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方
换一种眼光看语文教学
● 刘 方
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以讲析为主,每一篇课文都要由教师分析讲解,否则就以为不是在学习语文。对此,人们都习以为常,也深信不疑。那么,现代文一定要老师讲吗?
细细想来,高中语文繁琐无聊,学生厌恶,效率低下,不是皆由讲解课文这一环节而引起的吗?教师大卸八块、条分缕析的讲解,会把一篇隽永蕴藉、灵性飞动的美文,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学生学到的只是些干巴巴的诸如 “小中见大”、“情景交融”等抽象术语,或者一种近乎道德说教式的主题意义,而对文章魂魄和精神却永远视而不见,捉摸不住。更甚者,教师讲解课文动辄牵强附会,无中生有,不仅歪解了作品意义,也扭曲了学生的认知判断和价值取向。
就拿鲁迅的散文《秋夜》来说吧。《秋夜》开篇第一句话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一般人看来,作者这样写也没有什么,至多不过是强调一下,可在语文老师眼里,那可就大有深意了。说它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说它为了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说它使语言更富有节奏感……
我斗胆问一句:老师,你何以知晓其中有那么多的玄机和深意?是鲁迅告诉你他有这种意思吗?否则,你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说句调侃的话,如果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句子,老师定会批上“废话”“多此一举”这样的字眼。而为什么鲁迅这样写就不但不会被认为是病句,还有人拍手称赞:写得好,写得妙。而且还要让每个学生按这样的“旨意”去理解,如果在试卷上不写出这样的“标准答案”,就一律算错呢?真是无聊至极,虚伪至极!
类似这样的分析几乎发生在每堂语文课上。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在高考指挥棒的逼迫下,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给学生灌注着这些无味而无用的东西,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原本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紧张化,把原本灵活的语文学习死板化。我们的学生也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在语文课堂中备受煎熬,痛苦不堪。试问,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不能够让孩子们自由自在而不受干扰地读读书?为什么不能够让孩子们不需要教师的引导而自然地领悟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语文基础,字词关也过得差不多了,现代文已经能够大致读懂,不需要教师这么费劲地讲解分析。高中阶段,现代文教学完全可以放开,学生自由阅读,老师仅仅点拨指导,就足够了。一篇文章老师这样讲那样讲,有什么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读收获大呢。老师绞尽脑汁,学生还不领情,何苦呢?由于长期受应试教学那一套的浸渍和束缚,现在的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文学视野和鉴赏眼光,讲不出一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勉强为之,不仅不能成全文章之美,而且还会败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让学生讨厌语文,远离语文!
现在课堂教学讲析风盛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损害很大。一些名师高深的学养和精湛的教艺确实令人钦佩,但是我们一般教师都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盲目跟风学习,往往弄巧成拙。我认为传统教学中诸如诵读、涵咏、体悟等方法符合汉语言学习的规律,值得好好去继承。语文教学应该返朴归真。现代文教学完全可以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阅读,其效果也许会更好些。
现在上文言文课,语文教师上讲台,二话不说,就直接进入翻译。这样的课堂,与其称它为“古文课”,不如直接叫它“翻译课”。那么,文言文一定都要翻译吗?
文言文作为中华文明中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述。它典雅精致,字字珠玑,佳词美句,琳琅满目,简直是语言的仓库。它节奏和谐有序,平仄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句式变化无穷,笔随意转,如风行水上,无拘无束。它含蓄蕴藉,是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宣泄,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缩影。阅读文言文令我们愉悦,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
可是在老师句句翻译、字字落实的强势操作下,学生几乎没有了思考的余地,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共鸣。一篇篇情文并茂、隽永精致的文言文,变成了一具风干了的古尸。在学生眼里,弥足珍贵的古文一文不值。整节语文课,都在进行着枯燥无味的翻译,糟蹋的不仅仅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还耗费了教师的光阴,侵占了学生的青春!
我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不必逐字逐句翻译,只需要对生僻的字词进行指点,对特殊的句式进行强调就足够了。因为他们在初中学习过三年的文言文,已经掌握了部分文言文实词、虚词以及简单的文言句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诵读与鉴赏,应该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使其真正体验到古文的无穷魅力;应该在鉴赏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逐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能够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所在,达到品味、鉴赏文言文的神奇的美的力量这一学习的最终目的,那才是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翻译的机械教学应休矣!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多注重讲授阅读的技巧,名之曰,把握规律,总结方法,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于是一堂课,罗列诸多方法技巧,让学生铭记在心,以备不时之需。那么,阅读技巧真有那么重要吗?
解答阅读方面的题目,是否真有与数理化一样多的、可供操作的解题技巧或解题诀窍,我一直表示怀疑。看一个词语运用是否正确,弄清语境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先懂得这个词语的意思。在这里,知识的储备就成了做对题目的前提和关键。句子的搭配、衔接、组合等题目,更多依靠的是对语意流向的准确和迅速的把握。文章内涵理解的测试,其实质是对学生知识面、人生阅历与社会事理认知程度的透视。在这里,纯粹的解题技巧,是派不上多大用场的。一些阅读广博、博学多识的学生,尽管没有看过多少“技巧大全”之类的书,没有做过多少“仿真模拟”之类的训练题,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差,不就说明问题了吗?
