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刍议

2009-07-06 05:19徐培林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徐培林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素。而小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应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本文试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使教学创新既扎实又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教学创新是由教师通过创新性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过程,这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实施教学创新,教师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才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种。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又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又对我国教育现状具有鲜明针对性的改革之路,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现状作一分析,并提出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学创新的质效!

一、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几乎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中文。语文在学校教育阶段和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就是说,语文是奠定民族情感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和工作、生活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语文教学创新也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审视一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现状。

1.忽视学科特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不能把语文课定格在语文书本世界里,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及生活、社会的联系,从封闭走向融合,学科本位现象必须改变。但是如果这一问题的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语文课上成品社课等。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太阳》是一篇生动而详实的说明文,本来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力量,就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可是在一次听课时,到了最后,教师突然发问:“作者写太阳有什么目的啊?”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又启发:“我们常把太阳比作什么啊?”有些学生回答:“共产党像太阳。”教师就高兴地说:“对啊,共产党就像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世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此我们要热爱共产党。”听了让人感到别扭,细细想来,怎么像是品社课。这虽颇具改革意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忽视了语文学科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其它课,更不能上成大杂烩。我们学习语文,主要是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也就是着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融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学语文、用语文。

2.重形式轻实效。教学形式“变化多端”,一味追求“创新”。我们在不少的小学语文公开课中发现,执教者总是想出一些“新招”,但构思这些招术大多不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考虑的,而是着眼于讲课的需要,让听课教师感到新鲜、有新意。因此,出现犹如“猜谜语”或智力游戏式的活动,个别学生抢答,大部分学生当听众或观众,教师不时地问学生:“好不好?”、“对不对?”学生众口回答:“好!对!”这对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有多大益处呢?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了许多的课件,教师的问题一环套一环,把学生套入了预设的“伏击圈”。提问后,学生答不上来,不是从思维方法上去诱导,而是课件一演示,用形象的画面将有关的答案展示给学生,于是学生恍然大悟,将书翻到课文相应的章节依葫芦画瓢。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手段,其实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丝毫实质性的好处。还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创新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教学创新就是让学生大胆的质疑。据此,就采用提问法来组织教学,于是顺理成章,语文课变成了单一的问题讨论课、哲学思辨课。学生所提的问题,只要与语文有关均可提出。问题提了一大堆,课堂上也做了些许解决。于是,语文课堂上失去了琅琅书声。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只重视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章法,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层次性,这样做也不符合学生尚不成熟的认知规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型有多种,语文教学创新也应当有多种。语文教学既可引导学生“诵读”,也可引导学生“研读”,还可以由教者“讲读”。小学生要学会语文,提高语文能力,主要靠他们自己的读写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也不例外。

二、完善教学创新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应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像那种严重偏离了教学创新含义,脱离了课本,一味别出心裁求新,脱离学生的学习需要,刻意玩弄花架子,脱离语文知识的积累,盲目地创新,实在是不可取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知能、正确把握学科教学本质、积极营造民主教学氛围、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踏踏实实、淡泊名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使语文教学创新结出丰硕的成果。

1.提高教师教学知能。实施教学创新,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信息获取的愿望和需求。要破除迷信,挣脱教条,不唯上,不唯书,不崇拜;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热情,解放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洞悉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教书不唯书,依纲不唯纲,做到心中有纲,目中有人,教学得法。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并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并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当代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基础教育传授的是各专业的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无法熟练驾驭。教育理论知识是教育规律和前人教学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武器。没有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盲目的、随意的、甚至错误的。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先进教学设备的运用,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不懂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师就会落伍。因此,教师必须求知好学,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交流、深造,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头脑,优化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学创新的需要。时代呼唤创新型的人才,教学创新需要观念新、素质高的教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认真反思,敢于创新,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

2.把握学科教学本质。语文学科教学,要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输出信息。接受和理解的过程就是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语言能力是语文能力的表现形式,思维活动才是它的内在本质。我们做小学语文教师的就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活动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那种重读写,轻听说,甚至认为“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不利于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叶老一直强调:“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他还打了个十分风趣的比方:听,就是用耳朵读;说,就是用嘴巴写;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头说。如此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使四种能力不断交叉变换,循环往复,才能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促进学生读写、分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升华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教学,要研究语言文字,要研究语言文章,要研究语言文学。咬定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创新才能动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凭借课文,紧扣语言,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如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月光曲》中,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句子。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可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贝多芬默认了;贝多芬谦虚;贝多芬怕被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贝多芬创造《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贝多芬认为遇上了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是课文的省略,下文“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吧”就是回答。学生的这些设想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创新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一些有助于营造宽松民主氛围的措施。例如:态度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不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言行;经常和学生讨论商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平等的师生对话,鼓励学生质疑、反驳教师。从课堂环境来讲,应该结合听说读写,结合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的要求出发,用比赛、绘画、唱歌、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教学,如教生字时,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记得快、记得多、记得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黄山奇石》的教学中,可设计当小导游的游戏活动,根据文本介绍景点。学习三年级第一学期《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时,可采用唱歌形式,用歌声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在教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赵州桥》、《律师林肯》时,还可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作画,变文字为绘画。总之,抓住各个环节设置不同活动,来促进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作文课时,赏析同学佳作、互评互议等等。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放开自己创新意识的双翅,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课外环境来说,象办班级小报和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堂到课外,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语文教学,需要教学创新。而教学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措施的创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其作用如下:

(1)可为小学语文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

(2)可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 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 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 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

现代媒体的出现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如果只是片面地使用多种媒体教学,必然会走进只重形式不求实效的误区。因此,应将现代媒体的运用建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的基础之上,着眼于学生智能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认真考虑媒体使用的范围、种类、时间和空间,致力于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代媒体的介入惟有恰逢其时,才有可能收到恰到好处的效果。从认知角度来看,所谓“其时”,就是指学生困惑不解之时和学生思维激活之时。在学生困惑不解之时介入,有助于扫清认知障碍,犹如雪中送炭;在学生思维激活之时介入,有助于感情的深化和升华,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锦上添花。对媒体的正确演示,是能动地反映备课的成果,将准备好的素材正确地演示出来,尤其要注意动片的演示。如四年级第一学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林“浸”浓雾的景象,五年级第一学期《詹天佑》一课中的“人”之形线路图,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采取多种处理方式,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创新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的品质,强烈的好奇心,敢于向新的问题挑战,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从而赋予知识以“新的生命”,产生无穷的创新实践活力,不断作出新的跨越。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须建立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上,建立在掌握基本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然后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努力使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吴忠献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史根东、傅道春.教师创新行为案例与评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柳斌总主编.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

[5]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6]张行涛.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陈令.语文教学创新背后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

[8]施秋瑾.语文教学创新素质的培养[J].陕西教育,2002,(10).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