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学有效性”和“有效性教学”辩

2010-04-05 18:41王晓云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方式有效性

● 王晓云

为“教学有效性”和“有效性教学”辩

● 王晓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效性教学”和“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最时髦的词语,“打造高效课堂”成了一线教师迫切追求的目标,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一夜之间变成了言简意赅的四个字两个词——“有效”、“无效”,常规的教学模式似乎成了“无效”的代名词,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有效”就成了老师们的现实困惑。为了摆脱困惑,走出迷局,挖空心思、别出心裁的反常规搞花样就成了某些教师标新立异的追求——似乎不这样就是保守无效,只有这样才能出彩,才是改革有效。

一、为什么提出“有效性教学”和“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传统教学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接受式学习,缺乏对学生主观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强迫的单向接受状态,单一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疲劳厌倦情绪,课堂效率不高。源于西方后现代课程论影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实践中尝试构建了形形色色的“新模式”,但由于种种因素,尤其是评价因素的影响,强迫接受式的教学和繁重的作业训练依然是目前基础教育界日常教育教学的常态,最终也很难实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于是,人们在长时间高呼了一阵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之后,便有点疲劳甚至厌倦地由课程改革时注重于评价教学过程——也就是各种现代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调动和运用,又回归到用结果——即“有效”和“无效”来作为评价课堂的终极标准,也就是说“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无论是接受式教学、还是启发式教学,无论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还是常规的作业训练,我们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有效。”

二、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是否“无效”

千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创造积淀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到各种边缘科学,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家庭、民族、地域、民俗、饮食到文化、艺术等等,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和层次分化出无数的文化分类和学科分类,作为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的基础教育阶段,要想在短短的45分钟里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你想排除接受式学习,把各种文化知识和学科内容(即课程内容和知识点)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再现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目前仍然以学科考试为教学和学习评价的基本手段的应试环境下,一味排斥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是很不明智的。当然,我们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教学过程是人类各种文明经验的间接传承过程,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自然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成为传统,就证明是经过历史考验和实践证明的,具有真理性。如果你一提“教学有效性”和“有效性教学”,就从反传统、反常规上寻找突破,力求在花样上翻新和手段的哗众取宠上标新立异,无疑又是走向了另一种误区和极端,难免浮躁和浅薄之嫌。

三、新的教学方式是否“奏效”

自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笔者一直在教学一线热情关注并积极参与,大致经过了最初的热情高歌——中期的理性思考——后来对课改思想基础和课程环境的反思与批判三个阶段。从总体上说,新的教学方式正日益被不同程度地认可和接受,但实事求是的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很多时候是被作为标签使用的:众所周知,我们探究一个问题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同伴互助,更需要过程与时间,一个问题的落实往往经过自己长期的思想斗争和持续不断的与他人、与自己、与资料的反复、长期的对话才能实现期望的答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真理的探究,在这种探究过程中,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问题都能足以成就一个专家、发明家、科学家。而在我们的展示课中,这个环节往往在前后桌四个同学几分钟的对话中完成,正常吗,可信吗,现实吗?时间、空间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允许吗?这种标签式的课堂作秀究竟是培养孩子探究精神,还是浮躁的浅尝辄止,抑或根本就是逢场作秀?而在这背后的真正课堂上,几乎连作秀的影子都没有,讲授和训练依然是教学的常态。当我们以政府行为的方式强力规范办学行为,杜绝双休节假日补课加班的时候,你只要在放学路上看看中学生的书包,早晨7点以前在上学的路上问问昨晚的休息时间,你就明白常规训练已经超负荷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种状态下,近10年的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否得到了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就不言自明了。

四、如何定位教学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教学的“效”

本人以为,所谓教学的有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把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复制到学生的身上。名师的成功,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他(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弘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他(她)的兴趣取向、性格特点、学识风度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是成功教育的前提。其二,学科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科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并激发起学生高度的探究欲望。其三,教学过程既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课程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有效提高应试成绩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培养出的学生才是健康全面的。

五、课堂效果的成因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梯级进化

教学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水平与备课的程度,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一种常态,就是有些老师在备课上对教材深挖细研,打开他的备课本和教材,圈圈点点,规规范范,但课堂效果未必尽如人意。课堂效果的差异不仅因为教师水平、备课效果、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差异不同,同样的水平、同样的教案和同样水平的不同教师执教同一节课,效果也不相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课堂效果的差异?我想应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内容的把握和定位——对教材内容是否熟悉、掌握是否熟练,对课程的定位是否准确。

●学情的掌握——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取向,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感情倾向,并针对具体学情采取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调控课堂的技术——生动的导入、情境的营造、积极性的调动、放开与收拢、蓄势、造势、高潮、结课等技术手段的科学处理和灵活运用。

●环节的设计和方法的运用。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具体学情预设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过程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张弛结合,富有逻辑性、节奏感和整体感。

●教师学养的广度和厚度。有些老师本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既有承担学科知识的深度和高度,也有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度和宽度,对教材的横向、纵向延伸收得拢放得开,课堂不雕饰做作,驾轻就熟,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如话家常。

●教师的精神引领和人格魅力。把课堂看做一种气场,教师的在场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场”的存在与魅惑,有调动情境人气的能力。

由此可见,促使教师走向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呈梯级进化的逻辑状态。基础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互联系的其它知识、教育规律和教学常规技术的把握——这是形而下的部分,是每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的入门功课;那么超越于专业技术素养之上的部分呢,就是教师的丰厚学养、成熟的教学风格融合成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形成的精神影响力——这是专业素养的精髓部分——超然于技术层面之上的形而上部分。但是,成功的教师一定是学生的精神领袖确是不争的事实,追求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应当是一名优秀教师必然追求的目标。

六、辩证地看待“有效”和“无效”,“有效”是在反思中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渐进过程

“有效”和“无效”具有相对性,“有效”是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渐进过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往往会产生沮丧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质疑。其实,“有效”和“无效”是具有相对性的,对自己的教学历史进行纵向对比,同样的课题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进步就是有效的;和自己的同行在同一课题上的横向对比,你在某一点上的创新就是一种有效性突破;从主观上讲,你对自己的课堂产生的愉悦感、成就感,同样是有效性的自我证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过程中辩证地看待优点与不足,在“有效感”的量化积累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信心的激励,由“小有效”走向“大有效”、由相对有效走向绝对有效的过程,从而铸就名师、大师的辉煌。

王晓云/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 斌)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教学方式有效性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