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巧玲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不可分离、相辅相成。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必须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因素 英语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但在日常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A、B级通过率,教师往往只强调词汇、语法、阅读等环节而忽视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结果常常会出现学生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在实际进行交际中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有效地表达思想和理解对方,甚至出现语用失误的现象。
高职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一、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文化差异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日常用语、词汇含义、时间观、客套语、餐饮习惯,因此词汇的讲解要依托于文化的分析、习俗等方面。以英语词汇为例,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偏差往往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比如说,英语中His sly protrait a fox.中国人认为狐狸是个狡猾的家伙,而西方人认为狐狸代表聪明。又比如说,妒忌别人时中国人说的“眼红”别人,而英语中眼红中的“红”用的不是red,而是green或blue。
表达动物的词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置身虎穴是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虎头蛇尾是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狐假虎威是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译成汉语时, 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有“山中无老虎,猴子当霸王”之说。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文化习俗的巨大差异。受其影响,许多不同民族间日常交际用语及其行为也有巨大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定障碍。如在称呼上,汉语中有伯、叔、舅、姑、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习俗,年少的必须一一道来,否则,便被视为狂妄无礼。但在英美国家却截然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分长幼,不分年龄和地位都可直呼其名。尤其是在互相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年幼的儿子直呼父亲名字,女婿直呼岳父的名字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在我国,这肯定被视为大逆不道。
词汇的含义包括它的比喻意义、风格及感情色彩等。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还要了解词的文化含义,否则,会犯严重的语用错误,会把好言当恶语,把嘲讽当称赞,在交际中引起误解。
由于中西方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些同样的词汇,在中西方却有着相反的理解。在中国,有些词是贬义词。如:landlord(地主),capitalist(资本家),而在英美国家,这些就是像teacher,doctor一样的中性词。同样,在汉语中,ambitious为贬义:野心勃勃的,在英语中却是褒义词:有雄心的,有抱负的。相反,propaganda(宣传),dogooder(做好事的人)这些汉语中的褒义词,在英语中却是煽动、空想的社会改良家,好管闲事的人。由此可见,在学习词汇时,不仅要掌握词的表层意思,还要了解词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汇差异。
因此,由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看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社会规范、文化冲击或文化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密切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时刻不忘对比他们,就能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和消除互相的误会。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由于文化的冲突而引起种种不愉快。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1.结合教材,阐述相关文化知识
这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教师对与教材相关的文化知识,或那些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词语、典故、习俗等进行直接讲解,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语读物,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2.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使学生发现中英文语言结构及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的赞扬时,自己却贬低自己,总要找出别人赞扬的东西的缺点。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的拒绝时,他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错误的或者欣赏水平不高。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可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以及英语口语竞赛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正确地应用英语。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 6).
[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J].绥化师专学报,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