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

2010-04-05 22:01李冲锋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18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素养

● 李冲锋

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

● 李冲锋

“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和目标的确立,赋予徘徊在语文教育边缘的内容以合法的地位,更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语文素养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比语文能力更广泛,也超越了人们对“语文素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有: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

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语文教育

一、“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

在新世纪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两条线。但语文教育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的。比如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语言积累、语感、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在以前的语文教育中也是客观存在的,但都很难划归到知识或能力中去。结果导致这些内容在语文课程的视域边缘徘徊。可见,用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无论是从语文课程的特点还是从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学科需要一个新的核心概念,用以综合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更加丰富的内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2000年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部分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部分指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3]在这三部教学大纲中,“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人文素养”、“语文能力”等概念并列使用,它所出现的位置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提醒部分,而不是核心部位。

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4]把语文素养提高到语文课程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和高度重视,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必备素质的人才,具有非同寻常意义。“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和目标的确立,赋予徘徊在语文教育边缘的内容以合法的地位,为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这样的目标的确立更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

二、语文素养与相关概念辨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我们把与之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两个概念作一对比分析。

(一)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也有心理学书解释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教育大辞典》解释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5]“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从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条件)重在 “功用性”;“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提出“语文素养”一词,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长期以来人们所习称的“语文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语文能力包含其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比语文能力要广泛得多。

(二)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

“素质”强调一种先天的静态结果或存在状态。然而,“‘素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强调‘素养’实际上是强调的人的自我发展,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6]素养更注重的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及其效果。有论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素养’与‘素质’是有区别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身心积淀形成的、最终的、颇为稳定的个性特点,而‘素养’则主要是后天通过短时的培养和练习就能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等经验系统。‘素养’只是形成‘素质’的前提或来源,素养离素质还有一段距离,只有当素养稳定下来沉淀为人的身心结构中质的东西时,它才成为素质。”[7]课程标准的制订者认为:“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还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可能是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8]

在一定范畴里,“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两个概念概括同一个对象及其本质属性,二者相互通用。但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一步作生成上的分析就会发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虽然不便拆开,可是由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而“语文素质”中的“质”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的终结状态。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显然,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或素质)生成的主要原因。[9]“语文素养”的提出超越了人们对“语文素质”的认识。

三、语文素养的内涵解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素养”内容的要素作了如下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0]语文课程标准研制者对“语文素养”,作了进一步的界定:“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11]这是从内容组成和特性的角度来界定语文素养的。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语文素养做了研究和解读,进一步细化了语文素养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王小明博士运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解释,[12]李良品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来解读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13]等等。其中,韩雪屏教授提出的语文素养“冰山模型”,十分具有代表性。[14]她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运动系统,由基础层面和连续运作系统组成。基础层面包括言语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语言积累、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个性人格等等。这一层面的各种要素具有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主体面临某一具体任务时,它立即进入启动状态,成为完成这一语文任务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的连续运作系统,由动力层、实施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组成。动力层包括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态度、语文行为意志、语文学习习惯等要素。这些要素标示出言语主体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实施层包括语文感悟、语文思维、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等要素。这一层是完成言语任务的核心和关键。言语操作层是显露于外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构成语文素养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浸润、互为营养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就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长互生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语文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或者说语文素养所要包含的内容,从语文学科来看,有的是专门性的,有的可能是边缘的、和其他学科交叉的。但无论这些内容是专门还是边缘,其根本目的都是既要关心学生眼前水平的提高,又要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来,人们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多种探索。基于上文对语文素养的认识,我们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可通过如下途径进行。

(一)改进语文教学方式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开了方便之门。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语文教学方式应由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着力点。为此,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课堂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要摒弃过分注重解析课文的模式,强化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要避免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能力之间的联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切入点。要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要创造环境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达。要逐渐养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总之,要通过多种措施改进语文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鼓励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促成学生规范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必要条件。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文章极好的感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象征性的意义,都能得以充分地体现。朗读能够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读出语感,可以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去,激起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背诵无疑是增加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好办法。会背一定数量的诗文佳品,是语文素质高的一种表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如果能够胸中装有大量的优秀经典作品,那么其语文素养必然是有所保证的。优秀的诗文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远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加强修养;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美的人格素养。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背诵,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

朗读背诵的内容以语文教材为主,要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精神贯注和文化熏陶,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阅读钻研这些优秀的文化精品,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根本的手段。当然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篇目,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背诵。

(三)有效指导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的高低与学生的阅读面有很大关系。课外阅读是救治语文能力低下的良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言积累十分重要,然而语言的积累,仅靠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大量的课外阅读。如果说朗诵背诵强调规范语言的积累,那么广泛的课外阅读则强调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如果说语文教材是使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那么优秀的课外读物则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与间接的人生经验。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延伸介绍作家作品,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走进经典,要引导学生读几本“看家的书”。曾国藩说:“古今书籍,浩如烟海,而本根之书,不过数十种。”[15]让学生读上数十种“本根之书”就使学生搭建起了思考积累的平台。围绕着它,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不断集聚、酝酿、发酵。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通过各种策略充分调动起学生想读的欲望,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外阅读菜单”,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内驱力,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四)指导学生勤写多练

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语文素养中重要的素养,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勤写作、多练笔。勤写作,多练笔,仅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课外练笔,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练笔相结合。课外练笔,以鼓励自主写作为主,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让作文选题更加个性化;提倡“及时写作”,把生活中的想法及时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提倡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随笔,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当然,课外练笔也可同课文学习结合起来,如写读后感,改写课文内容等。

为了保证学生写作时具有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做到多“筹”善感。坚持写随笔式日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长期坚持,时时积累,不断练笔,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心智活动就会畅通无阻,灵敏迅速,多种语文素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五)组织言语实践活动

言语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各种课内外的言语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论性的论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表达时做到持之有据、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注意表达时的情态、言辞与效果。辩论过程是观点与观点、知识与知识在语言上的交锋,在思维上的撞击,可以锻炼思维的灵敏度,其中还有智慧火花的迸现,有助于学生认识的提高。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畅所欲言的“心理安全”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达欲,表达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激烈的讨论中,达至思维的提升、认识的升华、口才的锻炼。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课外言语实践活动,如课本剧改编表演,课文朗诵、背诵比赛等。班级、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开展语文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可结合班级活动组织语文活动。如选举班干部时的竞职演讲、办黑板报、运动会写稿件、给文学社投稿等。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离不开“现实生活”这块土壤,现实生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都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并体现社会发展的特点。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乃至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生活。因此,可结合日常生活开展言语实践活动;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留言条到申请书,从各种广告到产品说明书……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要培养学生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打破了学科中心论,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渗入,增强了课程资源意识,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生在一系列充分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综合培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勾联,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要创造性地研究和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断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使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累积性、生成性、发展性、开放性等特点,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点滴积累而习得的。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思想,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1][2][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9,543,550.

[4][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41.

[6]魏本亚.高中新课标新在哪里? [J].语文建设,2004,(4).

[7]李山林.语文素养辨[J].语文建设,2004,(7-8).

[8][11]巢宗祺.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问答[J].语文建设,2004,(4).

[9]顾云虎.体会“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02,(1).

[12]王小明.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观点[J].语文建设,2004,(3).

[13]李良品.略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3).

[14]韩雪屏.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J].语文教学通讯,2002,(9).

[15]梧桐整理.曾国藩文集[C].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478.

李冲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