此次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情况,以便对后阶段的外语教学作出改进。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了解元认知策略能否真正帮助支教学生认识自己英语学习的局限,进而改进学习策略、提高成绩。我们以支教学生大三的期末考试作为主要测试手段,将他们大二、大三两个学年的各科平均成绩做了一个比较。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桥溪口中学师生的一致好评,社会反响强烈。从表2研究者发现,经过一年的努力,7名参与者的成绩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显著的变化是实验对象B从班级第20名上升到第12名。实验对象C从3名上升到第1名。实验对象F从16名上升到13名。其余的实验对象A、D、G虽然进步幅度不大,但也有所提升。实验对象E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上述成绩显示,成绩中等的同学进步较快,本实验中的B对象就属于这一情况,且B撰写的“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获得了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一等奖。他们从元认知策略中所获得的帮助比较大。成绩处于上游的同学进步相对较小,如C、G对象本身已经处于班上的前6名,成绩较好,要取得较大的跨越有一定的困难。从上述分析中,研究者认为,元认知策略对于大学生“三下乡”的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影响到大学生英语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对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帮助。
表2 研究对象一年内成绩变化
就其影响,主要有二。
首先,计划和监控的影响。由于“三下乡”对大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对于如何支教都比较茫然。研究者予以元认知策略指导,让支教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走访师生,获得了珍贵的实地资料。A对象经过与师生的沟通了解到:客观方面,农村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方法陈旧,老师的英语课纯粹是为了中考,一味地让学生记单词、背语法;经费和设备严重匮乏,桥溪口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一百多学生只有一台录音机。F对象指出农村学生比较内敛,早读除带读外,学生大都不开口。根据对受教学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该校老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由老师演示目标结构所使用的语境并把提供例句让学生模仿,通过提问、命令和其他提示方式让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在学生操练过程中,教师会留意学生的语法和结构错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中作为讲解重点。这一方法也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情景教学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求实践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从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和口语交际教学法进行了尝试。以实践学生F、C、G为例,F对象采用的是口语交际法,其课文主题是“Describe yourself”,采用英语儿歌的形式,描述面部器官、水果名称、数字和时间。C对象采用故事教学法,先教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歌Bidesong,并讲述了与诗有关的故事。G对象采用情景教学法,先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接着摆出当天要学习的句型,如:
-I’ve just cleaned the kitchen.
-Really?I did that hours ago
其次,自我调整和知识重构。经过课堂教学的检测,研究对象得出了各自的结论。F同学认为由于所教内容为学生耳熟能详、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吸收快,课堂气氛很好。但是学生吸收后消化不好,课后没有巩固,单词听写不理想。C对象的故事教学法融入了单词游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边玩边学的学习方式,诗歌的内容也很吸引人。但是学生形成了游戏惯性,一旦稍有知识性过渡,大家就变得不积极了。G对象的情景教学法符合同学们的习惯思维,学生掌握句型较快。然而,一旦涉及到相似句型的转换,学生们就遇到了难题,说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待加强。Bell认为,一种理想课程模式应该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10]A对象说,读大学两年了,以为自己的英语掌握不错,但在教学中才发现很多知识还没理解透彻,比如说音标的发音位置比带读音标要难很多。B对象认为,以前总觉得老师给学生上课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可是自己走上讲台之后才发现,要教好一堂课,不仅是知识储备的问题,还涉及课堂组织和知识点的转承衔接问题。“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结束并不代表认知过程的结束,与其说研究对象在此次过程中获得的是一种知识,不如说他们获得的是一种技能,一种知识重构的技能。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学生也完成了对自己的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通过这种锻炼,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课堂设计,而且在不断的与学生磨合的过程中,积累了课堂教学经验,学会了该如何学习。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Nisbert和Shucksmith的元认知策略适合于各种学习任务的理论。元认知策略知识要求对实践对象对所使用的策略有清楚的认识。实践学生要清楚可用于特定活动的策略有哪些,各种策略之间有何不同,策略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什么样的策略对何种学习任务是有效的等等。[11]这种知识直接影响元认知策略的适用,并因此而影响其学习结果。在本研究中,计划的制定关系到学生课堂设计的有效性,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实施使得学生的后续活动有了较强的针对性。监控策略的实施,促使学生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反思所使用的教学策略,及时对自己的学习策略适用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行为修正。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者认为,元认知策略的确能帮助实践学生认识自己英语学习的局限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实践学生顺利完成“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同时有效改变实践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而且,那些对元认知知识掌握充分的人比那些不善于运用策略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虽然,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的数量也有限,但研究者希望本研究的尝试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研究元认知策略的适用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 O’Malley J.M.&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60.
[2][11] Nibert, J.& Shucksmith, J.Learning Strategies [M].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6:7.
[3]李俊,倪杭英.非英语专业学生认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J].外语界,2007,(2):49-53.
[4]陈红.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8-50.
[5] Anderson, N.J.The Role of Metacognition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ong and Learning [J].ERIC Digest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2002b.
[6] Carr, W.& Kemmis, S.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M].Deakin University,1986.179-211.
[7] David, G.& Lindsay M.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9.
[8] 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906-911.
[9] Gardner, H.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neces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 Basic Books,1999.87.
[10] Bell, R.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Ltd,1981.50.
[责任编辑 欧怀静]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metacognitive strategy for English acquisition under the “Sanxiaxiang” Program
LU Ya-hu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4, Hunan, China)
Through teaching the necessary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took part in the “Sanxiaxiang(sen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hygiene to the countryside)” activity of serving the country people, conducting their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of the undeveloped rural area of Fenghuang, West Hunan, and observing the change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results, we have found that metacognitive strategy plays a planning, monitoring and regulating role in their social practice and can promote thes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results effectively.
metacognitive strategy; “Sanxiaxiang”; self-access center
HO
A
1008-6390(2011)02-0170-04
2010-11-05
鲁娅辉(1977-),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