当今的阅读课,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学生的阅读逼入一条狭窄的小道——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训练目标”。老师借此把一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文章拆成散装“零件”,供学生细细把玩,以图让学生学会一些所谓的阅读技巧。于是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
其实读书就像小孩子吃饭,是生活的必需和本能。怎样拿筷子,怎样端碗,哪些饭能够吃,哪些饭不能够吃等等诸如此类的技能并不需要花多大气力去培养,我们应该重视的不是小孩子如何吃,而是他吃什么。阅读也是这样。我们应该重视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阅读的内容。我们应该放开手脚,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粮食;有了充足的粮食,而且被吸收了,消化了,我们的孩子自然就能长大成人。可惜,我们很多当老师的,不是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寻找粮食,而是一味地逼着孩子,学习怎样吃饭,实在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做阅读题往往是跟着感觉走,许多学生如是说。话虽然说的有些玄虚,但多少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其实学生所说的感觉,就是指语感,而语感并不神秘,它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敏锐、迅速的把握力,是一个人积数年、数十年潜心读书思考的结晶。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重在扎扎实实的读书为文。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技巧方法,只能是本末倒置,欲速不达。
当下,活跃的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语文课的标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演讲、表演、辩论会等诸多方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透过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
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让孩子们专心地读书,静默地读书,自由而不受干扰地读书,即自然状态下的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启发,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然而,现在学生的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师生间频繁的对话代替了学生的潜心品读、深入体悟、自主表达,课堂上没有让学生静思、细读的时空。教师的强势话语压迫着学生,使得学生已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阅读、自由思考的权力,更遑论阅读发现的体验和惊喜了。过分追求即时效果的语文训练,致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身心俱疲,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热热闹闹一堂课,空空荡荡无收获。有很多学生说,自己读《荷塘月色》,情趣盎然,可是一上语文课,就索然无味了!
我认为语文课堂需要宁静。阅读文本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的阅读,宁静的思考,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回答问题需要宁静。只有经过苦心酝酿和沉静思考,才会有新发现、新观点的涌现和迸发。倾听他人发言需要宁静。只有静静地倾听,才会准确理解和鉴赏别人,进而开拓自己的视野。热闹并不代表活跃,宁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学生静静地读书,默默地思考,智慧之花会绽放得更加舒展艳丽。
当今阅读课过于喧闹、浮华,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注重真正有无所得。让阅读课静下来,让学生的心静下来,好好读书,细细品评,默默回味,实在是非常必要而必需的事情。
在很多领导和老师眼里,语文教材是神圣的,是决不可轻忽和怠慢的。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抓纲务本,最常做的事就是讲课本,反复精讲,到边到沿,讲烂讲透。那么,教材真的有那么神圣吗?
先看看学生的态度吧。被老师视为圣经的教材,在很多学生眼里甚至还比不上一本普通的杂志。新教材发下去,学生还满有兴趣,往往等不到第二天就已浏览完毕,从此便成了应景的物什:上语文课了,才很不情愿地拿出来应付一阵,一下课马上扔进书洞。即便在课堂上,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好多学生在课本的下面都捂着一本这样那样的读物,不时偷偷摸摸地瞟了几眼。——于是今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冗长,毫无美感,惨不忍听。
再看看每次语文考试吧,那试卷上面除了可怜的几分生字词和默写之外,无一个题目出自课本。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笃信只要教材学好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战无不胜,于是死死抱住教材不放,仿佛它是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尤其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或高考前,老师的千叮咛万嘱咐,学生们只好把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束之高阁,手里捧着那些已经背了几十遍的课文,尽管味同嚼蜡,但还必须得嚼了又嚼,那种让人厌烦透顶的感觉让人看了揪心而又无奈。
我们老师的视野总也望不到教材之外的富饶的土地,总想着通过方寸之地的耕耘,而收获满仓的粮食!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就只是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学习了这些就以为完成了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在这种错误观念覆盖下,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紧箍咒和绊脚索,语文教学越来越乏味无聊,学生语文素养也越来越不济。更可悲的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篇课文讲到黑,反复精讲,反复训练,使得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魅力尽失,语文学习也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时间与生命?难道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化,就不能在课堂上让求知若渴的孩子一睹为快?
语文学习要注重积累,知识的积累,阅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当这些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量变就会产生质变,语文素养和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而积累只能源于广泛阅读。我们只知道教教材,而不知道用教材教;只知道教学要“以教材为本”,而不明白其后真正的理念应该是“以读为本”。
叶圣陶先生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就决非唯一,不读教材,读三国,读红楼,不也照样能学好语文?历史上和现实里,好多学者大家没有读这样的教材不也才华横溢,成就卓著吗?几本薄薄的教材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的眼光应更多的投向教材之外的世界,让学生去读经典这样的好教材,读社会这部大教材。
刘 方/山东省定陶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