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教材特点 挖掘教材精髓

2009-11-04 08:04
关键词:思想方法情感教育

李 兵

摘 要:教材汇集了编者的智慧,蕴涵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能力,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应成为教师钻研教材的关键点。

关键词:钻研教材;思想方法;知识铺垫;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8-0022-02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课上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只有自己钻研出味儿了,才能教出味儿来”。这形象地阐述了钻研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去发现、挖掘许多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内容,才能领略教材的魅力,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一、对教材的认识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精心编写而成,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学科的理解,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工具性。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重要依据和素材,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教材进行。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载体。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认知开始,认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获得的知识才能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教材又是参加考试的重要材料,各类考试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无论试题变化多大,其立足点都是教材。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钻研和学习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

二、钻研教材

首先,精读教材,找到引发思考问题的点,挖掘思想方法。

教师对将要施教的内容要仔细阅读,深钻细研,逐字逐句推敲研究,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如初中化学《水的组成》备课,我修改了几次教案,总是突破不了常态课的模式,我苦思冥想,反复研读教材,最后在教材的一段资料“水的组成的揭密”中发现了许多引发思考的闪光点:资料里有水组成的探秘过程,有科学家的实验方法,有科学家的成功与失败,有拉瓦锡的逆向思维方式和反向实验的科学方法,有科学家前赴后继、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怎样引导学生思考,并与教学重点有机的结合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

问题1:资料中哪几位科学家探究了水的组成,他们分别做了什么实验?有什么现象?

问题2:拉瓦锡是简单重复了前人的实验吗?他是怎么做的?

问题3:假如你是拉瓦锡,设计实验时是怎样想的?(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

问题4:易燃空气是什么物质?你能从资料中归纳出它有什么性质吗?

问题5:通过阅读资料,猜想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各是什么?

问题6:前两位科学家的实验能否得出水的组成?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结论,是什么原因让真理从他们的鼻尖下溜走了?

问题7:拉瓦锡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把资料与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既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完成了情感目标,还进行了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探究模式的教育。苏步青教授说:“看书要看到底,书要看透,要看到书背面的东西。”这背面的东西,就是思想方法。所以,我们在研究教材时,不仅要研究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还要挖掘科学思想方法。这些问题教材不可能有完整的说明,但是这些问题都如灵魂一样支配着整个教材。我们只有把握住化学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化学观,才能高屋建瓴,提挈整套教材进行再创造。

其次,通读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形知识。

只有把教材钻研透了,尽可能地了解课程的全貌,才能选择恰当的内容,经过精巧合理的设计,让学生揣摩和品味出教材中知识的联系。如讲《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因为设计的是实验探究课,需要学生自己找出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的方法,成了备课时的一个“结”。帮我打开这个“结”的是教材,在课本上册第一章,有一个演示实验,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观察生成气体的现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节,也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的实验,这些内容为引入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打开了一扇门,如何让学生知道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呢?绪言中有一幅插图,文字直接给出蛋壳、贝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由此学生又会得出蛋壳、贝壳也可以制二氧化碳,进一步丰富了设计方案,基于这些信息我设计了预习提示,以问题的形式把这些内容归纳在一起,让学生通过预习形成知识体系,教材特意为知识的引入埋下了诸多伏笔,即教材隐性的知识线索。所以钻研教材,要根据教学的特定目的,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再组织、再创造,才能有效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才能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回顾中学到新知识。

再次,挖掘教材内涵,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钻研教材,教师要走进教材,认真品味、充分感受教材的内容及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中有关侯德榜的事迹介绍很少,我适时补充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侯德榜的其他事迹。在西方国家封锁制碱技术,形成技术垄断时,他应祖国召唤,毅然回国,这是怎样的爱国热情;他将潜心研究出的氨碱法制碱技术公之于世,打破了帝国主义者对制碱技术的封锁垄断,为中外化工学者共享,这是怎样博大的胸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化工厂生产硝酸,日本军方多次威逼与其合作,侯德榜明确表示“宁肯在工厂开追悼会,也绝不与日军合作”,这是怎样的民族气节(讲到这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侯德榜后来帮助印度、巴西发展纯碱工业,这又是怎样的友爱精神。他甘当人梯,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化工人才,去世后把他毕生的研究资料和笔记无偿献给国家,再次体现出他伟大的爱国热情。知识的情感价值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选择恰当的内容,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经过合理的设计,声情并茂的传授,把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才是钻研教材的最高境界。

三、钻研教材的体会

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一项辛苦的劳动,教师要像蜜蜂采集花蜜一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点滴教学资料,要精益求精地不断进行。我们要善于钻研教材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幅简图或是一种构思,它们往往是知识的“闪光点”和开发学生智力的“引爆点”,是教材的精髓。只有不断钻研教材,才能发现新问题,从中感悟出不同于以往教学的新滋味,绝不是吃原来教学过程的回锅饭。所以,教学十几年,教材用了十几年,用的越久越不敢说“会”使用教材,越觉得教材中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精髓,正所谓钻研无止境。钻研教材精髓,挖掘教材内涵是我们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终生学习,追求完美教育生涯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 张桂英】

猜你喜欢
思想方法情感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