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继宏
基于情感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 李继宏
积极的情感对教学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要注重情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教学中应保持师生良好的心境,充分发挥能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激励他们自我完善;追求教学的真善美,使学生具有热爱真善美的情感,形成真善美的理想人格;还要赋予教学以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情感;有效教学;心理氛围
目前,有效教学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有效教学的内涵,探求有效教学的方式,但鲜有从情感角度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生生充满情感体验的交流沟通的过程,是主体精神生命的展示和对话状态。或者说“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1]由此可以说,教学离不开情感。如果没有人的情感,教学就缺乏生命活力,变得枯燥乏味,也谈不上有效性。关于情感的教学作用,王阳明就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2]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学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学因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进行,都必须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理解、信任、关怀和爱护的情绪下学习。从国外上世纪60-70年代洛扎诺夫暗示法的创立到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体系的提出,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愉快教育”实验的开展到“知情教学”观点的提出,都提倡重视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只有注重情感,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效果的优劣,尽管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教学艺术密切相关,但也与教学主体的师生的心境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良好的心境,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人们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境下进行的。所谓心境乃是个体的心理环境,也就是某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一个人整个行为的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心境愉悦,则“我见青山我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心境不良,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心境良好,就会心态平和,纳悦自己,心情愉快,人际关系融洽,充满自信,有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良好的心境中授课,驾驭课堂、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便会更强,并且,教师的教学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各种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的阐述会更精当、到位。心境好了,教学语言会更富于感情色彩,教态会更亲切自然,教学也就会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由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会被教师轻松乐观的情绪所感染,容易进入兴奋状态,学习起来会倍觉轻松。[3]
从情绪带有弥散性的特征而言,教师良好的心境状态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良好心境也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师生双方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师生之间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互动。在双方愉悦的互动中,不仅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方面更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的教师,应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蔼的心态,以高度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心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心理氛围。在不同的心理氛围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心理氛围是潜存于群体之中的某种占优势、较稳定的整体心理状态,或者说是指群体中占优势的人们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教学中的心理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心理环境。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4]事实也证明,和谐愉快的教学心理氛围有助于提高和优化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风。而消极压抑的心理氛围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路狭窄,思维变得呆板拘谨。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学生虽然被迫接受了一定的知识,但难以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因此,要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教学中,教师应关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努力营造出宽松、融洽、愉悦、和谐、温馨的教学心理氛围。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教学心理氛围的形成。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与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并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与重视。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加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会使学生感到充实和愉快,焕发蓬勃的朝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学生也会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特有的态度,给教师的教以肯定的、赞赏的评价。这种流畅和谐的情感交流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可以达成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特有的默契,形成教师与学生情绪的互相激励、互相鼓舞,从而形成积极的畅通的情感沟通,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良好的情感气氛。[5]所以说,营造和谐愉快的心理氛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尤其是教师的主导情感的参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特别强调教师热情饱满的情绪的重要性,他甚至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死气中来。”[6]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用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对学生奉献无私的爱,力争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教师应始终用微笑的眼神给学生温暖,用镇定的眼神给学生安全,用信任的眼神给学生鼓舞,用鼓励的眼神给学生希望,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运用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7]这是促使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的情感基础,也是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道德教育,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真善美是人生追求与奋斗的终极境界,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否符合真善美,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尺度。在教学中,教师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课堂教学真善美的设计会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沉浸于真善美的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他们的情感被激发,会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和教师一起去营造真善美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追求教学中的“真”,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真情实感;教学内容符合科学性的要求,具备科学真理的内涵,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教学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8]教师只有注入真情实感才会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师的满腔热情,不仅使教学生动形象,充满魅力,还会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中积极主动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此外,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积极的情感及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教师实事求是,治学严谨,善于探究,能根据实际创设切合教育教学内容的情境,建构既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又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传授科学知识,谋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
追求教学中的“善”,就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感中蕴涵着的善感染学生;运用入情入理的理论讲解说服和把握学生,使学生区分正邪、是非、善恶;用自身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乐善、向善,培养学生道德合理性的自觉意识;运用正确的立场、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统帅课程,深入发掘教学内容内在的思想性,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崇高的思想品德。
追求教学中的“美”,就是教师要用美的语言、美的方式,通过创设美的教学意境,追求所谓“真理有用性”,使教学中的“真”与“善”有机统一,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教师应以自己的美学修养、审美能力、审美情感,遵循审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而形成美的教学,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并使其审美能力得到相应提高。[9]这种“美”的教学过程“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富有真理感召力,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体验。这种“美”的意境使师生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美感体验随之产生,从而使教学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就是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热爱真善美的思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的人,追求真善美,为真善美而奋斗,最终成为真善美的理想人格,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赋予教学以生命内涵,即把教学看作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活动,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让教学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有效的教学就是要赋予教学以生命内涵,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使学生的精神活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使学生的思考、创造和探究的欲望得到充分的引发和唤起,使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需求和内在的生命力量得到充分地展现。因此,教学不能舍本逐末,只重视可以量化的教学效益、学习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生命个体在教学中的发展状况,即师生不断自我完善,获得生命体验,发展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摈弃多年来以知识点、能力点的落实为前提,以操练为过程,以熟练为目的的过分注重学生认识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做法。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融情于教学,诱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精神生命,以此使师生情感共振,心灵融通,形成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平等对话、相互包容、相互共享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彼此情感的相互支持、相互开放,构建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并促进师生双方个体生命力的彰显。
充满生命活力的富有情感的教学是生命的对话和交流,是平等主体间的沟通与默契,是对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在这样的教学中听不到枯燥的说教和布道,看不见刚性的威逼与强制,而洋溢其中的则是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在这里,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性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许多教育名师的经验证明,情满课堂,爱洒学生,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才能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使教学卓有成效。从于漪、斯霞、霍懋征等人的教育事迹中,我们无不看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执着,对学生的真挚情感,激发了学生求知向善的欲望,促进了学生精神生命日臻完善和完美。为此,要富有成效的教学,就要抛弃“有书无人”、“有知识无生命”的文本“复制”,教师要以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给学生的精神足够的自由,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学生的个性健全的发展。惟其如此,才会有学生人格的升华完善、个性的丰富多彩、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王阳明.传习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26.
[3]王淦生.重视心境[J].基础教育研究,2000(5).
[4]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64.
[5]谢利民.课堂教学环境的创建与优化[J].集美大学学报,2001(3).
[6]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6.
[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6.
[8]列宁全集(第 20 卷)[M].人民出版社,1972:255.
[9]周建民.真善美的统一:教学境界论[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4).
李继宏/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