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文本阅读

2009-11-17 09:04周作云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高效课堂

周作云

【摘 要】面对很多流于形式不能高效的课堂教学,怎样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我们要重视文本阅读,潜心钻研文本,使自己的每堂课都成为精品课。

【关键词】文本阅读 钻研教材 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枯燥无味,但在教改的背后,很多课堂教学已经流于形式,只有花架子却并不实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不理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提高我们的常态课的效率至关重要,我们只有将每堂常态课都成为精品课,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怎样让自己的常态课成为精品课呢?我认为狠抓文本阅读非常关键。

一、潜心钻研教材,近距离与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浅显,语言比较直白,尤其是低年级课文只有三五句话,文章的简单,不代表不应引起我们重视,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潜心研究文本阅读,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当然读懂教材,也包括读教材的掌握,在我听过的一堂低年级阅读课《美丽的镜泊湖》上,执教的女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并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结果教学进程“举步维艰”。课后有人问她:“全课共9个生字,多数都比较难写,你怎么不抓生字呢?”她说:“这些字学生课前都预习过了,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我没把更多精力花在初读上。如果过多地处理生字,我担心会冲淡学生的兴奋点……”试想一下,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连最基本的生字都没有处理好,学生怎么可能将文章掌握理解透彻呢?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追求所谓“书声琅琅”之境,当学生在精读课文时“静场”时间稍长一些便过于紧张,唯恐“气氛沉闷”,因此随意压缩学生静心研读的时间,这可能是评优课导致的局面,但无论是“盘活课文”时的初读,还是“深挖文本”时的精读,其“共性”在于都必须有时间上的充足保证,现在有些语文课的“两读”中没有一个“读”是到位的,这必将造成学生学习的“夹生饭”,我们应该提倡教师潜心钻研教材,真正掌握文本阅读的真谛。

二、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文章中的“龙之睛”

常言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没有充分深入精当的备课,就不会有优化的教学活动,也不会有精品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会有高效的课堂。作为语文课的教学,把握教材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教师不去细读文本,就不会有自己的感受?教师没有自己的感受,就很难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点睛之笔,体会作者的感情。我一直认为教辅资料只能是一个借鉴、参考,而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教学一篇课文之前,我们老师首先要深入细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用心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有一遍遍细细品味教材,才能将文章读出味、读出情,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章,潜心阅读,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如细读课文《再见了,亲人》后,我们情不自禁产生“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样一种感情。一个统领课堂教学全局的问题横空出炉:“为什么说小金花、大嫂、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书,自主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在深情朗读“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一句中,感受大娘慈母般的恩情;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您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一句中,体味小金花对敌人无比的“恨”和对志愿军无比的“爱”。没有教师的潜心阅读,就不能指导学生体会出文章的意境。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敏感,细读文本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时刻注意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知识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知识点,点拨给学生。细读文本,不仅是老师的事,我们一定要指引学生学会细读文本,从文本中领会作者意图,真正从文本中有所收获。教师精读文本,不仅要细读、精读教材,还要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感受去理解,这样对教材的理解才更为丰满、更为深刻。

三、深度品读,思考教法,追求高效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学生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掌握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对每篇文章深度品读,认真思考教法,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阅读时,我们要注意到每篇文章都有其布局、表达等各方面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不须面面俱到,却应扎实有效,教学方法不必拘泥于一格,但必须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每节课前进行认真的预习,并记下不懂的地方,以便我们结合学生的难点进行组织教学,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来自于我们对教材深入的阅读,只有扎实掌握了教材和学生,才可能选择适宜于自己学生的教法。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就应该以读为主,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地有所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可以是结合获得的知识的阅读,可以是结合生活经验的阅读,也可以是其他个性的阅读,但不管是什么方式的阅读,都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求得和文本意义最为接近的理解,同时也必须努力挖掘文本的朗读点,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的阅读感悟,从而完成课堂的高效。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本阅读不是万能的,但不重视文本阅读是万万不能的,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文本,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让我们狠抓文本阅读,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高效课堂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