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的保障机制研究

2009-06-04 08:12范全新苗德华
职教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

范全新 苗德华 王 茹

摘要:2003年,首批职技高师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提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怎样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职技高师一项重要课题。针对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背景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的现实策略及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范全新(1968-),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苗德华,(1957-),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强度、材料疲劳特性及教育管理。王茹(1973-),女,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6-0029-03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时期,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改革无疑会影响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作为师范教育组成部分的职技高师,近年来办学层次不断提升,2003年,首批职技高师院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全国相继有8所职技高师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对创新型师资的要求,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竞争。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它直接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一、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背景

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学历层次提高被纳入到教师职业发展历程之中,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1]。随着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师资专业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除了通过攻读普通学术性学位外,还可以攻读专业学位、申请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等途径来提升学历。但是,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在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方面,很多院校和学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学硕士和“中职硕士”方面的研究,不能满足职教师资实际需要。近年来,我国相继有部分职技高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填补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没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使职技高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摇篮,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认清职技高师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探索,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培养目标的从众性。一是教育目标向综合院校看齐,培养人才的规格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二是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从教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三是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创新品质的教育;四是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应用和锻炼,职业教育特色不够显著。

2.课程设置的延时性。一是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跟上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如创新思维的知识及方法训练等;二是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与企业及市场需求有差距,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三是课程设置脱离职业教育实际,没有针对培养合格的中等职教师资所需要的全面素质。

3.教育方式的单调性。一是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是主角,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二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应活动,致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培养;三是导师研究课题数量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研究项目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四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创新基地、试验中心、实践基地等条件有限,资源不足,影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4.教育评价的局部性。一是教育评价形式单一,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二是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三是对学生的考核中,重视笔试,忽略实践能力的评估,运用学科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让学生动手创作的考核形式更少。

5.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性。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制度包括入学招考制度、学位制度、导师制度、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还需作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以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二、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

职技高师培养研究生已有数年,构建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它为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职教师资提供保证。

(一)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提出,要树立有时代特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应该涵盖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3]。将这一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引入到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中来,则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也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创造的知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校需要、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程度,即表现在取得科研成果的质量;三是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程度,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质量。

因此,职技高师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水平,又有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是兼备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积极探索灵活的、有利于复合能力培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从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特点,设计一些专业性较强而对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型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积极探索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实践与科研训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实践与科研训练包括教学改革及科研、实践技能、学术报告和论文设计等;选修课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专业课教学要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将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拓展和充实教学内容。

(三)改革选拔制度和培养体系

职技高师研究生招生的入学考试和招生标准并没有体现出生源属性的差异性,仍然采用统考形式,这既不利于职业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也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形式不相符合,造成招生制度的同一性与所需生源差异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一是在生源选拔的过程中,应当规范生源属性,减少由于生源性质的差异所带来在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学校制定更为合理规范的培养计划和相应的学位授予标准;二是在录取标准方面,应当符合研究生培养的多元性,扩大选拔招生途径,建立适合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探索出一种不同于普通研究生的选拔制度,特别是招考制度要向实践能力考核倾斜,使培养形式进一步灵活化和多样化。

(四)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学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实验操作,在设计这类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时应着重体现在培养学校的科研条件、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以及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评定上;对于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其从事某职业的技能和方法训练,设计评价指标要重点反映培养单位具有满足技能训练的基地和条件,达到的技能要求以及考核的具体方法。

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办学性质的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办学宗旨。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定位和层次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架构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

三、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的现实策略及保障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22次学位委员会上强调,要提高研究生质量,必须改革运行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提高质量的内在激励机制。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保障机制,已成为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的迫切任务。

(一)创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机制

职技高师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要树立质量观念和特色意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核心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品质[4]。按照《学位条例》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树立以教育创新为基础,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品质为内涵,以出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为导向的创新教育观念,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将创新教育观念体现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创新教育要求教育制度创新,通过建立和完善创新教育制度,推动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制度创新应当在继承、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建立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监控;对于符合创新教育方向并尚在试行中的制度,应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监督的管理机制[4]。培养目标只是给出方向性的总体设计,要使之有实效性,必须层层转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制度创新应具有如下几点:(1)清晰的质量评价标准;(2)学生自我评价的可持续性;(3)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4)体现特色,可操作性强。从研究生招生录取、专业培养、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到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工作,都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化。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机制

职技高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必须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改革课程教学,既要重视课程调整和内容更新,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保证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交叉性,推动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动态发展的、同时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师范性+职业性+专业性”的培养特色,并鼓励研究生通过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此外,课程设置还要注意为研究生出创新成果服务,使部分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上,应当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问题式、研讨式教学,围绕问题查阅文献,研究思考,讨论交流,撰写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更新知识,保证知识的前沿性和交叉性,也有助于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遴选机制

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化[5]。导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一负责人,从招生、培养,到科研训练,直至论文的撰写都有导师的责任。从某种意义说,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就能够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遴选指标主要包括:队伍结构和规模、科研项目和经费、学术成果、教学与人才培养水平、实践技能水平等内容,以形成满足职业教育的研究生培养导师梯队,确保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四)科研环境建设机制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优化和营造科研环境,不仅需要大量投入的物质和建设先进的硬件设施(即硬环境),如先进的教学设施、实验基地等,更需要转变对人才培养教育的观念、情感、态度以及由此构建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模式等(即软环境),如经费保障、教育理念、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等。

加强科研环境建设机制,促进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其一,把拥有研究课题作为导师遴选的必要条件,构建导师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双师型”特色导师队伍,保证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从制度上确保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后能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其二,使研究生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让他们明白自己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参与科研活动是他们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其三,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共建科技园、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并设立专项奖学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等,为研究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在项目、技术、资金以及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其四,严把论文质量关,着重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评审等工作,以便带动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使之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教育管理创新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效益和质量至关重要,质量和管理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生培养创新教育保障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系统。职技高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规章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规范和加强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逐步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把工作重点放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上,做好宏观管理与质量监控,使研究生质量保证与监控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文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J].教育改革与管理,2003(1):1—5.

[2]朱琦,陈铭德.从教学管理视角看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J].上海研究生教育,2004(4):9—12.

[3]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8、189.

[4]王意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33--35

[5]廖文武.改革创新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上海研究生教育,2003(1):37—43.

基金项目: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ZZC002),主持:苗德华教授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