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

2009-07-06 05:19庄庆芬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高中生物新课程

庄庆芬

【摘 要】高中生物学是由许多基本概念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系列有机统一的知识体系。在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能精确地掌握概念不仅是学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且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重视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策略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概念教学的一些方法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课程 概念教学 策略

曾有人统计,高中生物教材中出现较难记忆和理解的概念(不包括名词术语)就多达320多个。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牢固、准确、全面地领会概念,熟练地识记概念呢?以下是笔者按“概念的导入、概念的生成、概念的巩固和概念强化”的过程,实施概念教学策略的实例。

一、概念的导入策略

1.背景导入。展示概念的背景,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主动性。如在“基因的分离规律”教学中,笔者先把孟德尔研究遗传获得成功的三个原因及基因的分离规律对遗传学乃至对生物学的贡献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充分调动学生对概念学习的主动性。

2.实验导入。开展探究性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自主性。因为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经辨别、抽象、分化、构成假设、进行验证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在获得同类生物事实或现象的共同特征的同时,教师再加以证实,最后抓住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的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酶的概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两组酶作用特性的比较实验,然后启发学生对实验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与概括,明确酶的来源、化学本质和催化作用的特征,从而掌握酶的概念。

3.情境导入。创设知识情境,能培养学生联想力,快捷掌握概念。如在“内环境”的概的念教学中,首先在清楚交代了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三个部分后,提出细胞外液是否就是内环境的疑问,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包括内环境的液体,但不全是内环境的液体,还包括如脑脊髓液、关节腔中的滑液等,从而掌握“内环境”的概念。

二、概念的生成策略

1.关键词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就是讲解概念前,可先找出该概念中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教材对该概念加以描述,总结出这几个关键词间的联系。如根据“新陈代谢”这一概念中的“活细胞”和“化学变化”两个关键词;如“相对性状”中“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为三个关键词;“单倍体”这一概念其中的关键词是“体细胞”、“本物种”、“配子”;“基因”概念中的关键词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等位基因”概念中的关键词是“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减数分裂”概念中关键词是“生殖细胞”、“连续分裂二次”、“DNA复制一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等。

此策略可使学生不再把基本概念看成是抽象的理论,而是由若干个关键词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统一体,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概念,课堂达标率高,又能启迪思维,开拓思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2.例证法。例证法是指在明确概念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举出有关概念的正面和反面的典型实例。如讲生物种间关系的“互利共生”关系时,举出肯定的实例:除知道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互利共生体外,还应补充白蚁和鞭毛虫的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大肠内大肠杆菌和人体的互利共生。同时举出否定实例:豆科植物和菟丝子,海葵和寄居蟹则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再如讲“主动运输”时,可举出教材中的实例加以充实:海带细胞积累碘;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肾小管细胞吸收葡萄糖、无机盐等离子;组织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等均是主动运输过程。同时举出教材中的反例: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的氧气、二氧化碳、甘油、水等吸收和交换则不是主动运输,而是自由扩散过程。

此策略是深刻理解概念的必要手段。学生经过了由正到反,由反到正的认识过程,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会油然而生, 记忆也就更深刻。

3.比较法。比较法就是找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比较中加以辨别、理解和记忆。高中生物学很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防止新旧概念混淆,当新概念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之后,又需将新旧概念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和联系:①反意概念。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等。②相关概念。如生殖与发育;消化与吸收;光反应与暗反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③易混概念。肽链与肽键;染色体与染色质;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等。

此法可以用列表或图解的形式。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可从场所、所需条件、所用原料、产品等多方面进行列表比较;如有丝分裂应从染色体复制时期和分裂次数, 以及分裂特点和分裂前后染色体变化等方面用图解形式加以比较, 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新概念。

4.比喻法。比喻法是指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讲授时采用恰当的比喻加以说明。如讲“光合作用”可形象地比喻成绿色工厂:厂房是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是有机物,动力是太阳光光能。教师让学生联想自己所熟悉的工厂来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又如在讲:“DNA结构”时,把双链DNA分子比喻成螺旋状的楼梯,两条主链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排列形成长链,好像梯的扶手;两条长链之间的横档碱基对组成,像楼梯的阶梯。

这样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概念的巩固策略

1.练习法。当学生形成某一生物概念后,不应停留在下定义或做注解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概念,将已学概念推广或引申到同类事物或相关事物中,解决新的问题,力求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建立概念系统,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如考查“单倍体”的概念可设计习题: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称( )A.单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六倍体。再如考查“新陈代谢”的概念可设计习题: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是( )。这方面的事例其实还有很多,这种方法也是老师们运用得最多的。

2.构建概念图法。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构建概念图策略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它是巩固概念的主要策略。它指引导学生通过对已学概念的回顾,梳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画概念图的方法,组成概念体系,使新概念恰当地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构建出概念图。

如在学完基因等概念后,可构建如下概念图。

再如,细胞周期的概念简图如下:

再如,光合作用的概念简图如下:

构建概念图,一方面能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避免机械记忆;另一方面还可实现长时间记忆,使回忆更容易。

3.口诀法。可用简练的语言把概念的要点突出出来,使学生牢记在心。如在学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把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变化依次总结为:

前期:膜仁(核膜核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纺锤体)

中期:形定数晰(形态、数目清晰)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点裂(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数加(染色体数目加倍) 均两极

末期:膜仁(核膜核仁)重现失两体(染色体、纺锤体)

以口诀、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也使得概念教学趣味化了。

四、概念的强化策略

1.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归纳法、分析法、抽象法、对比法、图解法、表解法、演绎法等等。如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矿质元素、遗传物质等相对综合的概念通常用归纳法;如渗透作用的原理、矿质吸收与呼吸作用及水分吸收的关系、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向光性等要进行分析归纳的概念通常用分析法;如原生质、酶、基因、基因突变等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通常采用抽象法;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等相互关系密切或容易混淆的概念通常用对比法。当然,在一个概念的教学中也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2.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性。通常,一个基本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两部分组成的。如,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食物、配偶、栖息地等矛盾而发生的残酷的斗争现象。很显然,在种内斗争的概念里,“同种生物”是属于基本概念的外延部分,其余部分便是内涵部分。但有不少学生把同种生物的这种斗争现象理解为生存斗争。这种错误的出现显然是由于学生没有准确把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因此,概念深化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性,教会学生领会概念的实质。

3.运用科学语言精确表述概念。基本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须用科学的语言来精确描述。如细胞学说指出的“细胞是一切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能写成“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为有些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就不具有细胞。又如,“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不能写成为“细胞膜是半透膜”,因为细胞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膜,它对物质的透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这也是半透膜所没有的性质。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概念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认真贯彻概念教学策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中学生物学一系列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瑛莹.传授生物学概念的几点做法[J].绥化师专学报,2002,(6).

[2]徐洪林.概念的课堂教学策略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3]马兴强.加强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理化生教研,2007,(6).

[4]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5,21.

[5]师宗璞.新课改下的生物概念教学[J].甘肃教育·理化生教学,2007,(6).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高中生物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