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婷
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江苏 邳州221311
摘要: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的基本任务,而它的核心任务旨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学习式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的载体。
关键词:自主学习;营造环境;任务驱动;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式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的基本任务,而它的核心任务旨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学习式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的载体。
一、精心营造环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创造和谐教学环境和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入手,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一)、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创造一个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当这学生处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更容易被“唤醒”。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感觉不到一堂课有什么难,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主题的构建。
(二)、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分层任务驱动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教师的引导、启发为辅,在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分层并合理安排,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常把教学内容分成四类:
(一)、基本任务
最基本的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才能对所学课程有基本的了解,这部分内容称为“敲门砖”,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的任务设计成第一层次的任务。此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学习。
(二)、提高性任务
完成基本内容的教学后,学生入了门,进入第二类教学内容,进行第二次的任务设计,即一部分任务内容由教师明确要求,另一部分允许生自由发挥。例如:讲发送电子邮件时,就可以设计一个“给教师发邮件”的任务,“给教师发邮件”任务是确定的,而邮件的内容可以自由发挥。这种形式的教学比较适合于每个模块的中间教学阶段。
(三)、开放性任务
教学内容是每个模块学习完后的电子作品设计教学阶段,也就是第三层次的任务教师只给出一些要求,其形式和内容完全由学生去组织安排。比如Word模块的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语文、数学甚至体育等科目的相关内容,当然也可以是其它领域的内容,制作一张电子版报。
(四)、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学后仍然心存疑虑难以明白的内容,这类内容需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采取与学生讨论研究、演示、鼓励学生多实践的教学方法,如果是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则综合起来与大家一道讨论研究,否则就单独进行辅导。这样,从教师带着学到自学加辅导,学生就会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三、强化学以致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要有创造性、探索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一)、强化应用鼓励创造性地自主学习
加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解决实际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引导学生从头到尾地制作一个自己感兴趣主题网站;设计一张有创意电脑绘画作品;请你在word中输入“粘贴和选择性粘贴的区别”等这些问题都能挖掘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潜力。
(二)、整合资源加强探究性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体现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一种资源,它是丰富的,包罗万象的。如果和其它学科整合,可以生长出许多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如:在教学画图软件中的《图形的扭曲和拉伸》这节课时,我就尝试和数学学科整合,让学生用画笔画出三角形、矩形和梯形,再使用画图软.件中横向和纵向拉伸的工具,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矩形和梯形的面积变化情况。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议论纷纷,在自主探究学习中不但明白了拉伸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数学知识又得到提高。
总之,自主学习式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学习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广州市教研室编著,2005,12.
[2] 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电化教育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