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丽娜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 赵丽娜
语文教材的优秀篇目,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是一种情感的释放、生命的绽放。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都会呈现在各自不同的作品当中,而学生面对作品时,是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朴素解读,与作者或文中主人公交流,倾听与理解他所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这种感受可以放给学生领悟,不需要教师先入为主。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自主学习呢?
美读文本,融入文本的情境中。美读可以咀嚼滋味、沉潜思索,引领读者体味作者心境,是以声入情、进入作者世界的一条捷径;美读可以把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毫无障碍的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美读可以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吸收作品内蕴的情感之美与精神之美,而且能化他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逐渐积淀成一种语感。“文章不厌百回读”学生读多了,理解感悟力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当然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走进文本,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去读,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
比如教学《珍珠鸟》时,学生能够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信赖往往能够创造美好的境界”,但以他们的情感体验却不好理解。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对待这只小鸟的?”“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怎么想?怎样做?”学生找到表现作者活动的句子后,我问:“该怎样去读呢?”引导学生自己读,组内读,齐读。当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写出小鸟的想法活动,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在各种形式的读中,学生通过探究将文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感触到的客观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逼真的情境,真切的体验到“信赖往往能够创造美好的境界”。
挖掘教材,寓情于教。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灌注着作者深刻的感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深刻挖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同时要主动探究作家的个人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从而激励自己前进;还应对作品的背景作适当的分析,并结合现实进行点拨,尽量让文章中的人活起来,直接和学生对话,和学生的心灵对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
比如在教《藤野先生》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的教法。课前,我设计了一项预习作业:“走近鲁迅”,设计如下问题:1.你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吗?2.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3.你了解他对我们民族的贡献吗?这样的设问,使作家作品的介绍,由老师的课上补充变为学生主动的接近、了解。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课堂上,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时,有的从他的家境谈起,赞叹鲁迅先生刻苦的求学精神;有的从他弃医从文谈起,敬仰他在黑暗中探索救国救民的勇气;有的佩服他取得的文学成就,有的崇拜他的品质……自主参与,使同学们从心里热爱、敬佩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为下文的深入探究,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调动教师情感,引导学生入情。于漪老师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自己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这种情感状态之中,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其获得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其“沁入心脾”,从而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感动、感悟。文学作品是通过故事、人物、意象等对读者发生作用。所以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指导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去,与作品中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欢乐与痛苦,比如《孔已己》教学中的情境模拟法;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文本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比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的教学。不要急不可耐的对作品条分缕析,因为这种行为会阻碍学生进入作品营造的艺术境界,剥夺学生在感动中完善精神世界的机会。学生在充裕的自主阅读里可以提升对自然的感觉、对弱者的感觉、对劳动的感觉、对探索的感觉、对尊严的感觉,对民主平等的感觉等等,这些不正是现在学生所缺失的吗?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所以阅读教学中必须认真品读语言,依托语言自由的进入作品创设的情境,然后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体验,长期以往学生就会“语言有味,面目可爱”了。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撞击,若因势利导就会促发他们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会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赵丽娜/山东省济南燕新中学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